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三个亚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HFp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组(HFm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HFrEF)。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量E/E′值,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用体表面积校正得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计算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扩张指数(LAEI)。应用ELISA法测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亚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对照组低(P=0.000)。左房内径(LADd)、LAVImax、E/E′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增大,且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呈进行性增大(P=0.000)。LAEF、LAEI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减低,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呈进行性减低(P=0.000)。LAEF与E/E′、LAVImax呈负相关(P=0.000),LAEF与LAEI呈正相关(P=0.000)。左房射血分数与左房扩张指数相关性最好,且三维测量的左房参数相关性优于二维测量。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在早期已发生改变;RT-3DE比RT-2DE更能精准地评估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及左心室造影分别测量21例室壁瘤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RT-3DE测值与左心室造影测值相比较。结果 RT-3DE能显示室壁瘤患者左心室的整体形态,其测量的LVEDV、LVESV较左心室造影测值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测量LVEDV、LVESV、LVEF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6、0.86、0.67,相关性较好。结论 RT-3DE能够准确测量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e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的左房功能。材料与方法:选取糖耐量减退患者25名(IGT组),健康体检者30名(N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两组人员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及二尖瓣环室间隔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应用RT-3DE技术获得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及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出左房射血分数(I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IAPEF),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同样运用RT-3DE技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上容积数据均用体表面积(BSA)标化。结果:与健康体检组比较,IGT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E/E’及LAPEF显著降低(P<0.05);LAVmax、LAVmin、LAEF、LAAEF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糖耐量减退患者左房容积代偿性增加,同时左房储存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增加,而管道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联合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斑点追踪技术、三维超声心动图、血清学指标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对HFpEF的早期干预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HFpEF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其中HFpEF患者根据超声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分为A、B、C 3组,比较各组间测量指标差异。结果 (1)各组间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平均E/e′、E/A、RIMP、LAD、LAVI、R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VEF较A组和B组低,LAVI、平均E/e′、RIMP均高于A组和B组(P<0.05);(2)各组间LVGLS、LAGLS、RVG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其他3组相比,C组β、A值减低(P<0.05)。结论 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可全面反映HFpEF患者心肌重塑状态、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衰组(41例)和正常对照组(30名),并行TDI和RT-3DE检查,应用QLab软件分析TDI及三维全容积数据,对两种检查方法所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及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方法的收缩非同步性指数(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方法的SDI呈中度正相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结论 RT-3DE可定量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前筛选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心功能.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8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1例、陈旧前壁心梗27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者30例,分别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GSPECT MPI)),两种检查间隔1~2 d,测定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应用RT-3DE测定心衰患者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rESV)、局部射血分数(rEF);应用GSPECT MPI评价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RT-3DE与GSPECT MPI测定各组患者CRT术前整体心功能相关性良好;RT-3DE可以准确评价心衰患者的局部心功能;GSPECT MPI能够有效地反映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论 RT-3DE与GSPECT MPI在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各有优势,将两者结合对于综合评价心衰患者CRT术前的心功能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CM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RT-3DE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将两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法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M组LVEDV、LVESV、LVM及LVMI均显著增高,LVEF显著减低;ACM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3DE法测LVMI、LVEDV、LVESV与LVEF呈负相关(r=-0.864,-0.808,-0.862;P均<0.01),2DE法测LVMI、LVEDV、LVESV与LVEF呈负相关(r=-0.635,-0.507,-0.698;P均<0.01)。结论 RT-3DE可反映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和收缩不同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RT-3DE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VGAS)、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RS)、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LVGCS);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对比两组左心及右心RT-3DE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LVEDV、L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LVGAS、LVGLS、LVGRS、LVGC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ESV、R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3DE能评估患者左右心室容积及泵血功能,对疾病诊断、判断病情发展及后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RMS患者纳入A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B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RT-3DE检查,记录两组左心室相关指标。结果两组RT-3DE检查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低于2DE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基底段前壁面积应变值、基底段前壁及中间段前壁横向应变值、基底段前壁及中间段前壁纵向应变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3DE进行心肌节段参数检测可准确反映RMS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方法选择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应用RT-3DE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以及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各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并对两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LVEDV、LVESV、LVM、LVMI、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显著升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RT-3DE可反映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异常和收缩不同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疑诊HFpEF患者进行舒张负荷试验,负荷前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估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计算负荷前后e′的变化幅度(Δe′)。