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无创产前检测(NIPT)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cffDNA)片段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筛查。因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较低的假阳性率,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技术。通过NIPT筛查高风险孕妇选择性进行有创产前诊断,可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有创性产前诊断。母体及胎儿因素可影响NIPT检测结果。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孕妇的个体情况。本文就应用孕妇血浆中cffDNA进行NIPT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个体化、规范化应用NIPT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联合唐氏筛查在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胎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在某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中期孕妇1430例,均先行唐氏筛查,对唐氏筛查阳性患者再行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统计唐氏筛查结果及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结果:1430例孕中期孕妇经唐氏筛查,筛查阳性率为7.41%(106/1430);106例高危孕中期孕妇进行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10例,4例结构异常,检测准确率为100.00%;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显示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13-三体综合征1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符合率均为100.00%。结论:对大样本妊娠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筛查可及早发现高危孕妇,对高危孕妇进一步实施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孕期孕妇外周血的胎儿游离DNA状况,并对其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00例高危孕妇进行研究,其中9~13周孕龄的50例孕妇定为早孕组,15~20周孕龄的50例孕妇定为中孕组,对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中游离胎儿的DNA进行检测。结果:在早孕组50例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为21-三体综合征,与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结果完全相同;中孕组50例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显示,1例孕妇染色体数目表现异常,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均与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结果相同。对孕妇外周血中的SRY基因(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浓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中孕组浓度(149.25±59.17)copies/mL远高于早孕组的(26.42±35.31)copies/mL,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对于早孕期染色体非整倍体具有准确的、高精度的检测率,能够作为产前筛查起到检测胎儿疾病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产前筛查的孕11~13+6周(孕早期)且获得随访的孕妇3286例,采用常规经腹部超声对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进行检测,超声检查与后期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孕早期经超声检测染色体异常高风险者277例,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0例。3286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后随访得出染色体异常15例,检出率为66.7%(10/15),假阳性率为8.1%。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孕早期颈项透明层厚度和鼻骨有无缺失检查出高风险孕妇,大大缩小了进行羊水穿刺分析染色体核型的孕妇数量,是产前筛查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蒋小青  李海玲  吴艳  宋萍 《江苏医药》2006,32(3):261-262
目的从不同孕次孕妇外周血中分离出胎儿DNA并加以鉴定,探讨孕妇不同孕次对外周血中胎儿遗传物质检测的结果影响。方法不同孕次孕妇共30例,于孕36-40周时按以往有无孕产史分成两组,以往有早孕史的孕妇12例为研究组;初次妊娠孕妇18例为对照组,抽取孕妇外周血并分离出胎儿DNA,用套式PCR检测其中的SRY基因并与新生儿出生性别作结果对照。结果应用套式PCR能够从母体外周血中检测到胎儿SRY基因,且两组特异性、敏感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往有早孕史的孕妇外周血SRY基因的检测结果与初次妊娠孕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孕中期孕妇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联合检测在21,18-三体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我院10624例15~20周孕妇血清中AFP,free—β—HCG和uE3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体质量、胎数等因素采用配套软件对胎儿21-三体综合征(DS)和18-三体综合征(ES)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高危产妇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血管穿刺脐血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结果10624例孕妇中,DS风险率高于临界值者513例,阳性率为4.83%,阳性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6例;DS风险率低于临界值者胎儿分娩后检出2例,假阳性率为14.28%。ES风险率高于临界值者89例,阳性率0.84%,染色体分析确诊2例;ES风险率低于临界值者分娩后未检出ES患儿。结论血清学指标可有效预测胎儿三体综合征,是临床预防和降低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超声联合血清学检测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4月进行产前筛查的孕早期孕妇3760例,采用常规经腹部超声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NT)及鼻骨(NB)进行检测,并检测血清学指标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以及血清妊娠相关蛋白( PAPP)-A与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ADAM)12。