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67-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子宫下段肌层愈合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9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首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首次手术子宫切口肌层的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单层连续缝合)和对照组(单层连续缝合+平行褥式包埋)各120例,通过超声方式测量患者再次妊娠临产前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再次剖宫产术中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对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再次分娩选择阴道试产者的试产成功率。结果单层缝合组测得瘢痕处肌层厚度低于双层缝合组[(1.33±0.68)mm vs(1.89±0.71)mm],但对比瘢痕愈合情况、盆腔粘连率及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依据子宫切口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研究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联合间断褥式包埋法,对两组产妇手术近期状况、再次妊娠情况及术后3~4年的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血肿、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比参照组长(P0.05);两组产妇术后3~4年随访,子宫瘢痕憩室、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月经不调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再次妊娠后研究组临产前子宫瘢痕厚度明显比参照组厚(P0.05),两组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双层缝合子宫切口瘢痕较厚,可为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打下基础,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加固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孕妇,随机等分为两组,采用子宫切口两端8字缝合后单层连续缝合方式并采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方式加固缝合切口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组,采用子宫切口两端8字缝合后单层连续缝合方式未进行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加固缝合切口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子宫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子宫切口处肌层厚度。结果: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98.89%)优于对照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92.22%),切口出血率(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切口出血率(4.44%),切口感染率(1.11%)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肌层厚度均值(0.45±0.15)mm优于对照组的切口肌层厚度均值(0.38±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水平褥式缝合用于加固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首次分娩行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时实行子宫双层分层连续褥式和双层全层间断+U型缝合法的相关资料,将上述产妇再次妊娠后的122例纳入本次研究,并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不同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折叠缝合术预防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CSD)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折叠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每组80例。常规缝合组瘢痕切口处行双层缝合,选择原瘢痕上1cm处作为切口,胎儿娩出后用I号可吸收线行子宫切口全肌层连续缝合,再连续缝合浆膜层;折叠缝合组切口位置同常规缝合组,在缝合切口前下推膀胱达原切口薄弱处下方,以I号可吸收线于原切口薄弱处下方肌层约3mm处进针,自下而上沿肌层纵行折叠缝合后与切口上缘肌层全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再连续缝合浆膜层。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6周、3个月、6个月CSD的发生率及超声参数。结果 术后6周,折叠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C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折叠缝合组C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折叠缝合组CSD产妇缺陷宽度、缺陷深度均明显小于常规缝合组,子宫疤痕处肌层厚度大于常规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别采用单双层缝合在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安全性差别。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成功阴道分娩的84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同时选择同期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的42例再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2组,分别对比三组产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缝合术的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4%,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三组子宫破裂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在妊娠阴道分娩引起的子宫破裂发生率相近,所以该两种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对在妊娠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影响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400例再次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单层缝合方法作为单层缝合组,18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缝合方法作为双层缝合组。对再次剖宫产时产妇手术时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原切口部位子宫肌层厚度情况发现,单层缝合组产妇子宫下端肌层厚度整体低于双层缝合组。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单层缝合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层缝合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但腹腔粘连水平单层缝合组产妇要明显高于双层缝合组。术后双层缝合组切口愈合不良水平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缝线吸收率以及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双层缝合组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瘢痕子宫孕妇二次剖宫产分娩率,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阴道分娩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玉娟  张艳梅  黎志云 《吉林医学》2014,(13):2844-284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年限与子宫下段厚度的关系及两者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术后至再次妊娠的时间分为A组(<1年)、B组(1~2年)、C组(2~3年)、D组(>3年),采用B超经腹部高频探头测量所有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及直视下检查子宫前壁下段的厚度,比较4组产妇子宫下段厚度,同时观察4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结果: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剖宫产术后时间呈正相关;D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最高,其次为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孕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在疤痕子宫再次分娩中有重要价值,1年后子宫下段基本愈合,对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8例患者孕囊着床位置在子宫切口处,列入研究组;32例患者孕囊着床位置在子宫体或子宫底部,列入对照组.