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对心脏停搏大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击致大鼠心脏停搏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心脏停搏后4min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4min后静脉给药,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不用复苏药物;肾上腺素(Epi)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200μg/kg;Ani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200μg/kg并Ani 10mg/kg。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和心肌组织结构。结果 Ani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95%,80%)〉Epi组(75%,46.7%)〉对照组(60%,26.7%)。Ani组光镜和电镜下心肌组织的损伤均较肾上腺素组和对照组轻,肾上腺素组最重。结论复苏早期给予山莨菪碱干预可能会减轻肾上腺素的部分不良反应,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的最佳方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现场抢救心脏骤停(CA)患者52例,随机采取标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法、口对口人工通气法三种复苏方法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结果气囊-面罩通气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高于口对口人工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结论在抢救心脏骤停时,气囊-面罩通气法可提供良好的肺通气换气作用,因气管插管而中止胸外心脏按压,对自主循环的恢复弊大利小,口对口人工通气法由于潮气量不同和需要暂停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如气囊-面罩通气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ICU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收集ICU心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例157例,分为ROSC组(n=43)和自主循环未恢复组(non-ROSC组,n=114).分析可能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结果 157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有43例(27.4%)ROSC成功,ROSC组的年龄低于non-ROSC组[(59.7±15.2)岁 vs.(64.8±12.4)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为脑源性疾病不利于患者ROSC(OR=4.255,P=0.031),而原发病为心源性疾病(OR=0.133,P=0.009)、可除颤心律(OR=0.292,P=0.001)、心肺复苏持续时间≤15 min(OR=0.062,P=0.000)、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OR=0.561,P=0.014)是影响ROSC的有利因素.结论 原发病、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是影响ICU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ROSC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32例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首发症状、来诊方式、就诊时间和临床诊断等。结果:①本组232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有184例(79-3%)很快在急诊抢救区域死亡,收住ICU或CCU的只有48例(20.7%);②在住院患者中,有28例(58.3%,28/48)出院存活,其中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有9例(32.1%,9/28);③由意外事故所致的出院存活率为38.5%(5/13),高于心血管系统疾病(12.5%,7/56)、神经系统疾病(7.7%,4/52)、消化系统疾病(6.3%,1/16)、创伤组(8.9%,4/45)和消耗性疾病晚期(0,0/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④心血管疾病复苏患者完全康复的比例为100.0%(7/7),高于神经系统疾病组(O,0/4)、呼吸系统疾病(66.7%,4/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的比例还比较低,由心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创伤造成的心脏停搏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预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213例,对其可能与预后相关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场所不能预测患者预后,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持续时间、心跳骤停前的心律、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后第3天的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有无脑干反射等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预后。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排序分别为:脑干反射〉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开始时间〉心跳骤停前的心律〉APACHEⅡ评分〉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持续时间。结论有无脑干反射、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开始时间、心跳骤停前的心律、复苏后第3天的APACHEⅡ评分、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持续时间等指标是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预测系统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的影响,以及分析比较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0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102例心脏骤停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40U)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为常规复苏组50例,分析比较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在CA发生至CPR开始时间(TCA)、CPR持续的时间(TC)及击除颤开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加强及时电除颤,加强气道的管理,合理使用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注重原发病和脑复苏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医学综述》2016,(24)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沈阳二四二医院行现场抢救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复苏方式、救治时间、开始复苏时间、复苏持续时间等,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复苏成功患者进行预后评价,记录住院时间并随访复苏成功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复苏方式:气管插管通气复苏32例,面罩-气囊通气复苏38例,口对口人工呼吸复苏21例。面罩-气囊通气组自主循环成功复苏高于插管通气组[50.0%(19/38)比15.6%(5/32)],面罩-气囊通气组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气管插管通气组、住院时间短于气管插管通气组[(21±7)分比(32±9)分,(23±7)d比(3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实施CPR者的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高于呼吸心搏骤停6~10 min组[54.4%(25/46)比12.5%(3/24)],呼吸心搏骤停6~10 min组和呼吸心搏骤停>10 min组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住院时间长于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29±6)分、(37±8)分比(20±5)分,(31±7)d、(35±9)d比(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持续20~30 min组CPR最终成功率高于CPR持续<10 min组[51.4%(19/37)比25.8%(8/31)],CPR持续20~30 min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CPR持续<10 min组、住院时间短于CPR持续<10 min组[(23±8)分比(28±9)分,(22±5)d比(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面罩-气囊通气、在6 min内实施CPR、持续CPR 20~30 min时可提高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和患者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应积极预防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后延迟心肺复苏对大鼠海马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即刻复苏组(A组),延迟复苏组(B组),每组按血管穿刺后(S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A组、B组)0.5 h断头取海马。A组、B组采用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病理变化。