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中效人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在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中效和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降糖效果、达标事件、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胰岛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标时间A组短于B组(P<0.01),低血糖事件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模拟人的生理胰岛素分泌,尽早使血糖平稳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A组,n=20)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B组,n=18),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同期的FPG、2hPG、HbA1c、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对发病NOD小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发病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近期发病NOD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A、B、C、D、E组。A、B、C、D组自由进食,每日9:00分别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0.1IU/g、0.05IU/g、0.015IU/g以及PBS 5μL;E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9: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并平均分6次予以食物1h,进食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同时选取同周龄未发病组小鼠为F组。观察各组治疗第4天24h血糖变化及第15天疗效。结果 E组小鼠24h中血糖均值显著低于B、C、D组(P≤0.05),与A、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组血糖波动范围较A、B、C组均显著减低(P<0.05)。E组24h中正常血糖所占的比例较B、C、D组均显著升高(P<0.05)。15d时A、B、C、E组糖尿病症状均得到控制,但A组有5只、B组有3只出现小鼠低血糖死亡。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联合强化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甘精胰岛素各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即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尽快达标,同样达到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应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是基层医院针对农村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与红糖木耳局部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复发频繁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胰岛素与红糖木耳局部外敷。对照组常规使用碘甘油和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后局部涂搽。结果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2d,有效率为80.5%,明显高于对照组(20.5%)(P〈0.01)。结论胰岛素与红糖木耳局部外敷治疗糖尿病足能快速促进严重的复发频繁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李锦华  曾兆良  邱宁 《右江医学》2009,37(6):662-66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0例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血糖,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单独三餐前应用与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4次/d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服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A组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B组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并在夜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全天血糖控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两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相似。结论门冬胰岛素30单独应用和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两种降糖方案都可以更好地控制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少,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单独三餐前应用与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4次/d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服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A组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B组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并在夜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全天血糖控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两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相似.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单独应用和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两种降糖方案都可以更好地控制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少,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4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诺和灵30R组)35例;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35例。结果:治疗组的空腹及2小时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并且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确诊为LADA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服阿卡波糖组(A组)和单用门冬胰岛素30组(B组),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间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达标时间比均低于B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LADA有利于血糖得到安全、全面控制,并且治疗达标时间短,疗效优于单用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和Hb 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 CP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生低血糖1例(3.3%),B组发生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治疗方便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每组各2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每晚10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一次三餐前各注射普通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组每日早晚餐前或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0.5g,2次/d),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的调整原则是将空腹血糖(FBG)控制在5.5mmol/L以内.共治疗8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A1c、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普通胰岛素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适合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毅毅 《吉林医学》2011,(24):5009-500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晚间皮下注射来得时治疗,B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B两组临床疗效均较好,且在血糖控制方面均起到了显著作用,P<0.05。但采用来得时治疗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门冬胰岛素,P<0.05。结论:来得时与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均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来得时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换药的最佳方案,观察中药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来我科换药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辨证用药泡洗和蚕食法清创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糖尿病疮疡1号和糖尿病疮疡2号,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山莨菪碱、普通胰岛素、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外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70%,并且治疗组的见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用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好,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增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80例初诊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联合睡前皮下注射来得时;B组利用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持续泵入及分别注射三餐前大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成本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糖达标时治疗成本B组明显高于A组(P〈O.01)。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5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G组)13例,常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12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组。入选病例于每晚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分别于每日三餐前注射诺和锐和诺和灵R,比较3周后两组7个时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组和诺和灵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组餐前、餐后2h血糖和血糖达标时间均低于诺和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更有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对两组予以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到标准时间短于B组,胰岛素用量低于B组(P0.05);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和餐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25例和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31例,门冬胰岛素组采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采用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结果: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剂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出现并发症而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三联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3月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已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促泌剂和二甲双胍、稳定疗程≥2个月但Hb A1c控制仍不佳(9.0%~12.0%)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在保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为加用每日1次的利拉鲁肽(利拉鲁肽组,38例)和每日3次的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38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末检测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体重、血压、胰岛素、C肽和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末,利拉鲁肽组37例及门冬胰岛素组35例完成随访。利拉鲁肽组Hb A1c及Hb A1c≤7%的达标率与门冬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0.6)%比(6.2±1.2)%、67.6%比65.7%,P>0.05];利拉鲁肽组30 min胰岛素增量与葡萄糖增量比值(ΔI30/ΔG30)较门冬胰岛素组增高[(6.82±1.70)比(4.96±1.20),P<0.05]。利拉鲁肽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门冬胰岛素组降低[(3.17±1.54)比(4.58±1.79),P<0.05]。利拉鲁肽组复合终点达标率(Hb A1c≤7%且无低血糖发生及无体重增加)较门冬胰岛素组达标率高(54.3%比35.1%,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较门冬胰岛素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用每日1次的利拉鲁肽较每日3次门冬胰岛素对已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促泌剂和二甲双胍治疗Hb A1c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