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磁场干预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瘢痕处血管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小和年龄均类似的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制作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左侧),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0.2 mT组、0.6 mT组、1.5 mT组,共4组。对照组只正常饲养,不予其他处理;0.2 mT组、0.6 mT组、1.5 mT组除正常饲养外,分别给予低强度(0.2 mT)、中等强度(0.6 mT)、高强度(1.5 mT)磁场干预,频率均为20 Hz,60 min/d。各组均于术后8周给予免疫组化和血管灌注,观察神经损伤瘢痕周围血管分布情况,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第8周,0.2 mT组、0.6 mT组、1.5 mT组与对照组相比微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 mT组、0.6 mT组、1.5 mT组神经瘢痕处血管密度分布比较均匀,血管走行比较规律,血管数量较多、密度较高。对照组血管密度分布不均,数量较少,走形欠规则。结论 磁场能够改变神经瘢痕处血管的分布情况,从而影响神经损伤处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损伤的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室,分别在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一般状况、神经电生理、组织学等进行观察。结果:大体观察,两组大鼠足底均有溃疡形成,实验组溃疡愈合较对照组早。术后第3周,两组大鼠跛行改善,步态较稳。肉眼观察发现,神经切断处周围有肌肉组织黏连,清除黏连组织后,可以观察到神经切断处愈合良好。术后第4周和第8周实验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腓肠肌做HE染色,发现实验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能在局部损伤神经微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应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再生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原位吻合,造成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给以枸杞多糖腹腔注射。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第4、8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形态学及图像分析等测定各项指标。结果:LBP实验组在术后4周、8周时吻合口远段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均不如对照组。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多糖有抑制大鼠坐骨神经断伤吻合后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神经两断端原位缝合,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组)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给药组),每组18只,于用药后4、8、12周行肉眼观察、神经微血管计数检查.结果 实验组用药后4、8周的神经微血管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1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凝胶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载体,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可以促进神经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安福  王永刚  刘文忠  张先  王东敏  汪静  孙竹监 《医学综述》2014,(1):129-131,135,F0003
目的探讨大鼠在脊髓损伤伴骨折中骨折愈合速度增快的原因。方法来自甘肃省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的12周龄大鼠40只,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脊髓损伤伴股骨干骨折20只,对照组为单纯股骨干骨折20只,制作股骨干骨折与脊髓损伤的模型。术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给予X线摄影,及每周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5只,截取骨痂,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X线摄影显示,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骨痂的形成在同一时间点早且数量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14周骨痂中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交变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切除24只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股部的一部分,用硅管桥接神经两断端,其间距6mm,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置于强度为0.5mT的交变磁场中饲养,分别于术后2、4、16周观察神经再生状况。结果显示,术后2周可测出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用CB-HRP逆行示踪在相应脊髓节段能标记出神经元胞体;术后4周和16周,实验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神经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再生神经血管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电镜下见实验组再生神经比对照组有较多的微丝、微管和线粒体。表明交变磁场可促进大鼠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促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CCK-8治疗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两组,每组12只,采用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缝合外膜的损伤模型。CCK-8组大鼠腹腔注射CCK-8(8nmol/kg),每天一次,连续7d,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CCK-8,在术后第12周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肌电图。结果:实验组行为方面比对照组恢复早。术后第12周,两组大鼠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肌电图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60、-8.83、4.51,P均<0.001),实验组的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快,肌电图潜伏期短、波幅值大,实验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CCK-8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8.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用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24只大鼠按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2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2组大鼠均连用7d。并对2组大鼠术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测,检测坐骨神经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N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分别记录潜伏期(LAT)、波幅(AM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CNAP、SNAP、CMAP的LAT差值及AMP、NCV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腓肠肌肌电图波幅高,潜伏期短。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内微环境中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取80 只SD 大鼠,
制作羊膜管包绕的缺损10 mm的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只,实验组羊膜管内注入
hUC-MSCs 悬液50 μL(1.0*105/mL),对照组注入等量的DF12 培养基。分别于术后4、8、12、16、20 周行肢体一般状态、腓肠肌湿
质量恢复率检测。结果2 周后术侧足底踝关节负重区出现红肿及溃疡,5~10 周时各组大鼠术侧肢体溃疡逐渐愈合,对照组较