结果 (1)45例患者中,有10例静息时E/e′14,未进行负荷试验。其余35例进行负荷试验,试验后7例E/e′14,占20%。(2)有HFpEF和无HFpEF患者静息状态下超声参数对比发现HFpEF患者E峰、E/e′、PASP较无HFpEF患者更高,e′更低,LAVI更大。(3)负荷后HFpEF患者e′和Δe′低于无HFpEF者,E/e′和PASP较无HFpEF者升高。结论负荷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提高HFpEF检出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肌梗死(MI)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应用RT-3DE系统三维圆盘总和法分别测量26例MI组患者、10例DCM组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ME)Teichholz法的测值比较。结果①MI组、DCM组2-DE的LVEDV、LVESV测值低于RT-3DE;②MI组、DCM组ME的LVEDV、LVESV、LVEF测值高于RT-3DE;③RT-3DE、2-DE、ME显示MI组、DCM组患者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尤以DCM组为著。④对照组、MI组及DCM组RT-3DE与2-DE的LVEF测值高度相关;⑤对照组、MI组及DCM组RT-3DE与ME的LVEF测值高度相关。结论RT-3DE能显示心腔立体结构,较客观反映MI及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DHF患者68例。按NYHA分级分为NYHAⅡ级组(33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14例)3个亚组。对照组41例。常规测量二尖瓣口前向峰值流速E和二尖瓣环峰值速度E′,计算E/E′值。采用RT-3DE测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及收缩前容积(LAVpreA),并用体表面积校正(LAVImax、LAVImin、LAVIpreA),计算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ELISA法测量研究对象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结果 LAVImax、LAVImin、LAVIpreA、ANP水平在DHF患者中增大,且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加而增加(P0.05);LAEF在DHF患者中减小,且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加而降低(P0.05);LAAEF在NYHAⅡ级组中最大,对照组次之,在NYHAⅣ级组中最小(P0.05);LAPEF在DHF患者中降低,对照组和DHF各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DHF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HF患者的LAVImax、LAVImin、LAVIpreA与E/E′、ANP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LAEF、LAPEF、LAAEF与E/E′、ANP水平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论 RT-3DE能有效评价DHF患者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并间接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 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 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 和 STI两种方法 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为HFpEF组,选取同期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HFpEF组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比较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E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左房容积指数(LAVI)]变化;通过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指标对高血压合并HFpEF的诊断、预后价值。结果 HFpEF组、高血压组患者的IVST、LVEDD、E/e’、LAVI均高于健康组,HFpEF组E/A低于健康组,HFpEF组IVST、LVEDD、E/e’、LAVI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HFpEF...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及发生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5例,分成HFpEF组35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30例,同时选择舒张功能减低(LVDD)组30例、正常对照组45例。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心室整体应变(GS)、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GLS)、圆周峰值应变(GCS)、径向峰值应变(GR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FpEF、HFrEF组患者左室GS、GLS、GCS、GRS呈逐渐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HFpEF患者中GLS、GCS、GRS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2%、54%、36%。结论 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普遍受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在HFpEF患者心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与应用M型、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相比较,评价各方法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Full-volume RT-3DE)、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二维双平面simpson′s法检测31例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型方法的左室射血分数(72.59±8.88)%,二维双平面simpson′s法的左室射血分数(56.66±10.59)%,三维超声的左室射血分数(49.31±4.61)%.结论 M型超声心动技术不适合作为临床上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常规手段,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更准确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检测青、中年肥胖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探讨RT-3DE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3DE技术检测40例肥胖者和35例正常人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各节段收缩末期容积分数(EDV%),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第9、12节段EDV%值增高(P<0.05);第2、3、4、10、15、17节段EDV%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肥胖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RT-3DE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肥胖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右心衰竭(RHF)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RHF早期阶段患者及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RHF患者各25例,分为Ⅱ组和Ⅲ组,正常对照组30例(Ⅰ组)。常规测量右心房的左右径(RA-D1)和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部左右径(RV-D)、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各组间的差异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RVEF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RA-D1、RA-D2、RVFAC、TAPSE、RVEDV、RVESV、RVSV、RVEF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V-D、S′在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FW、RIMP在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RVEF与RVFAC、RIMP、S′、TAPS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71、0.431、0.652(P0.01)。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测量RHF患者的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并可敏感发现RHF早期阶段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探讨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心梗组为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4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正常组为20名健康志愿者。对两组均行RT-3DE检查,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将左心室心肌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心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大于正常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正常组(P<0.001)。心梗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大于正常组(P<0.001)。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与LVEF的相关系数为-0.644(P<0.01)。与正常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到达最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sel-SD)和最大差值(Tmsv-sel-Dif)增大(P<0.05),节段射血分数(rEF)明显减小(P<0.05);心尖段Tmsv-sel-SD、Tmsv-sel-Dif与心尖段rEF呈负相关(r=-0.656、-0.687,P均<0.05)。结论 通过RT-3DE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左心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段心肌的不同步运动与其节段收缩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