结果光镜下,S组海马神经元表现为细胞形态、分布正常,几乎无变性、坏死神经元;与S组比较,A组、B组海马神经元可见明显的细胞水肿、核固缩等病理改变,且B组比A组损伤更为严重。结论延迟心肺复苏不仅降低心脏骤停大鼠ROSC成功率,亦可加重海马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超长时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特征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分析超长时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最终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持续30 min以上、自主循环恢复并维持6 h以上后收入我科ICU进一步救治的病例,共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3.5±19.7)岁.结果:本组12例患者,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的中位数时间为45 min(31~120 min).出院时死亡者(CPC评分5分) 4例,分别死于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脑功能障碍者(CPC评分3分或4分) 3例;痊愈或轻微中枢神经系统缺陷者(CPC评分1分或2分) 5例.年龄和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未显示出与出院结局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心肺复苏成功后48 h内患者是否清醒与出院结局有非常显著关系(P<0.01).结论:在自主循环建立后,超长时心肺复苏患者的出院结局并不总是很糟糕,应慎重对患者家属或相关人员作出放弃进一步救治的建议.在自主循环建立48 h后对患者出院结局进行预测将更加可靠,对家属作出的建议也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54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8例,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18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紧张素组(C组)18例,观察三组的疗效.结果:A组、B组、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27.78%、61.11%、94-.45%,出院存活率为16.6... 相似文献
12.
两种心肺复苏操作技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心肺复苏(CPR)操作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对16例次心脏骤停患者采取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CPR和心血管病急症救治指南(新指南)操作技术进行抢救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心脏骤停实施2005年美国CPR救治指南(旧指南)操作技术抢救21例次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16例次自主循环恢复时间3~15min,平均(6.2±3.3)min。对照组21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4~16min,平均(10.5±6.7)min。研究组抢救16例次成功7例次,成功率43.75%,对照组抢救21例次,成功6例次,成功率2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脏骤停后迅速有效的心脏按压是提高CPR成功的关键,新指南CPR程序C-A-B-D较A-B-C-D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紧急心肺复苏的理想人工通气方式。方法:78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先持续气囊-面罩通气后视病情行气道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组,各39例,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的效果。结果: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的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高于常规气管插管组。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能及时、有效地早期开放气道,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作用。方法将3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肺复苏综合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2次/d,连用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7d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延长,PLT、FBG、DD和PAI-1下降,TPA升高;治疗第7天时,血必净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紊乱,血必净注射液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技术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心脏停搏患者4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常温组给予常规心脏停搏急救处理。亚低温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4℃林格氏液诱导降温联合头颈部体表物理降温,控制肛温在33℃~35℃。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成功后24 h、48 h、72 h动脉血乳酸水平、格拉斯哥( GCS)评分,随访3~6个月,观察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复苏成功后24 h、48 h、72 h动脉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随访期间,亚低温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温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早期使用亚低温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ST段抬高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AMI患者,根据是否获得溶栓治疗,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或抗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脑保护等对症处理,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溶栓纽23例血管再通,对照组4例血管再通,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4周平均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住院4周死亡1例,对照组住院4周死亡9例,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34例行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自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采用NMR(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不同代谢物表达。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NMR代谢组学发现治疗组尿样中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葡萄糖水平均有所上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评分法预测心肺复苏术后昏迷病人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CPRROSC)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价方法 ,提高该类病人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分析文献,找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赋予每个因素一定分值,建立CPRROSC预后评分法.用该评分法回顾性评价115例CPRROSC住院病人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病人CPRROSC预后评分的差异,计算其对两种严重不良预后(死亡或植物状态)与其他类型预后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种不同预后(正常、轻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作者单位: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盂新科、赵志刚、吴光风、魏刚、刘德红、郑晓英、苏顺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产科(石少权)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人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1,P=0.000).其中正常组与神经功能轻度异常组、死亡组与植物状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3.03 vs 4.88±3.52,P=0.318;15.47±3.31 vs 14.04±3.84,P=0.108);其他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植物状态组vs重度神经功能异常组为14.04±3.84 vs 10.70±3.30,P=0.011;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0.000).CPRROSC预后评分在8分以下对预后良好(正常或神经功能轻度异常)的病人区别能力最强;13分以上对预后严重不良的病人区别能力最强.CPRROSC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结论 CPRROSC预后评分对病人严重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和区别能力,可以作为心肺复苏后昏迷病人最终预后预测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