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谊春 《吉林医学》2011,(20):4234-423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安全的搬运、转运技术,能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护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特点,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死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天骑 《四川医学》2009,30(11):1777-177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7月经院前急救处置后收入院的18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措施处置不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处置非不当组(P〈0.05),而院前急救处置不当组治愈率也明显低于院前处置非不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积极实施以生命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的院前救护。快速、有效、恰当、全面、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治愈率及降低其病死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组与自行就诊组在入院时病情及病死率情况,并注意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结果院前急救组与自行就诊组病情及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院前急救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脑血管意外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常见急危重症,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致残率、死亡率高,而院前急救护理与预后关系密切.濮阳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2005年,曾对9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急诊科院前急救护士5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了出诊不及时、病情风险评估失误、护患沟通不良以及转送途中的风险等多个方面。结论全面掌握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护理和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袁萍 《中外医疗》2012,31(6):158-15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救护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提高脑血管意外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资波 《中外医疗》2014,(19):67-68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在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应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系统院前急救标准,将该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急救组患者在死亡率、脑疝发生率、呼吸阻塞发生率等比较上均明显低于自救组,P〈0.05。结论 系统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60例,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常规病情评估急救处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现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急救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死亡的患者占18.75%,而观察组中死亡的患者占8.75%,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死亡率更低,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采取系统性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玲珍  周琼 《当代医学》2010,16(9):113-114
目的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快速安全转送到医院为104例,占89%;病情加重12例,占10%,无1例途中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能使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53例患者安全顺利的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4例病情加重,1例因病情过重急救无效在途中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李婵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34-134,136
目的分析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53例患者安全顺利的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4例病情加重,1例因病情过重急救无效在途中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对其预后、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4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急救护理,首先处理呼吸功能障碍,包括采取适宜体位,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其次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作相应的脱水、对症处理;现场急救后迅速转入病房诊治或就地抢救;转运途中加强安全监护等.结果 无一例转入病房前死亡.治疗后抢救成功39例,抢救成功率90.7%.结论加强早期急救护理,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愈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莉莉 《河北医学》2007,13(6):725-727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便秘等患者分别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208例并发症中,除3例未愈外,其余均治愈.结论: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覃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340-1341
目的:介绍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结果: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及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可以促进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脑细胞水肿所至的颅内高压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适量的给予脱水治疗,有效的降低颅内压,使病人渡过急性期,是急性脑血管意外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如果使用脱水剂过量,则容易导致病人水、电解质失衡,使病情加重。因此,急性脑血管意外脱水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笔者总结了近二年来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意外颅内高压患者采用脱水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7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除1例现场死亡外,余6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经急诊救治的49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49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后,除1例82岁合并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死亡外,其余48例均及时转运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院前急诊救护成功率97.96%。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保持快速诊断确切、急救措施到位,护理配合默契和确保救治措施有效才能有效缩短无治疗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56.25% ,特异度为87.24% ,准确度为83.63% ,约登指数为0.4349。结论 MEWS评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56.25%,特异度为87.24%,准确度为83.63%,约登指数为0.434 9.结论 MEWS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