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为OSCC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生物学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8例口腔鳞癌组织、15例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和11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应用PV-9000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黏膜、鳞癌三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3.33%、56.90%,三组总体差异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CC组,高、中、低分化三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16.00%、9.52%、8.33%,三组间总体比较有显蓍性差异(P〈0.05)。在OSCC组,患者按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瘤体大小等分组间比较CD44V6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按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组间比较CD44V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CD44V6在OSCC组织中呈下行表达,与其l生别、年龄、瘤体大小以及临床分期无关,但与OSCC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可考虑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OSCC的标志物,并作为预测其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2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①MMP9在皮肤SCC中阳性率(88.1%)显著高于皮肤BCC组(48%)和正常皮肤组(13.3%),CD44v6在正常皮肤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皮肤SCC组(66.7%)和皮肤BCC组(20%);②MMP9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CD44v6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③MMP9和CD44v6在皮肤SCC和BCC中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CD44v6和MMP9与皮肤BCC和SCC的发生、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研究和判断皮肤SCC和B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独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CD44v6在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CD44v6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与临床病理分期(P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研究黏附分子CD44v6、syndecan-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胶质瘤浸润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CD44v6选用石蜡切片,syndecan1采用冰冻切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D44v6在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0%(4/8),而在胶质瘤中基本不表达8.2%(5/61);syndecan1在胶质瘤中表达为2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75%(6/8)(P<0.05)。但两者的表达在胶质瘤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中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缺失可能是胶质瘤不发生颅外转移的原因之一,syndecan-1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6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74%,正常胃粘膜组织无阳性表达;CD44v6表达与胃癌的侵入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桩蛋白和CD44v6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和癌旁组织中桩蛋白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和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1、3和5 cm组织中桩蛋白和CD44v6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1 cm组织中桩蛋白和CD44v6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 (P<0.01),癌组织和癌旁1 cm组织中桩蛋白和CD44v6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距离原发癌组织越远,桩蛋白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呈减少趋势;桩蛋白和CD44v6表达两者无相关性.结论 桩蛋白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在食管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D44v6和ICAM-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联合检测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CD44v6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ICAM-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上述两指标,能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的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0.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与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特点,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等方法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CD44v6的表达,比较相关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选择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年龄45岁以下,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术前未使用激素类药,病理证实,15例增生期,15例分泌期)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骨桥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无表达;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泌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4,P〈0.05)。结论骨桥蛋白和CD44v6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局部浸润无关,但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将有可能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D44拼接变异体6(CD44 splice variant 6,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CD44v6的表达情况,探讨CD44v6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00%,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20.00%);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深浅程度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原发部位无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CD44v6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69例肝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D44v6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膜,部分胞质同时出现阳性表达;CD44v6在6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4%(41/69);②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3%(29/38),高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中CD44v6(38.7%,12/31)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AFP水平、有无HBV感染、肿瘤分化、性别及年龄等均无相关性,但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相关性(P<0.005).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阳性表达对预测肝癌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组织中CD44v6、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CD44v6、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hTERT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hTERT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CD44V6是CD44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表达可改变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AM)的构成和功能,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全文就CD44v6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MP-14及CD44v6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68例结直肠癌中MMP-14及CD44v6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MP-14及CD44v6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及组织分型结直肠癌中MMP-14及CD44v6的表达无差异性,Dukes分期C-D期中MMP-14与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D44v6及MMP-14中表达的检测,对结直肠癌侵袭性和预后的评估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粘附分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染色技术检测10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CD44v6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均在15%,经χ2检验,CD44v6在NSCLC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D44v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D44v6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CD44v6与原发灶大小无关,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CD44v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NSCLC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CD44v6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及临床预后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CD44v9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期待CD44v9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癌的新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CD44v9的表达.结果:CD44v9在肝癌中过表达或高表达,阳性率为92.5%在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阳性率为18.1%.结论:CD44v9的表达与肝癌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肝癌CD44v9的表达,为探讨肝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肝癌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