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且无麻醉禁忌证的早孕妇女7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术前10 min两组分别静推地佐辛0.2 mg/kg,或安慰剂(生理盐水)2 ml.两组均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记录丙泊酚用量、术中呼吸和循环监测指标、丙泊酚引起注射痛、意识恢复时间、自由对答时间、苏醒时、苏醒后5 min、15 min及30 min宫缩痛及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MBP、RR、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注射痛VAS评分分别为(2.3±1.1)分和(6.5±1.9)分;患者清醒后不同时间点VRS口述痛觉评分对照组均较地佐辛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注射痛及苏醒期宫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增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曹燕 《吉林医学》2012,33(18):3897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宫外孕及卵巢囊肿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A组麻醉前30 min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加0.9%N.S至5 ml,B组静脉给予0.9%N.S 5 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h、3 h、6 h、12 h的VAS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A、B两组的VAS、BCS评分在各时间点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前预先给地佐辛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日间急诊开腹手术患者13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肌内注射组、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手术结束前1 h分别给予肌内注射10 mg地佐辛、静脉滴注5 mg地佐辛和静脉滴注1 m L生理盐水。比较给药后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时(T0)、拔管10 min(T1)、恢复室(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T2、T3、T4时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和首次加镇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6.9±1.6)min,(6.8±1.6)min比(6.0±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首次加用镇痛药物时间肌内注射组长于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363.6±67.8)min比(234.6±62.8)min,(90.9±3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组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稳定,而对照组波动稍大,呈升高的趋势,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接近;静息VAS和运动VAS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患者的静息和运动VAS随时间的推移一直升高,而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是先升高后又降低,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已接近。结论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是有效、可行的,以肌内注射为佳。  相似文献   

4.
马常玉  李宗敏 《中外医疗》2014,(13):129+132-129
目的探讨分析地佐辛在超前镇痛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80例行外科手术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治疗,参考组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1、3、6 h患者BCS、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BCS、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过预肌肉注射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I~II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缝皮前不用任何镇痛药,治疗组缝皮前30 min肌肉注射地佐辛5 mg,分别于术后1 h(T1)、4 h(T2)、8 h(T3)对切口疼痛采用VAS、BCS评分标准评分,当患者评分为VAS为10,BCS为0级时给予哌替啶100 mg肌肉内注射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及次数,咽喉疼痛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1、4、8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咽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和6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除恶心呕吐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6.
杨海涛  邵彦  郑鑫 《海南医学》2012,23(23):50-51
目的 观察术前使用地佐辛对手术中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60例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方式一致,实验组于术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盐水.术毕统计各组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用药量.结果 实验组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应用地佐辛将有效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当中选取84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阿片类药物进行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比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舒适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既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又能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梁军 《当代医学》2013,(33):91-9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麻手术中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妇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取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静脉缓注地佐辛,对照组采用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100 mm视觉模拟评分和对镇痛药的需求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治疗组的100 mm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治疗组对镇痛药物的需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麻手术中预注地佐辛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安全性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小剂量地佐辛组(D1组),中剂量地佐辛组(D2组),大剂量地佐辛组(D3)。D1、D2和D3组在全麻诱导后静脉分别予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4组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即刻(T0)、拔管后1min(T1)、3min(T2)、10min(T3)的镇静躁动评分(S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醇水平(Cor),以及各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其余3组T0~T3的SAS评分、MAP、HR、Co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相比,D2组、D3组T0~T3的SAS评分、MAP、HR、Co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与D3组T0~T3的SAS评分、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D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1、D2组比较,D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mg/kg剂量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潘洪喜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49-49
目的探讨应用地佐辛静脉注射超前镇痛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60例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和诱导前10min取地佐辛静脉注射(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平均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2、12、48h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期均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病例,观察组烦躁2例,对照组1例,均缓解,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全麻苏醒期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加快了机体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徐斌  乔宁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57-458,46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不同年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使用总量。方法:选择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无心肌缺血史、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按年龄分为A组(18~65岁)、B组(〉65岁),按帕瑞昔布钠使用时间进一步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A1、B1组: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A2、B2组:手术结束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A3、B3:组在上述两时间段均未使用帕瑞昔布钠。观察各组术后2、4、12、24、48 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深度(RSS评分),记录各组帕瑞昔布钠的使用总量,VAS评分〉4分时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结果:观察各术后时间点在A和B各分组术前及术中使用帕瑞昔布钠均较未使用帕瑞昔布钠术后VAS评分低,且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均较术毕使用帕瑞昔布钠的VAS评分更低(P〈0.05);而帕瑞昔布钠使用的总量上比较A3组〉A2组〉A1组(P〈0.05),B3组〉B2组〉B1组(P〈0.05);各术后时间点RSS评分A1、A2、A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2、B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时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成年和老年患者,超前使用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更佳,帕瑞昔布钠的使用总量少。  相似文献   

12.
