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研究昆明地区近12 a来大肠癌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发病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7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 628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其发病时间分为2001年至2006年(A组)和2007年至2012年(B组)两个连续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比较,B组收治率上升54.4%;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城市由49.2%上升至56.0%,在乡村由50.8%下降至44.0%(P<0.05);大肠癌的发生部位在直肠的比例由74.8%下降至73.9%,P>0.05;在左半结肠的比例由14.8%上升至19%,而右半结肠比例由10.4%下降至7.1%(P<0.05),前后两个连续的时间段在3个部位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中诊断为Dukes A期患者比例由13.4%上升至18.8%,Dukes D患者比例由22.3%下降至14.5%(P<0.01).结论该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乡村;左半结肠癌的比例上升,直肠癌及右半结肠癌的的比例下降;早期患者诊断率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部位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总结分析广东四个地区五间医院1988~2008年收治的8 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癌分布于直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分别占54.3%,23.6%,22.1%。其中2006~2008年段与1988~1990年段比较,直肠癌的比例从56.0%下降到51.8%,右半结肠癌从19.7%上升到25.8%。三个部位的性别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从≤40岁至71~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右半结肠癌的比例从20.7%上升到24.7%,直肠癌的比例从56.0%下降至51.0%。右半结肠癌中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等低未分化腺癌的比例较高,Dukes C期和Dukes D期的比例较高。 结论 广东地区大肠癌的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随着年份推移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性别、年龄等因素可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部位大肠癌的病理特点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1992~2007年昆明地区大肠癌临床发病特点及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研究昆明地区近16 a来大肠癌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2年至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1411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其发病时间分为1992~1999年和2000~2007年两个连续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2~1999年时间段有555例,2000~2007年时间段856例.前后两时间段比较,收治率上升54.2%.平均年龄由54.00岁上升至58.04岁(P<0.001).青年性大肠癌(≤40岁)比例由19.6%下降至11.3%(P<0.001).直肠癌比例南58.0%下降至50.2%(P<0.05).诊断DukesA期患者比例由5.6%上升到9.7%(P<0.05).结论 该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肠癌比例下降;青年性大肠癌比例下降;早期诊断患者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部位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广东4个地区5间医院1988—2008年收治的8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肠癌分布于直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分别占54.3%、23.6%、22.1%。其中2006—2008年与1988—1990年比较,直肠癌的比例从56.1%下降到51.8%,右半结肠癌从19.7%上升到25.8%。3个部位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40岁到71岁以上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右半结肠癌的比例从20.7%上升到24.7%,直肠癌的比例从56.0%下降至51.0%。右半结肠癌中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等低未分化腺癌的比例较高,DukesC期和DukesD期的比例较高。结论广东地区大肠癌的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随着年份推移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性别、年龄等因素可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部位大肠癌的病理特点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20年来大肠癌发病部位的变化趋势。方法筛选1984~1989年及1997年~2002年两个时间段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论文,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总计报告7056例大肠癌病例。对其报告的病例资料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对比分析大肠癌在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几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1)直肠癌所占比例由80年代组的65.27%下降到近年组的52.94%,结肠癌所占比例由34.73%升至47.06%,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其中近侧结肠癌所占比例由19.63%升至29.16%,有显著差异,P<0.001%。(2)发病年龄高峰后移,中位发病年龄由50岁上升至57岁。(3)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病理类型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4)近年组Dukes A期病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80年代组,分别为20.61%、5.60%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大肠癌的发病部位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但肿瘤的解剖分布明显向近侧迁移;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后移;大肠癌患者的性别构成及病理类型构成无明显的变化;大肠癌早期患者的检出率增加,病理分期提前。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近20年大肠癌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Xu AG  Jiang B  Zhong XH  Yu ZJ  Liu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72-275
目的了解近20年来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方法总结分析广州南方医院和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3870例资料。将20年资料按每5年为一时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5-1989年段与2000-2004年段比较,大肠癌收治率增加102.0%,平均每年上升5.1%;发病中位年龄从50.2岁上升至58.6岁,上升了8.4岁;男女比例逐渐下降,从1.50下降到1.35;发病部位直肠癌比例从64.8%下降到49.7%,右半结肠癌比例则从18.0%上升到28.7%;组织学类型中,中高分化者占的比例从70.1%上升到80.6%,低未分化者比例则从29.9%下降到19.4%;诊断Dukes A期的大肠癌比例从3.2%上升到9.8%。结论近20年来广东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发病中位年龄上升;男女比例下降;直肠癌比例下降,右半结肠癌上升;组织学类型高中分化者占的比例上升,低未分化者下降;诊断Dukes A期的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2001-2010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6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2年为一时间段分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Dukes分期等.结果 10年间大肠癌收治率增加了111.2%,年平均增长率为9.3%;男女发病比以2005-2006年段为拐点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以≥60岁者居多;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呈锐减趋势;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者居多;Dukes分期以B期者居多.结论 宁夏地区2001-2010年女性大肠癌患者发病率有所升高,患者以≥60岁者居多,结肠癌患者所占比例上升,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下降,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且多为中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8.
