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使用综合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1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和运动功能恢复(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综合干预的手段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5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另外采用良肢位摆放、压迫性向心缠绕、冷水热水交替浸泡等综合干预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且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前瞻性系统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康复+电针+超短波)1个月,以V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FMA评分分别为18.35±3.61和9.63±2.30(t=16.30,P〈0.001),MBI指数分别为50.12±6.34和30.24±4.22(t=20.88,P〈0.001),患肢疼痛评分分别为2.26±1.62和6.48±2.18(t=13.16,P〈0.001),水肿程度评分分别为1.72±1.28和4.08±1.26(f=12.52,P〈0.00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达84.38%。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使患者FMA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提高,患肢疼痛和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尧靖 《吉林医学》2013,34(21):4364-436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设常规对照组(40例)与综合护理干预组(40例)。干预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良肢位摆放、双手上举训练、减负、向心性缠绕法、冷热湿敷法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1个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组在肩痛、手肿、被动活动时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肩痛、手肿、被动活动时疼痛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肩手综合征患者亦随之增多。因此,深入进行肩手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研究,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对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身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5%~70.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出汗、疼痛、肿胀、僵硬和颜色改变,晚期可致肩胛部和手部肌腱痉挛、肌肉萎缩,甚至关节、手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脑卒中后SHS,55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32%,约74.1%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最早在发病后第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本文对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66例患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根据不同的训练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3人。其中将常规训练方式应用在对照组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综合康复治疗应用在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在训练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MBi和f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的临床训练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MBi和fMa评分方面,观察组的相关数据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康复锻炼,给予研究组患者康复配合虎符铜砭刮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F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F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和物理治疗。结果基本治愈42例,明显改善75例,改善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方法对2013年至今我院收治及转入治疗的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常规护理对预防肩手综合征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早期干预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以及出现肩手综合征后正确的干预对愈后起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减轻肩手综合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肿胀消失和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段银枝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59-296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患肢疼痛、水肿消除情况,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水肿、上肢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 VAS、水肿评分下降, FMA、MBI 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医药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级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预防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86例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93例,给予三级治疗包括:一级预防加强护理;二级治疗减轻缓解症状;三级康复提高质量;二级治疗后4周行疗效评定,采用Fugl-Meyer法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估;三级治疗后1年随访评定。结果康复组经一级预防加强护理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出现SHS的时间也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S1、S2期SHS患者经二级综合治疗后4周,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上肢被动运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和水肿程度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经三级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三级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SHS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君  阮红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291-29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了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压力治疗、功能性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Fud—Meyer评分、BI评分和疼痛一目测比(VAS)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是1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取电针、推拿、物理方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结果:肩手综合征分期标准的Ⅰ期(A组)与Ⅱ期(B组)比较疗效较佳,P〈0.05,有显著差异;有效率达90%以上;病程小于3个月(C组)与病程大于3个月而小于6个月(D组)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与病程及分期有关,是肩手综合征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它是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创伤所做出的异常反应的结果,是脑卒中后,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典型表现是早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水肿和疼痛,皮温上升。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偏瘫肢体的康复。针对肩手综合征目前虽无特效疗法,但通过临床运用中医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对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