比较单独运用超声检查或是血清学检测与超声联合血清学检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效果。结果3286例孕早期产前筛查的孕妇中超声检测出277例,血清学检测阳性202例,二者联合检查阳性132例。对3286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低风险孕妇进行产后随访得出染色体异常15例,其中21-三体8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45X 2例,三倍体1例,染色体片段异常1例。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单独运用超声或血清学指标检测(P<0.05),假阳性率均低于单独用用超声或血清学指标检测(P<0.05)。结论超声测定NT值及NB有无联合血清学指标AFP、fβ-hCG、PAPP-A及ADAM12进行孕早期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使得产前筛查结果更为可靠,在产前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德兰  王海琦  刘嘉茵 《河北医药》2005,27(12):915-916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DNA进行无创性产前性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用柱分离法提取26例孕妇血浆中DNA,用巢式PCR技术检测其胎儿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结果26位孕妇中14例孕男胎的孕妇有12例显示阳性条带,12例孕女胎的孕妇2例有阳性条带,总的准确率为84.6%。结论采用孕妇血浆胎儿DNA和巢式PCR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进行无创性产前性别诊断,对性连锁遗传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深度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嵌合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行常规产前诊断的孕妇为研究对象,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羊水标本3 320份,所有标本均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双线独立操作)及CNV-Seq,将诊断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20例穿刺羊水标本中,共检测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19例(阳性检出率为0.57%),其中,羊水核型检测出16例(阳性检出率为0.48%),CNV-Seq检测出12例(阳性检出率为0.36%)。无创产前检查提示异常的标本检出嵌合体8例,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提示异常的标本检出嵌合体5例,孕妇高龄检出嵌合体2例,唐氏筛查结果提示高风险孕妇检出嵌合体4例。在2种方法联合检出的19例嵌合体中,性染色体嵌合9例,常染色体嵌合10例。3例核型分析无明显异常嵌合的病例,CNV-Seq技术检测出嵌合,后经荧光原位杂交证实其为真性嵌合。结论 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弥补单一检测方法诊断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出现误诊的不足,有望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室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史云芳  张颖 《天津医药》2018,46(12):1347-1351
基于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cffDNA)无创产前诊断(NIPD)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已用于临床,而且检测病种越来越多。NIPD为高危妊娠夫妇提供了更安全的检测方法,避免了有创产前诊断带来的流产、死胎等风险。在一些国家已经应用NIPD方法诊断一些单基因遗传病,而且不需要通过有创产前诊断进行验证。本文主要对NIPD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在诊断唐氏综合征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0例,其中包括正常产检、高龄或唐氏综合征需实施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等,分为正常男胎妊娠组15例,正常女胎妊娠组13例,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12例。通过实时定量的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水平变化进行检测比对。结果正常男胎妊娠组及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均检测出DYS14基因及β-actin基因,正常女胎妊娠组因无Y染色体,未检出DYS14基因。正常男胎妊娠组的DYS14基因定量数值为(31.9±17.6)GE/mL,范围分布为2366 GE/mL,而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的DYS14基因定量数值为(74.6±31.2)GE/mL,范围分布为5666 GE/mL,而唐氏综合征男胎妊娠组的DYS14基因定量数值为(74.6±31.2)GE/mL,范围分布为56108 GE/mL。结论采用实时定量的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是一种较为操作快捷、经济合理的非创伤性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获取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评估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1、18、13-三体综合征是目前NIPT的主要检测目标,但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将NIPT技术用于性染色体、双胎妊娠,以及对染色体微缺失、微复制,单基因遗传病等其他范围扩展检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产前诊断对于预防及控制新生儿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的产前诊断方法对孕妇和胎儿具有潜在的损伤,所以临床医生一直在寻找新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研究表明胎儿细胞存在于孕妇外周血中,但由于其数量较少,而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很难应用于临床.最近的研究发现母体血浆或血清中存在高浓度的游离胎儿DNA.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孕妇血浆或血清中检测胎儿DNA并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一种新途径.本文着重介绍游离胎儿DNA的来源、特点及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羊膜腔穿刺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羊膜腔穿刺的6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检查及经B超引导下穿刺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 674例孕妇中一次性穿刺成功655例,占97.2%,2次穿刺成功19例,占2.8%,148例高龄孕妇中10例存在胎儿染色体异常,占总数1.48%,395例血清筛查高危的孕妇中10例存在胎儿染色体异常,占1.48%,134例双方同型地中海贫血中13例存在染色体异常,占1.93%,129例B超提示胎儿异常中染色体异常9例,占1.34%.