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道金 《中原医刊》2011,(14):54-5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0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和白细胞介素-8(IL -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 )131例,根据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 组)4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DN1组),糖尿病肾病组42例(DN2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TL 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标本血清中的 hs - CRP 、Hcy 、TNF -α、IL -6 和 IL -8 水平,并应用 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三组糖尿病组血清 hs - CRP 、Hcy 、TNF-α、IL -6 和 IL -8 浓度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DN2组高于 DM 组(P <0.05),UAER 与 hs - CRP 、Hcy 、TNF -α、IL -6 和 IL -8 均成正相关(r 均 P <0.05)。结论 hs - CRP 、Hcy 、TNF -α、IL -6 、IL -8 及是2型 DN 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 DN 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 DN 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霞  梁敏坚  罗敏琪  陈忠城 《广东医学》2002,23(11):1157-115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1),且患病期其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和P<0.01),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IL-2和IL-6瓣高低与其性别、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家族史有关(P均<0.01),但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患病期细胞因子水平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后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死亡组患者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APACHE Ⅱ评分呈升高趋势,而存活组患者呈降低趋势,在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入院第3、5天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 =7.460、r=3.810、r=0.517,P<0.05)。结论分析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对于判断脓毒症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Griess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IL-6和IL-12含量,其中腹水感染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结果显示SH并发SBP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和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腹水非感染组(P<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IL-1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汉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表明:NO、TNF-α、IL-6和IL-12参与SH及SBP形成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联合检测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及强后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支架术后血炎性因子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颈动脉狭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仅采用CAS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辅助CA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3天、7天时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3天时,两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5);术后第7天时,对照组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5),但实验组仅有TNF-α水平高于同组术前(P<0.05)。两组术前血清炎性因子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在术后1d、3d、7d时,血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时的水平(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减低CAS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方法 分别以1%和5%牛磺胆酸钠(0.1ml/100g)胰胆管注射建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Sham(假手术)组,AEP组,ANP组3组。分别于造模后3h,6h处死8只动物,分别观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ANP组和AEP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显著升高(均P<0.001)。造模后6h的血清TNF-α,3h和6h的血清IL-6,IL-10在ANP组均较AEP组为高(分别P<0.05,P<0.001,P<0.05)。ANP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造模后6h比3h为高(均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起了重要的作用。IL-6有助于早期判断胰腺坏死。  相似文献   

9.
黄居彬  熊灏  马黄花 《广西医学》2002,24(2):180-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急性白血病(A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AL患IL-6含量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LL又明显高于AML(P<0.05);TNF-α也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ALL与AML两组间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TNF-α水平与AL发病,发展有密切相关;IL-6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有关;而TNF-α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观察不同病因和心功能改善后TNFα和IL-6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57主衰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中重度心衰组患者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心衰组(P<0.01),所有心衰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中重度心患者高于轻中度肾衰患者(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中重度心衰组患者血清TNFα和T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重度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改善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与心衰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11.
IL—6、IL—8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待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46-5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孕 38~ 4 1周胎膜完整的单胎初产妇 1 5 0例 (临产前 90例 ,临产后 6 0例 )作IL -6、IL -8水平测定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产前血清IL -6处于低水平 ,临产后 ,血清IL -6水平升高 ,临床产前组与临床产后潜伏期 ( 30例 )和活跃期组 ( 30例 )差异显著 (F =1 5 87.6 7,P <0 .0 1 ) ;IL -8水平与宫颈Bishop评分呈直线正相关 (r =0 .883,t=1 7.6 4 8,P <0 .0 0 1 ) ,临产后组血清IL -8水平下降 ,临产前组与临产后潜伏期组、活跃期组间的差异显著 (F =2 0 7.6 8,P <0 .0 1 )。 结论 IL -6与子宫收缩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维持 ;IL -8与子宫颈成熟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肠道局部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治疗组小鼠用口 恶唑酮灌肠复制UC模型.观察各组实验小鼠体质量变化、大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10)含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结肠局部SST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生长抑素水平下降;IL-4、IL-10表达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经奥曲肽治疗后小鼠结肠粘膜IL-4、IL-10表达明显升高,IL-2明显降低.生长抑素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结论 生长抑素对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10、IL-1β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及抗感染、对症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研究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滴,2次/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滴.结果 治疗7d后,两组血清IL-6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分别不良反应4例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其效果与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β的释放和促进抑炎因子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宝林  高惠萍 《医学综述》2007,13(8):634-635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作者对66例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进行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检测,以探讨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1月~2005年11月,本科住院哮喘患儿66例,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痹方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RA患者289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41例、治疗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甲氨蝶呤联合普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和痹方联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分别采集血液、滑膜液测定IL-6、IL-8、IL-17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RA患者采用和痹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能进一步下调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白细胞介素6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自然和诱导产生的IL-6和IL-2水平,同时观察了诱导产生的IL-6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L-2的相关性。结果:血清中和PBMC自然或 产生的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6与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免疫球蛋白的过度产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血液IL-1、IL-6、IL-18的水平,及其与肥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T2DM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SBP、DBP、血脂、尿酸(uricacid,UA)、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L-1、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IL-1、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1.0&#177;78.9)pg/ml vs(23.5&#177;26.9)pg/ml;(23.4&#177;26.6)pg/ml vs(8.6&#177;7.5)pg/ml;(364.9&#177;322.5)pg/ml vs(129.3&#177;105.2)pg/ml,P〈0.01]。IL-1、IL-6、IL-18之间显著相关(P〈0.01)。IL-1、IL-6、IL—18与体重、腰围、臀嗣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负相关(P〈0.05)。IL-18与腰臀比(waist hip ration,WHR)、SBP显著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瘤苗治疗肿瘤的效果,本实验观察了联合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染瘤苗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转染瘤苗治疗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小鼠的效果,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的肺转移结节数显著地少于单用瘤苗治疗组,其存活期也显著长于单一瘤苗治疗组,其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以及IL-2和TNF分泌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单一瘤苗治疗组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L-2基因转染瘤苗与IL-6基因转染瘤苗联合应用后,能更有效地激活免疫功能达到更佳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