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报告小孩精索鞘膜积液可能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方法 通过90例小孩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后向上探查至外环口,发现8例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8例术后恢复好,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行小孩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时常规向上仔细探查至外环口,可以防止在精索鞘膜翻转术时漏诊同侧的斜疝,关键是术者心里要有这一意识,不要只满足于鞘膜翻转术的成功,避免术后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精索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包块,诊断上二者有时会发生混淆。现对我院3例精索鞘膜积液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嵌顿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1岁。右腹腹股沟疼痛性包块6小时入院,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嵌顿,并行手法复位,由于手法复位失败遂到本院求治,家属对其既往有无腹股沟包块不清。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右腹股沟可见5cm×3cm×3cm包块,触痛,透光试验阳性,双侧睾丸可扪及。血常规:WBC10-3×109/L,N0-62,L0-38,HB123g…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46岁。1年前偶然发现腹股沟区有约"鸡蛋"大小包块,卧隐立现,无明显不适感,未予理会。近来包块增大,偶伴隐痛不适。既往曾发现阴囊明显肿大,因无不适,故未求治。查体:立位时可触及腹股沟区一直径约3cnl包块,质软,光滑,咳嗽冲击试验阳性,还纳后压迫内环口包块不再突出。阴囊明显肿大,直径近8cm,质软,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出生后不久家人发现其右侧阴囊肿大,无发红、发热,平卧后未见消失。初起时肿大不显著,未予治疗,后肿大如鹌鹑蛋大小,无疼痛不适,拟诊“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反应良好。右侧阴囊肿大延及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光滑界清的包块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探讨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71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综合评价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精索鞘膜积液和隐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雷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0):2550-2551
总结14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精索鞘膜积液、隐睾手术经验,设计出新的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精索鞘膜积液、隐睾手术方案。该手术方案中切口小,损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符合微创手术的基本理念。能更大限度满足患儿家长零损伤,无痛苦的要求。手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且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80例腹股沟斜疝、92例鞘膜积液、20例腹股沟斜疝伴鞘膜积液的患者进行探查。结果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的病理解剖结构,诊断准确率达98.5%。结论高频超声对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准确进行定性及定位。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5岁,因右腹股沟、阴囊包块胀痛2年入院诊治。查体一般情况好,右腹股沟区扪及大小约6.0cm×4.0cm包块,表面光滑,质中等硬度,轻压痛,站立位时明显,平卧时稍减小,不能回纳入腹腔,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较小,其上可扪及一大小约4.0cm×3.0cm质软、光滑的包块,无压痛。超声检查应用ATL HDI-3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10MHz,病人仰卧位,于右腹股沟区探及大小约6.0cm×5.0cm×5.0cm的不均质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内壁毛厚,以液性暗区为主,内透声差,见大量点絮样稍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分布。右侧睾丸大小2.5cm×2.0cm×1.…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2001年10月本院共收治先天性腹股沟斜疝伴鞘膜积液患者100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80例腹股沟斜疝、92例鞘膜积液、20例腹股沟斜疝伴鞘膜积液的患者进行探查。结果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的病理解剖结构,诊断准确率达98.5%。结论高频超声对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准确进行定性及定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们自200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下腹腹横纹处小横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32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英学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0,(5):481-482
目的 探讨小儿鞘膜积液及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小儿鞘膜积液及2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经外环小横切口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0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后无手术瘢痕.结论 经外环小横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小、损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4岁,因右腹股沟、阴囊可复性肿物1年,以右腹股沟斜疝入院。患儿于2年前因左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在本院行手术治疗。查体:右腹股沟、阴囊可扪及—4cm×4cm×5cm肿物,质软,可闻及肠鸣音,压之可还纳消失,压住内环口肿物不出现,右外环口扩大。左腹腔沟区有一4cm斜刀口瘢痕。术中所见:为了对称,采用右腹股沟区斜切口,在外环口处精索的前方找到灰白色组织提起并剪开,见囊腔很大,向近端探查,见似有一孔,用血管钳沿孔向近端戳,证实与腹腔不通,由于囊壁提得过高,右侧睾丸被提出,这时才证实此腔为睾丸鞘膜腔。遂提起精索仔细寻找疝囊,终于在靠近… 相似文献
19.
20.
笔者自 1993年至 1998年间共收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包括精索鞘膜积液 )并发同侧腹股沟斜疝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2岁 3例 ;4至 5岁 7例 ;6岁 2例。左侧 3例 ,右侧 9例。睾丸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 8例 ,精索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 4例。术前检查时发现 5例 ,术中检查时发现 6例 ,睾丸鞘膜积液术后一个月复诊时发现 1例。2 典型病例卫某 ,6岁。 3个月前曾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 ,来院要求手术治疗。检查 :左侧睾丸正常 ,右侧阴囊可扪及一椭圆形肿物大小约 5cm×4cm ,透光试验阳性。小儿站立时右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