实验组红肿及溃疡程度严重,且愈合较慢;实验组术侧腓肠肌恢复率随时相延长而逐步好转,而对照组则逐步下降,2 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直接植入体内的hUC-MSCs 可分化神经样细胞,对坐骨神经损伤可起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神经营养素4在受损坐骨神经恢复和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38只,随机均分2组,常规麻醉处理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局部注射人神经营养素4,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4周、第20周观察两组肢体一般状况、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中段组织学观察肌组织间质,胶原纤维,肌细胞,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直径。结果在20周后,对照组腓肠肌萎缩明显;实验组肢恢复一定行动能力,腓肠肌萎缩不明显;在第20周以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指数、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直径大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在第20周以后,对照组肌组织间质水肿,胶原纤维排列稀疏、溶解,细胞萎缩较为明显,实验组肌纤维呈圆形或多边形,肌原纤维呈红色点状,核位于边缘,呈圆形。结论神经营养素-4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不仅能恢复由于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还能修复坐骨神经对于骨骼肌的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家兔后肢主要神经干躯体纤维来源节段性分布规律。方法 :将 18只成年家兔分 3组 ,分别切断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 ,并以近侧断端涂抹HRP ,对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来源的节段性分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左侧坐骨神经近侧断端涂抹HRP ,同侧脊神经节出现标记细胞L7~S2 ,同侧脊髓灰质腹角出现标记细胞L7~S2 ;股神经按上述方法处理后 ,同侧L5~L7脊神经节、同侧L4 ~L7脊髓腹角出现阳性标记细胞 ;闭孔神经则在同侧L6~L7脊神经节、同侧L5~L7脊髓灰质腹角也出现阳性标记细胞。结论 :3组动物的脊神经节和脊髓灰质中 ,HRP阳性细胞的节段性分布似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导管技术修复颅内段动眼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22只家猫随机分为3组,神经移植组10只,导管组10只,对照组2只.右侧动眼神经制作4 mm缺损后,分别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PLGA+BDNF/CNTF修复,对照组不修复.14周时处死动物,取远端再生神经,用光镜、电镜观察及轴突图像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14周时,神经移植组、导管组各有8只猫术侧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神经连续性恢复;对照组无恢复.神经移植组远端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为(12032±999)个,平均轴突直径为(5.19±O.38)μm;导管组远端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10 274±881),平均轴突直径为(4.78±0.32)μm;两组间纤维数日和轴突直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腓肠神经移植及PLGA+BDNF/CNTF导管法均能有效修复猫动眼神经缺损,自体腓肠神经移植法修复效果好于PLGA+BDNF/CNTF导管法.  相似文献   

13.
共解剖56具童尸(男29具,女27具)计112例。观察坐骨神经和梨状肌位置关系的类型。常见型占57.1±4.67%、非常见型占42.9±4.68%,其中以Ⅱ型较多见。统计结果证明坐骨神经出盆时的形态有很大的差异,而各种型式在性别之间及左右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两侧同型的占73.2±5.9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Martin-Gruber交通支)的发生率及分型。方法:对新鲜上肢72侧(男30,女42;左35,右37)进行解剖观察。结果:17侧存在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发生率23.6%。依解剖形态可分为5型:(1)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2)交通支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3)效能支在支配指深屈肌的肌支之间。(4)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支配指深  相似文献   

15.
肩胛上神经感觉支分布与肩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具成人尸体的肩胛上神经皮支和关节支作解剖学观测。皮支分布于臂丰部前外侧区,其出现率为3.33±2.31%;上,下关节支分别与喙突和肩胛下横韧带紧贴,穿经肩胛上,下孔,分布至肩关囊后部和肩锁关节。感觉支比肌支更易受损伤而引发肩痛。为临床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神经节苷脂GM1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18只兔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兔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模型,外源性给予GM1,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观察面神经的传导速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2周、4周,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面神经横断伤后立即应用神经节苷脂GM1对面神经损伤后早期(2周、4周)再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两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面根据转移角度及距离灵活选择隐神经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先行多普勒检查明确穿支所在位置,根据神经走行设定皮瓣轴线,于深筋膜深面分离形成皮瓣,将隐神经或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网包含于皮瓣内,转移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取皮植皮修复。结果3年共应用该皮瓣修复下肢下段及足踝部缺损38例,完全成活33例,其余5例存在不同程度皮瓣远端坏死,2例经换药自愈,3例经清创植皮修复。结论隐神经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供确切,解剖简单,完全能胜任小腿远端和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需要,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周翠英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03,32(3):299-300
目的:以新西兰家兔面神经切断后硅胶管神经再生腔模型,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寻找方便、有效的神经营养因子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家兔,双侧面神经上颊支横断后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硅胶管与神经外膜缝合以形硅胶神经再生腔,一侧注入HGF为实验侧,另一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于术后1、2、4周分别麻醉家兔后行电生理检测,在特殊染色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术后1周,实验侧与对照侧均未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术后2周,两组间即出现差异。术后4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外源性追加HGF对神经再生短期内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经支架复合体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ang W  Fan M  Zhi XD  Liu SH  Liu PD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688-691,i0011
目的探讨壳聚糖与琼脂糖水凝胶载体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制成组织工程神经支架复合体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与琼脂糖水凝胶载体及外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制备成新型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复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16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等再生神经形态学观察.用单纯壳聚糖导管和自体神经分别作为阴性、阳性对照.结果复合支架组的神经再生数目和直径均优于单纯壳聚糖导管组(P<0.01),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当.结论壳聚糖与琼脂糖水凝胶载体及外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制备成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复合体对大鼠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再生微环境,可明显促进神经再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壳寡糖(COS)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ICR小鼠50只,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OS高、中、低剂量组(实验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COS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S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P〈0.01)。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COS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