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65岁以上人群视力严重损伤的重要原因。白内障和AMD两者常同时存在于老年人群,合并AMD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就近年来人工晶状体在AMD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112例、13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多数为眼前节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合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湿性AMD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而干性AMD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中药防治AMD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并显示在AMD防治上有一定优势。本文就中药防治AM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全球范围内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中老年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文章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对近年中医研究本病现状进行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至2001年3月我们对白内障208眼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综合观察和分析169例、20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力与并发症.结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87眼(90.78%),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1眼(5.34%),未植入人工晶体8眼(3.88%).后囊膜破裂41眼(19.90%),虹膜损伤29眼(14.01%),角膜水肿86眼(41.7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与术者技术不熟练及病例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少及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1].我们自1997年10月开始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眼轴>26mm的38例、52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Ⅰ级核5眼,Ⅱ级核21眼,Ⅲ级核26眼)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平均57.4岁(52~73岁),平均眼轴长度27.2±1.56mm(26.1~29.2mm),平均人工晶体屈光度(8.23±4.76)D(+2~+15)D.结果术后1周裸眼及矫正视力≥0.3者38眼(73.1%).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膜破裂2眼(3.85%),轻度角膜水肿7眼(13.5%).术后视力差的主要原因是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结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理想术式,术者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视力.方法为30例、50眼高度近视透明晶体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4~70岁,平均58岁.平均眼轴长度31.7mm,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5D,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50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3眼(66%)术后视力达到0.5以上,随访6~12个月中,未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于45岁以上不愿戴镜或戴镜不能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对41眼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13.8 mmHg(9.6 ~17.8 mmHg),术后平均视力好于0.5(0.06~1.0).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与50例(55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及眼底的变化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50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且需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眼为手术组,非手术眼为非手术组。术后1、7 d及1、3个月,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术后3个月行FFA检查,分析DR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手术组术后1 d~3个月视力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BCVA呈下降趋势。手术组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DR进展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21.423)、糖尿病病程(OR=9.061)、NPDR程度(OR=2.486)为DR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NPDR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BCVA明显改善,于术后3个月呈轻微下降趋势。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术前DR加重是术后DR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玻切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有中度以上白内障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2例(52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内界膜剥离,植入人工晶体,气/液交换,20%C2F6填充。结果 术后52眼经OCT检查证实黄斑裂孔已完全闭合51眼(闭合率为98%),46眼(88.5%)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早期并发症角膜水肿5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3眼,眼压升高8眼,随气体吸收眼压恢复正常。随访期间3例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d:YAG激光治疗后视力恢复,其余患者IOL位正,裂孔闭合良好,视力稳定。结论 对伴有白内障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黄斑内界膜剥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好,无长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分析 84 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进行对照观察,以手术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及30 d时,记录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及黄斑区容积(PM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资料.结果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观察组(258.06±23.34)μm,对照组(259.88±21.01)μm, P>0.05;术后7 d,观察组(270.94±20.26)μm,对照组(260.54±20.88)μm, P<0.05;术后30 d,观察组(275.46±25.38)μm,对照组(260.68±22.95μm), P<0.05.黄斑区容积(PMV):手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观察组(8.29±0.55)mm3,对照组(8.28±0.54)mm3, P>0.05;术后7 d,观察组(8.68±0.68)mm3,对照组(8.32±0.62)mm3, P<0.05;术后30 d,观察组(9.46±0.73)mm3,对照组(8.34±0.58)mm3, P<0.05.判定术后1个月内黄斑水肿新增/加重者观察组有15 只眼,对照组有2只眼.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增加,水肿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与氧化应激、补体失调和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易感因子2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等多种机制有关的一组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近年来AMD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AMD患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一直是AMD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FFA无法显示病变的断层结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显示视网膜的断层结构,但是无法显示血流形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实现了对视网膜及脉络膜各层血流和结构的无创可视化,在显示各层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的血流状态及结构方面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优势,已经成为研究AMD发病机制及诊治中不可或缺的利器。论文对OCTA在AMD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直线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国产显微镜及器械在角膜缘右上角象限为白内障患者270例、294眼做垂直斜型内大外小切口,信封式截囊,水离核,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囊袋内植入5.5mm宇宙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周视力≥0.5216眼(72.4%),术后1月视力≥0.5252眼(85.9%).术后角膜散光度与同期常规超声乳化术组124例、136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线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设备价廉,手术效果与超声乳化相当,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CSME)及非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NCS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患者77例,分为CSME组及NCSME组,行IVR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水肿最高高度。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BCVA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黄斑水肿最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ME及NCSME患者行IVR治疗后黄斑水肿高度降低,但黄斑水肿高度不能完全反映患者视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