王月珍 《吉林医学》2012,33(11):2294-2296
目的:比较地佐辛、曲马多、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Ⅰ)、曲马多组(Ⅱ)、芬太尼组(Ⅲ),手术结束前20 min,Ⅰ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Ⅱ组静脉滴注曲马多2 mg/kg,Ⅲ组静脉滴注芬太尼1μg/kg。比较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地佐辛(Ⅰ)、芬太尼(Ⅲ)镇痛、镇静效果优于曲马多Ⅱ组,而地佐辛(Ⅰ)组在不良反应上优于芬太尼(Ⅲ)组和曲马多(Ⅱ)组。结论:地佐辛用于胸科超前镇痛上在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优于曲马多和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手术中应用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6例行腹部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联合组(32例,麻醉诱导前10 min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超前镇痛)、帕瑞昔布组(32例,麻醉诱导前单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与对照组(32例,麻醉诱导前予以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均未予以镇痛处理。分别于术后即刻(T&lt;sub&gt;0&lt;/sub&gt;)、术后60min(T&lt;sub&gt;1&lt;/sub&gt;)、120min(T&lt;sub&gt;2&lt;/sub&gt;)、4h(T&lt;sub&gt;3&lt;/sub&gt;)、12h(T&lt;sub&gt;4&lt;/sub&gt;)五个时间点,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β-EP)及Ramsay 镇静评分的差异。术前及术后4h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同时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时间点对照组VAS评分及外周血β-EP水平最高,帕瑞昔布组次之,联合组最低(P&lt;0.05),但三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无差异(P&gt;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三组患者VAS评分、外周血β-EP水平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gt;0.05)。术前与术后PT、APTT、INR及Fib各指标在三组间均无差异(P&gt;0.05),在同组内PT、APTT、INR及Fib各指标术前与术后也均无差别(P&gt;0.05)。而术前三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P&gt;0.05),但术后联合组最低,帕瑞昔布组次之,对照组最高(P&lt;0.05);且三组内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术前(P&lt;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差异(P&lt;0.05),但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帕瑞昔布组次之,联合组最低(P&lt;0.05)。术后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术中应用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质量更佳,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经腹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择期全麻下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 C、D 两组:D 组(地佐辛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 静脉给予地佐辛(5mL生理盐水中含有地佐辛5 mg),C 组(控制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 静脉直接给予生理盐水5 mL;术后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自主镇痛。各组患者于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前(T1)、术后4 h(T2)及12 h(T3)各时间段抽血进行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 C 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分析。记录患者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后4、8、12、24 h 的 VAS 评分。结果:两组在 T1和 T2时的血浆 Cor、ACTH 浓度及血清 CRP 浓度较 T3时相比明显升高;而与 C 组相比,D 组在 T1和 T2时血浆 Cor、ACTH 浓度及血清 CRP 浓度均明显降低。术后4、8、12 hD 组的 VAS 评分较 C 组下降;与 C 组相比,D 组术后8、12、24 h 患者自控镇痛总次数及有效次数减少。结论:使用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时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S组:舒芬太尼2.0μg/kg;DS1组:地佐辛0.2 mg/kg联合舒芬太尼1.5μg/kg;DS2组:地佐辛0.2mg/kg联合舒芬太尼1.0μg/kg,3组均加托烷司琼10 mg,用生理盐水配成100 ml静脉镇痛。比较3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病人自控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DS2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高于DS1组及S组(P<0.05);与DS1组比较,S组术后8 h及16 h的Rame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S组中的恶心发生率高于DS2组(P<0.05)。结论:地佐辛0.2 mg/kg联合舒芬太尼1.5μg/kg用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先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组(地佐辛组)和C组(对照组),两组均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D组在切皮前lO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2ml,而C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术后以地佐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满意程度评分(BCS)。结果与C组相比,D组术后VAS评分降低而BCS评分提高(P%0.05),术后PCIA的总按压次数和实际按压次数均减少(P〈O.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在切皮前应用地佐辛有预先镇痛效应,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通过应用连续腰麻(CSA)和腰-硬联合麻醉(CESA)行下肢手术的对比,探讨CSA的临床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CSA组和CESA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选择L弼或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CSA组向蛛网膜下腔置人Spinocath管1~2cm并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2mL,CESA组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针的内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左旋布比卡网2mL.然后向头端硬膜外腔置管3-4cm。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感觉及运动阻滞参数、Bromage评分、加用辅助药、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麻醉后最低值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CESA组较CSA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参数、麻醉效果评定及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A组不良反应及辅助药用量明显多于CSA组(P〈0.05)。结论连续腰麻应用于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佳、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控性强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8.
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中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全宫切除术,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ASA分级为Ⅰ-Ⅱ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A组为对照组,B组为全量预先镇痛组,C组为半量预先镇痛组,观察三组术中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有效时间.结果 Ramesay评分A组≈B组>C组,VAS评分A组≈B组≈C组(所有病例均<3分),镇痛有效时间A组≈C组>B组.结论 对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静脉镇痛镇静手术病人来说,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可减少术中静脉辅助药量,对术后镇痛效果影响不大;但合理的用药时机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使用术前硬膜外腔预注吗氟合剂半量,关腹前再注入余量的方法更能保证术后止痛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时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痔上粘膜环切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D组:地佐辛10 mg;F组:芬太尼0.4 mg,各组均复合0.125%罗哌卡因加至100 ml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病人自控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的患者按压次数(D1)与实际进入次数(D2)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D2/D1比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7例出现呕吐,与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mg的地佐辛复合0.125%罗哌卡因对痔上粘膜环切可达到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B组术后立即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C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观察术后1、2、4、8、12、24 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