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的椎体中部丢失高度、椎体前缘丢失高度、Cobb角与术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以上指标明显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SF-36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减少椎体损伤,提高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来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4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可知,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以外,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时候,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并结合中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椎体的恢复,而且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及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和传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术中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椎体高度明显升高,后凸Cobb角明显减小,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增大,失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4%。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疼痛,恢复椎体的高度,改善后凸畸形,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则予以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两组单椎操作、骨水泥、椎体恢复、疼痛以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椎操作时间(49.19±5.62)min、骨水泥注射量(5.08±1.39)mL、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概率为77.42%,中缘高度恢复概率为80.65%、不良事件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5±0.48)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4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入选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并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以及活动能力评分经对比均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手术用时为(42.2±4.4)min、均出血量为(35.4±2.2)ml、均骨水泥用量为(3.4±0.1)ml,并发症发生率经计算后为2.22%。结论将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有助于椎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安丰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68-1469
目的:研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25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将其设置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实施保守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9.36±12.31)min,术中出血量(52.30±11.32)ml,平均住院时间为(5.3±5.7)d;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0.0%),两组患者对比P<0.01,具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远期效果不如治疗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且临床并发症较少,远期疗效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各41例,其中的对照组选择保守治疗,试验组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7.6%,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保守治疗,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共7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5例,共31个椎体,手术经两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充填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于5~10天内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可有效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59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例,30个椎体,实验组19例,29个椎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部高度丢失率、椎体前缘、后凸畸形Cobb角效果无明显差异,而VAS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应用PVP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情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Cobb角、椎体压缩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术能够更为有效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恢复脊柱序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李德欣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19-11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所收治的38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病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追踪探访3~20个月,平均13.5个月,3例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导致死亡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探访。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可有效减轻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疗程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有28例患者疼痛消退,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有8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弓根骨折,无严重后果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适应症与并发症是相互影响的,在术前对于患者的选择与适应症的了解,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拓宽了手术的适应症,令更多的老年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有28例患者疼痛消退,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有8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弓根骨折,无严重后果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适应症与并发症是相互影响的,在术前对于患者的选择与适应症的了解,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拓宽了手术的适应症,令更多的老年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和Cobb角度数进行评估,并测量椎体高度丢失量和后凸畸形改变程度,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VAS得分及Cobb角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量及后凸畸形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椎体高度丢失量和后凸畸形改变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质量,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临床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纳入于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老年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与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相对于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改善,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bb角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相对于临床常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并不逊色,且对患者机体损害程度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生理、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临床中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根据骨水泥注入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注入量4m L(23例);观察组注入量4m L(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一年半伤椎高度、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高度、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骨水泥都能够达到治疗效果,但小剂量骨水泥注入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椎体高度与Cobb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还能够改善椎体恢复高度与角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5例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其临床情况选择性实施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疼痛均消失,VAS评分和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度均恢复正常,随访后显示未出现再次疼痛,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按照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症状不同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