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对健侧肝组织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巨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健侧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钙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凋亡指数及术后7d血清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丙二醛、钙离子浓度及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肝门阻断联合逆行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健侧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健侧肝脏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切除术中第一肝门阻断与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血流阻断法分为2组,接受第一肝门阻断法为A组(n=38),接受第一肝门阻断合并肝静脉阻断为B组(n=35)。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血流阻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较单纯第一肝门阻断止血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92例患者行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肝癌肝切除术,其中45例行Pringle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行半肝血流阻断(B组),17例行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C组),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A,B,C3组在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感染、胆漏、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A,C组手术时间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A,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较B,C组术后肝功能损伤严重,有显著差异(P〈0.05),B,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阻断法和半肝阻断法,为肝癌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提供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手术切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半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肝癌患者行全肝血流阻断(B组),分析两种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阻断时间及出血量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生肝衰2例,A组术后未发生肝衰者。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健侧肝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再灌注损伤,防止术后肝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量阻断方法对肝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05例,分为全肝蒂阻断组38例、半肝阻断组32例、区域阻断组35例,对每组行不同肝血量阻断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区域阻断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肝血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全肝蒂阻断组及半肝阻断组(P<0.05)。区域阻断组术后第1、3、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低于全肝蒂阻断组及半肝阻断组;而术后第3、7天清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全肝蒂阻断组及半肝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区域阻断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组织缺氧、缺血时间,有效控制切肝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88-9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术(LMH)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入院治疗的97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A 组49 例采取LMH 治疗,B 组48 例采取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治疗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9.08±0.65)cm、术中出血量为(342.15±21.26)mL、输血量为(102.03±8.54)mL,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B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术后拔管时间为(4.88±0.26)d、饮食恢复时间为(2.32±0.58)d、住院时间为(6.97±0.97)d,均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 组患者的ALT、AST 水平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 组患者的ALT 水平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B 组为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采取LMH 治疗的效果优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可优化治疗指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能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采用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病例设立为A组,我院2000~2008年间采用连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病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术前黄疸患者胆红素术后第1、3、5、7天一直下降,ALT、AST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恢复正常。A组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7d,54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100%),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发生近期并发症5例,间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90.74%,B组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23例,连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7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术中常规行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可以明显降低出血率及肝功能损害率,提高肝叶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魏孟奇 《广西医学》2012,34(12):1696-169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肝脏疾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其中A组36例采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B组29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对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肝门阻断均能有效控制出血,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6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A组),37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B组),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如ALT、AST、TBIL,A组优于B组(P<0.05),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能够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因缺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脂肪沉着程度供肝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进行肝移植术患者,依据供肝浸润程度,随机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无脂肪肝组共四组,每组各16例,比较四组患者肝功能(主要观察ALT、AST指标)、入住ICU的平均时间、1年移植物成活率、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结果轻度脂肪肝组入住ICU的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与无脂肪肝组接近;中度脂肪肝组入住ICU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均较轻度组和无脂肪肝组明显增高,P0.05;重度脂肪肝组入住ICU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明显较前三组为高,P0.05。结论轻、中度肝脏脂肪浸入可作为肝移植供肝,重度脂肪肝不能作为供肝的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郝彦开  贾军峰  杨玉巧 《医学综述》2012,18(11):1753-175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配伍治疗肝纤维化时对患者主、次症状改变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自制方剂化肝汤1号(醋鳖甲、黄芩、柴胡、赤芍等),对照组1采用凯西莱治疗,对照组2采用化肝汤1号和凯西莱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主、次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5897,P>0.05)。三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肝汤1号可有效地降低肝细胞的损害程度,促进受损细胞修复,从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手术方式对肝移植围术期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对肝移植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良恶性病变及手术方式的不同,从我院2004-2007年103例肝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恶性肿瘤组行经典式手术者16例和良性病变组行背驮式手术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手术方式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ALT和TBIL变化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方式对术后肝功能有明显影响,背驮式手术较经典式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大,但是在术后恢复上要比经典式手术快。结论手术操作对肝功能是有影响的,应该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肝硬化肝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肝硬化肝癌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0~210min,出血量100~1200mL。无术中死亡,无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肝癌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付晓杰  王琳 《中外医疗》2016,(17):56-57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对肝硬化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以100例在该院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检查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品,忌烟酒,于清晨空腹取3 mL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CHE (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HE (血清胆碱酯酶)含量为(2311±855)U/L、ALB(白蛋白)含量为(31.4±6.7)g/L以及CHO(血清胆固醇)含量为(2.8±0.8) u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A(总胆汁酸)含量为(48.8±32.3)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CHE、ALB、CHO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 分级患者的TA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水平等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病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模型,研究中药复方肝纤愈(GXY)对肝纤维化模型动物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在以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基础上,GXY小剂量(6.1g/kg)、大剂量(12.2g/kg)灌胃给药,连续8周,以鳖甲软肝片和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测定大鼠血清中ALT、AST、TP、Alb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GXY(大)组可明显降低HSA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升高Alb的含量,同时可改善实验大鼠生存质量,且可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学。结论:GXY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对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术后的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治疗后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0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前1d与术后第1、7天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术后肝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可保护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肝功能,可促进肝胆手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切除技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某些手术技巧.方法结合文献对68例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肝切除56例,良性肿瘤肝切除12例,手术死亡率2.9%,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主要死亡原因为术后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结论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保证肝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肝储备功能的几种测定方法的分析,选择能准确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方法,从而指导原发性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方案及周期的确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肝脏体积测量技术在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5至2015/5来我院进行检查并确诊的85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患者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30例、B级组29例和C级组26例。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4组入选者均进行CT肝脏扫描,比较肝硬化组患者与对照组肝脏各区域体积、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以及健康人不同年龄肝脏体积差异。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左外叶和尾叶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內叶、右前叶、右后叶及总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肝脏体积呈明显递减趋势,三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随年龄增长肝脏体积呈明显递减趋势,三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缩小程度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CT肝脏体积测量对患者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