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后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在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前路手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椎体压力减轻,固定脊柱,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报告选取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不同术后观察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2.28±4.02),后凸角为(17.61±2.88),观察组前缘高度为(32.01±4.32),后凸角为(5.23±3.08),观察组病变椎体的平均高度有显著改善(P<0.05)。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椎骨折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A1]前路手术对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减轻椎体压力,并对脊柱起良好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6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32例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另32例采用后路手术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6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60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7例存在腰背部疼痛。前路手术后3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1例残留腰背部疼痛;后路手术后29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6例残留腰背部疼痛。结论采用前路手术对于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接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观察组50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对对照组50例采用钉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之后后凸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达到和钉棒治疗相同的效果,但是采用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行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1日~2017年11月20日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患者64例,行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后路组,行前入路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前路组。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行前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均低于手术前(P0.05),伤椎前缘平均高度高于手术前(P0.05),且前路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低于后路组术后水平(P0.05),伤椎前缘平均高度高于后路组术后水平(P0.05)。结论前路手术方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较轻,Cobb角和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较好,是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合不同固定内修复方法的选择原则。方法:抽选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均给予经前路自体髂骨移植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7例)则给予经后路自体髂骨移植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平均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度、Nurlck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前路内固定修复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征乾 《中外医疗》2016,(18):41-42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后路手术,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对比患者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达(23.27±4.13)mm,后凸角高度为(17.63±2.79)°;观察组后凸角高度(5.34±3.07)mm,椎体前缘高度(32.15±4.06)°,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前路手术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有效的减轻了椎体的压力,并具有较好地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与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3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抽签模式分组,Ⅰ组(n=69)予以后路手术治疗,Ⅱ组(n=69)予以前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Ⅱ组在各项近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上对比Ⅰ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测定的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测定的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对比Ⅰ组提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路入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近期疗效较后路手术理想,且可有效提高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取前路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整体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后,前缘高度比值、后缘高度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袁小平 《中外医疗》2014,(27):27-28
目的研究分析经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00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前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柱畸形角的矫正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脊柱畸形角的矫正情况上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矫正患者脊柱骨折后畸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此78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均为39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路手术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P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更理想,应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武  成懿 《甘肃医药》2009,28(4):280-28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前路手术治疗97例,后路手术治疗92例,评判术后脊柱矫形、脊柱融合等情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前路组显示椎体高度达解剖复位,无椎体高度塌陷;后路组显示有6例椎体骨折复位不理想,残留后凸畸形,椎体高度有塌陷。前路脊柱植骨融合率与后路脊柱植骨融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成功关键是正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成人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例中,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前路次切除、钛笼植入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椎管狭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间收治50例患者,随机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腰椎前路次切除、钛笼植入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椎体次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神经功能评定,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前路次切除、钛笼植入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椎管狭窄,术后疗效肯定,具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案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75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B组37例.A组接受前路手术方案治疗,B组行后路手术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显著低于B组的27.03%(P<0.05).结论 胸腰椎多节段脊拄骨折实施前路手术方案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施行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可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和脊柱后路锥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40例。前路组给予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后路组给予脊柱后路锥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融合时间、Cobb角变化、椎管前后径及椎管横断面积情况。结果:前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后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obb角、椎管前后径及椎管横断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前路组均低于后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都较好,脊柱前路内固定器手术较为复杂,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cobb角损失较大,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试验组患者应用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前、后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VA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6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两组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74.3%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6.5±43.0)min,术中出血量(741.2±175.6)mL,对照组手术时间(211.1±59.8)min,术中出血量(1190.1±184.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