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房性囊性肾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5 0岁 ,反复解无痛性血尿 3月 ,加重 5天入院。B超示右肾实性包块。CT示肾盂占位性病变 ,肾盂癌。行右肾切除。病理检查 ,大体 :肾脏 11 5cm× 5cm× 5cm ,被膜完整 ,切面灰红灰白相间 ,肾盂见一灰白色圆形肿块 :3 5cm× 3cm× 2 8cm ,肿块切面多囊 ,囊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囊间隔薄。镜检 :囊壁被覆盖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囊间隔为分化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 ,少量平滑肌组织及胚胎性组织。细胞呈小巢状排列 ,伴程度不同的腺管分化 ,并见散在排列的厚壁小血管。囊内有蛋白性分泌物。免疫组化 ,角蛋白(+ + + ) ,波形蛋白 (+ +…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瘤(MCN)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 10例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肾全切除,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CN重要检查手段,确诊须依靠病理检查;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位置,患侧及对侧肾功能,是否合并其他病变等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MCN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男性5例,年龄12-85岁,平均53.3岁;女性4例,年龄32-71岁,平均56.4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例,腹部包块2例,腹痛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所有肿块均为单发,大小2.5cm×3.0cm-12.0cm×6.5cm。所有病例均行B超、IVU和增强CT检查。结果 B超诊断MCN1例、囊性肾癌3例、肾囊肿5例;CT诊断MCN2例、囊性肾癌4例、未定性3例;IVU均未定性。行肾脏切除术2例,肾肿瘤剜除术5例,肾根治性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MCN。随访3-36个月均未见复发且患者患侧未见肾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认识、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例多房性囊性肾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超声检查示:右肾囊肿、囊性肾癌待排;CT检查示:右肾占位,考虑囊性肾癌可能性大;病理报告示:多房性囊性肾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肾切除术,因患者既往有手术病史,且囊肿分隔多,术中无法行肿块切除及肾部分切除,最终行肾切除。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部分多房性囊性肾瘤应与囊肿、囊性肾癌进行病理鉴别诊断。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多房性囊性肾瘤(MCN)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治的8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者4例,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者2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者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MCN。随访1~11 a,无失访,其中接受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接受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余患者术后未见复发。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患侧肾功能良好。结论超声造影(CEUS)、CT及病理检查是M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超声表现,以及超声检查对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多房性囊性肾瘤患者的超声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4例超声表现均为肾内边界清楚的多房性囊性病变:各囊大小不等,囊内液体表现为无回声或近似无回声,无回声暗区之间有数量不等、强度不一的高回声分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例在肿瘤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1例在肿瘤周边及间隔内显示低速低阻的血流信号。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瘤在超声检查中具有特征表现,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多房性囊性肾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巨大多房性囊性肾瘤临床病理资料和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分析超声与cT平扫的影像表现。结果病理呈多囊性,囊壁衬以扁平上皮,囊腔问见纤维细胞及一些平滑肌,无成熟肾单位。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由间胚叶组织发展而来的错构瘤,又称为多房性肾囊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多房性囊性肾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行2次肾囊肿去顶术后再行患肾切除术.病理报告示:多房性囊性肾瘤.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 部分多房性囊性肾瘤有恶性倾向,充分认识本病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间确诊的5例MCRCC,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超声及CT等影像学提示肾脏多囊性占位。大体:肾实质内出现多囊性瘤样肿块,肿瘤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检:肿瘤囊壁内衬单层透明细胞,呈Fuhrman核级Ⅰ级,囊内含蛋白样物。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5/5)、vimentin(5/5)、EMA(5/5)、CK8(5/5)、CD10(2/5)、CK18(2/5)、CK19(2/5)、CK7(1/5)阳性表达,CD68、RCC均为阴性表达,Ki-67低表达。结论 M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预后良好。依靠影像学诊断易误诊,需与透明性肾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瘤及多发性肾囊肿等疾病相鉴别。病理和免疫组化可确诊,保留肾单位手术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总结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5.5岁,术后随访6-49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裳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AE1/AE3(+)、EMA(+)、CD15(-)、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和良好的顸后。术前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间隔内可见聚集的透明细胞巢。 相似文献
18.
黄志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3,23(7):667-667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颈部,纵隔内较为罕见,主要见于右侧[1],分布范围广泛且呈多房性者更少。2002年11月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查体发现右上纵隔肿块20 d入本院。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上纵隔肿块,无临床症状,无明显阳性体征;CT检查提示前上纵隔多房性包块,右侧为主,肿块与上腔静脉及奇静脉关系密切;CT及临床诊断为胸腺囊肿或纵隔淋巴管瘤。行正中开胸手术,探查见前上纵隔多房性肿块,主要向右上纵隔侵犯,并向后纵隔生长,包绕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及奇静脉,肿块包膜尚完整,呈…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左侧腰部酸胀6个月"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核素肾图提示双侧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发现左肾中上极囊性占位.进一步行CT检查提示病变大小约6 cm×7 cm,边界清楚,囊内组织密度均匀,增强后见其中有线样增强影(图1),提示囊肿内有含血管成分的结构深入其中,考虑此囊肿为肿瘤性病变,而非单纯性肾囊肿,诊断为"左肾囊性占位,囊性肾瘤?".根据CT片估计,患侧肾脏约能保留1/4~1/3的正常部分,因此决定在全麻下行左肾切除术.手术取左侧11肋下斜切口,术中见左肾中上极囊性肿物,大小约8 cm×6 cm,有完整包膜,与肾脏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将其连同肾脏完整切除.剖开肿物见其内为清亮液体物质,被薄层纤维性组织分隔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囊腔.术后病理切片报告:囊壁内衬单层扁平细胞,部分为立方形细胞;囊壁间隔内组织为纤维组织,部分纤维细胞核染色较深,未见肾单位结构及恶性细胞成分,诊断为"囊性肾瘤".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多囊性肾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性肾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多囊性肾瘤进行CT、大体、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该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该瘤界限清楚。具有纤维假包膜,由多个互不相通的含有液体的囊腔组成为特点,囊壁内衬扁平、立方或鞋钉样上皮细胞,间隔为成熟的纤维组织,术前难与其它囊性病变相鉴别。随访6个月病人健康生存。结论 多囊性肾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肾脏良性肿瘤。具有较高手术治愈率,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影像学改变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