对96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17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显示,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与大肠腺癌的部位、Dukes'分期和大肠癌转移相关。Dukes'D期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94%)高于Dukes'A、B、C期(58~68%),P<0.01。大肠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组17p等位基因丢失(93%)高于非远处器官转移组(65%),P<0.05。左半结肠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75%),高于右半结肠(50%),P<0.05。上述结果表明,17p等位基因丢失可能是晚期大肠腺癌的生物学标记,显示大肠腺癌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陆宝钿 《吉林医学》2014,(2):321-322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探讨大肠癌发病模式的变化规律。方法:总结分析广东四个地区五间医院1988年~2008年收治的8 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6~2008年段与1988~1990年段比较,中位发病年龄从52岁上升至60岁,上升了8岁,性别比由1.7∶1下降到1.4∶1,右半结肠癌从19.7%上升到25.8%,DukesA期的比例由4.5%升到7.7%。结论:近20年中位发病年龄上升了8岁,右半结肠癌比例上升,发病部位右移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分析2010年1月— 2013年1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96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为右半结肠癌组(104例)和左半结肠癌组(92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右半结肠癌组患者年龄偏大、低分化或黏液腺癌比例高、淋巴结检出数目高。临床首发症状中,右半结肠癌组贫血或体重下降比例高,而左半结肠癌组中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比例高。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3.8%和70.5%(P?>0.05),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5.4%和77.2%(P?< 0.05)。pTNM Ⅱ期中,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DFS分别为62.7%和70.0%(P?>0.05),5年OS分别为74.6%和78.0%(P?>0.05);pTNM Ⅲ期中,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DFS分别为36.6%和65.1%(P?<0.05),5年OS分别为48.8%和7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HlR=3.07(95% CI:1.95,4.85)]和pT分期[HlR=1.83(95% CI:1.38,2.43)]是影响结肠癌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T分期[HlR= 1.91(95% CI:1.41,2.61)]及pN分期[HlR=2.21(95% CI:1.62,3.00)]是影响结肠癌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不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右半结肠癌整体预后较左半结肠癌差,在Ⅲ期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孙文燕  邱晶  赖红梅 《当代医学》2021,27(19):158-161
目的 探讨左和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左半结肠癌46例,右半结肠癌27例,观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右半结肠女性比例更高,左半结肠男性比例更高;左右两侧年龄主要集中于≤65岁;右半结肠患者临床特征主要为腹痛、便血、体质量下降,大体分型主要为溃疡型或隆起型;左半结肠临床特征主要为肠梗阻,大体分型主要为溃疡型或浸润型,右半结肠病理学分型主要为中低分化腺癌,左半结肠主要为中高分化腺癌;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的Duke分期主要分布于B期,同时右半结肠的Duke分期相对更晚;左右两侧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P=0.103);右半结肠的5年生存率(41.38%)低于左半结肠(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086,P=0.043);右半结肠肿瘤大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患者脉管瘤栓发生率更高,左半结肠发生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结论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并不完全相同,右半结肠癌女性发病率更高,低分化腺癌更多,Duke分期相对更晚,5年生存率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支架在右半结肠癌伴梗阻减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操作技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右半结肠癌伴梗阻进行肠道支架置入术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和畅通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5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行金属支架置入减压治疗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2例右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中,25例成功放置金属支架并保持支架通畅;左半结肠癌伴梗阻55例中52例成功放置金属支架,其中3例不能解除梗阻、3例1周内出现再梗阻。右半结肠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低于左半结肠组(P<0.05),右半结肠组并发症低于左半结肠组(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伴梗阻金属支架置入操作难度大于左半结肠,置入成功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缓解率及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35年(1964~1999年)大肠癌住院病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动态分析 35年来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变迁。方法 应用我院 196 4~ 1999年大肠癌住院病例 375 1例分析发病情况、发病年龄、性别及部位构成的变化。结果 从 196 4年至 1999年 ,大肠癌病例数明显上升 ,其中男性稍多 ,但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男女比从 6 0年代的 1.6∶1下降至 90年代的 1.3∶1;发病年龄高峰后移 ,中位发病年龄由 48岁上升至 5 3岁 ;发病部位直肠癌为主 ,占 70 % ,但呈下降趋势 ,自 90年代以前的 74%下降至 90年代的6 7% ;而同期呈明显增加的是右半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结论 大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女性患者比例增加 ,发病年龄高峰后移 ,发病部位仍以直肠为主 ,但有向近侧大肠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苏福廷 《右江医学》1993,21(1):29-30