观察超声扫描过程中图像特征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宫腔内多数无明显的异常回声,多数患者有子宫切口假腔,切口肌层厚度和孕囊与切口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肌层血流信号丰富,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妇女的孕囊种植部位和子宫切口处前壁完整性观察及切口肌层厚度和血流信号观察可作为准确判断子宫切口妊娠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子宫肌层的传统缝合方法;用0号或1号铬制肠线,分二层缝合.内层连续或间断全层结合,但尽量不穿过内膜,外层连续褥式或包理缝合。这种方法造成的疾痕较大,易使子宫内翻,改变了子宫前壁的生理解剖位置.使再次妊娠及官腔操作的危险加大。1996一则以来,我院采用子宫肌层单层缝合法338例,现报道如下。l经合方法创立产术中,胎儿胎盘娩出后,以1号EthiCOn线对子宫肌层进行全层连续锁边经合。手术要点:每键一针,抽拉缝线要紧,保证创口对合止血可靠。2结果自1996一门以来我院剖宫产分娩者328例子宫肌层为单层缝合,无1例出现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两种剖宫产缝合方式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层缝合剖宫产切口,观察组双层连续缝合切口,术后1年查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憩室肌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憩室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缝合剖宫产手术切口时,采取双层连续缝合的方式对切口愈合更加有利,且可降低瘢痕憩室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资料来自于2013-2017年期间本院妇产科准备进行妊娠的产妇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20例经超声辅助拟诊为子宫切口疤痕妊娠产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未知、妊娠物、血流分布、子宫切口位置肌层回声以及宫腔宫颈等相关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对于剖宫产疤痕妊娠中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剖宫产之后有60.0%比例存在子宫下段切口肌层位置楔形凹陷缺损情况;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声像图特征如下:子宫前壁峡部剖宫产疤痕位置可发现妊娠物,妊娠物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子宫切口位置肌层的分界线不清晰,血流丰富,回声紊乱,宫颈形态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对子宫疤痕妊娠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产妇的顺利妊娠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子宫切口不同缝合,再次剖宫产时切口愈合情况分析,探讨能使子宫切口良好愈合的缝合方法.方法:2005年10月~2010年10月行第1、2次剖宫产的120例产妇的术中及术后恢复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口的缝合有单层缝合60例(A组).双层缝合60例(B组),两组手术时间:A组28±13分钟,B组32±2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295±4.98分钟,B组201±5.14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现切口处愈合良好:A组34例(56.67%),B组49例(8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止血效果好、对合对位好、术后愈合好,可减少术后及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瘢痕子宫临产前不全破裂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78年1月对2001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住院的产妇共510例,共发现子宫隐性破裂9例。结果;9例产妇均经入院后检查,产前B超检查。复习前次剖宫产病历及时做出了诊断而行剖宫产术,母婴均无一死亡。结论:前次剖宫产的术式与缝合技术;前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宫壁的压力不均匀;妊娠晚期子宫自发性的 收缩等为子宫隐性破裂的诱因。加强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技巧和缝合技术,预防感染可预防下次妊娠时子宫破裂,对于怀疑有子宫隐性破裂的产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1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103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对照组75例为自然分娩后再次妊娠产妇,两组均经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APORG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APORG评分比较无差异性;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7年 4月起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997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Ⅰ组 ) ,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切口双层缝合 2 37例 (Ⅱ组 )作对照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手术指征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资料有可比性。1 2 方法 Ⅰ组在胎儿、胎盘娩出、清理宫腔后 ,用“O”号可吸收外科缝线从子宫切口一端外 0 5cm处行子宫切口肌层全层连续缝合 ,至对侧端外 0 5cm处扣锁缝合 1针。检查子宫切口 ,有无…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术切口缝合法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 ,切口缝合借鉴五官科“美容”缝合法 ,采用皮内缝合 ,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剖宫产 3 1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 2 0 2例 ,采用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 ,其中再次剖宫产及切口处有手术史 2 5例。对照组1 1 0例 ,为传统丝线缝合 ,其中再次剖宫产及切口处有手术史 1 1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下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1 .2 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 7号丝线间断全层缝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和讨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组,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中剖宫产占80.4%。对照组中剖宫产占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和胎盘早剥以及并发症的比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此120例产妇前次妊娠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依据其前次剖宫产方式分60例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60例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比讨论再次剖宫产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粘连重度、轻度发生率,研究组26.67%、26.67%比对照组6.67%、46.6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术后24h排气率,研究组比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术腔粘连上,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加大了再次剖宫产术后发生术后粘连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传统双层缝合的优缺点.方法 将620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 ,根据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连续单层缝合法)及B组(传统双层缝合法)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以及部分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术时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腹腔粘连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而A组手术时间(50.24 ± 8.16)min显著低于B组(54.36 ± 9.12)min( P <0.05);术后2年内随访 ,A组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3.16%)低于B组(4.57%).两组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比较子宫下段厚度、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在一些方面优于传统双层缝合法 ,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