是否为高龄产妇、父母双方是否为地中海贫血及B超提示胎儿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羊膜腔穿刺在产前诊断中具有安全、可靠及有效的特点,值得在具有羊膜穿刺指征孕妇中进行染色体核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背景(产前筛查高风险和临界风险)的孕妇接受染色体异常筛查方案的选择。方法选择温州地区6132名产前筛查高风险及临界风险孕妇,根据其临床背景分成7组,针对不同临床背景进行产前咨询,提供不同产前方案选择,包括无创DNA检查(方法 A)、羊水染色体细胞学检查(方法 B)、脐血染色体细胞学检查(方法C)和羊水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查(方法 D)。对产前诊断结果进行跟踪,以最终分娩后的胎儿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为标准,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132名孕妇中,选择方法 A检测1840例(30.0%),选择方法 B检查3080例(50.2%),选择方法 C检查960例(15.7%),选择方法 D检查252例(4.1%)。羊水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脐血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诊断、无创DNA检查、羊水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查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2%、87.5%。结论羊水染色体检查和脐血染色体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但均存在一定的风险,产检染色体异常筛选可优先考虑选择无创诊断方法,但对于遗传疾病高风险的孕妇最好结合介入性染色体检查以确诊,可有效避免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9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单胎孕妇,采取孕妇的血浆行无创DNA检测,并采集孕妇的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无创DNA检测的结果。结果经无创DNA产前筛查,78例孕妇为唐氏综合征低风险,11例孕妇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在经无创DNA产前检测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11例样本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1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1例分析为正常。结论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性及高通量优势,对唐氏综合征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研究颈项透明层厚、胎儿鼻骨及静脉导管联合检测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高危妊娠患者与常规体检的孕妇各84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前检查过程中的胎儿颈后透明层(NT)厚度、胎儿鼻骨(NB)长度以及静脉导管(DV)频谱检查情况作记录分析,对胎儿鼻骨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胎儿先天畸形的情况,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胎儿的颈后透明层厚度,在孕龄11~11+6、12~12+6、13~13+6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鼻骨的长度与孕龄呈现直线线性相关(r=0.725,P=0.023),在正中矢状切面上的颜面未见到连续性鼻骨的有46例,经诊断为鼻骨缺失的是34例,发育不良的是12例;静脉导管频谱异常的有28例。结论实施颈项透明层厚度、胎儿鼻骨及静脉导管联合检测对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讨孕妇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畸形胚胎的关系。方法 本文采用ELIS方法定量检测了31例具有畸形胚胎史(染色体异常,胎儿异常和胎死宫内等)和35例正常孕妇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两组均在再次妊娠的10-12周内采血检测。结果 发现有畸胎史的孕妇血中PAPP-A含量与正常孕妇比较明显降低(为同期妊娠时正常孕妇PAPP-A平均含量的0.28MOM),其中有2例胎死宫内和1例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血清PAPP-A含量与同期妊娠正常孕妇比较明显降低(0.28MOM,0.22MOM和0.18MOM)。结论 提示了孕妇血清PAPP-A的变化与产妇畸形胚胎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PAPP-A的检测在畸形胚胎筛查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孕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8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君 《中国医药》2014,(4):548-550
目的 探讨孕中期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的浓度,以甲胎蛋白检测值≥1.275中位倍数(MOM)胎儿唐氏综合征高风险,Free-β-HCG检测值≤0.87MOM为胎儿神经管裂高风险.结果 863例孕中期孕妇中,筛查结果为低危者809例,占93.7%;高危者54例,占6.3%.<35岁组812例中高危40例,占4.9%,包括唐氏综合征高危36例(90.0%)和神经管裂高危4例(10.0%).≥35岁组51例中高危14例,占27.5%,包括唐氏综合征高危12例(85.7%)和神经管裂高危2例(14.3%).2组孕妇筛查高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裂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4例高危孕妇均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其中1例染色体检查阳性,阳性率1.2%,2例神经管裂高危孕妇经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1例无脑儿及1例腹裂,其余高危孕妇均未见异常;低危孕妇随访至妊娠结束,新生儿未见异常.结论 联合检测及分析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及Free-β-HCG水平,对防止唐氏儿出生、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的筛查率,预防和减少唐氏征儿的出生。方法对本院363例妊娠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OG)检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切割值为1:270,对高风险及临界风险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结果筛查363例中期孕妇,检出25例Ds高风险孕妇,阳性率为6.9%,有12例接受了羊水穿刺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异常检出率为16.67%。筛查神经管缺陷(Nervous tubedect,NTD)高危5例,阳性率为1.38%,在高危孕妇中查B超发现异常胎儿1例。结论孕中期母血清联合检测AFP和F-β-HCG,本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性,便于在孕妇中进行大规模的筛查,对发现胎儿先天缺陷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