<正> 我院于1985年1月至1990年1月共行大肠癌手术48例,术后2年内复发15例,占31.3%。现结合文献谈谈在基层医院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凶。临床资料 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58岁,平均46岁。右半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2例,直肠癌7例。Dukes分期:B期4例,C期11例。术式:6例右半结肠癌中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局部切除1例;7例直肠癌  相似文献   

15.
许洪宝  张贵阳  郑照正  蔡炜龙  汪伟民  楼能 《浙江医学》2019,41(12):1305-1307,1311
目的对左半与右半结肠癌K-RAS基因及肿瘤浸润T细胞(TIL)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15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淋巴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采用二代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TIL(CD3+、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对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征及K-RAS基因突变、TIL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转移状态、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半结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的比例高于右半结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7,P<0.05);左半结肠癌中TIL的比例高于右半结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结肠癌患者肝转移和肺转移比例均高于左半结肠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半与右半结肠癌K-RAS基因及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35年(1964~1999)大肠癌住院病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动态分析35年来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变迁。方法 应用我院1964-1999年大肠癌住院病例3751例分析发病情况、发病年龄、性别及部位构成的变化。结果 从1964年至1999年,大肠癌病例数明显上升,其中男性稍多,但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男女比从60年代的1.6:1下降于90年代的1.3:1,发病年龄高峰后移,中位发病年龄由48岁上升至53岁;发病部位直肠癌为主,占70%,但呈下降趋势,自90年代以前的74%下降至90年代的67%;而同期呈明显增加的是右半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结论 大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女性患者比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后移,发病部位仍以直为主,但有向近侧大肠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陶敏 《四川医学》2010,31(9):1260-1262
目的了解近年来大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627例,分析结直肠癌的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近年来大肠癌发病呈高龄化趋势,且右半结肠癌的比例有所上升;②男女患者在肿瘤的病理类型及部位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大肠癌中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切除史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人群(分别为16.1%和3.17%,P〈0.001)。而且,右半结肠癌的胆囊手术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P=0.001);④大肠癌中有阑尾手术史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人群(分别为7.34%和1.74%,P〈0.001);⑤大肠癌中有血吸虫病史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人群(分别为13.4%和2.22%,P〈0.001);⑥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3.4%,中位生存时间为69.50个月;⑦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显示,贫血、肠壁的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据苏州市大肠癌流行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预防、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对控制大肠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案将在我院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68例,接受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 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标本切除长度、结肠上旁淋巴结清扫个数、系膜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袁马驰 《浙江医学》2019,40(11):1191-1193
目的比较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920例结肠癌患者展开研究,其中左半结肠癌200例,右半结肠癌720例;比较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左、右半结肠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神经/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右半结肠癌患者(P<0.05),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肿低分化与未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较左半结肠多,浸润深度较左半结肠癌大,神经/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较左半结肠癌多,临床要及时对结肠癌实施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结肠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结肠腺组织中PTP1B蛋白的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PTP1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远癌结肠腺组织(P<0.05);同时,PTP1B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类型,Dukes分期,癌转移和肿瘤直径大小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TP1B蛋白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P1B蛋白的高表达可以反映结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在结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为结肠癌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