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33-136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存在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疗效标准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在发病1个月内立即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对比两组康复护理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早期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能够较明显地改善肩手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许晓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24-212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34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4年6月以前收治的41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L)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该院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采取压力衣治疗结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治疗后FM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87.6±6.8)分,高于对照组的(79.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肩关节腔注射结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肩关节腔注射结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方法,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其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观察患者肩部肿胀程度。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患手肿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FMA、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程度和FMA、MBI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关节腔注射结合针刺董氏奇穴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侧肢体疼痛,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手的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配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2月5月就诊的64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ET技术进行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上肢FMA、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MA、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观察组FMA、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T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恢复期的常规康复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电针结合空气波疗法为期训练8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疼痛定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s VAS)来评定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结果 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是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护理1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以F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将14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例)和对照组(n=7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治疗照顾。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患肢疼痛、水肿及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水肿程度的变化,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水肿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FMA评分增加值、VAS评分降低值、水肿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均有效果,而电针围刺法在改善患者FMA评分、VAS评分、水肿程度等方面较针刺法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采用双色球随机抽选方式将之分为两组,给予4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48例试验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干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前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更显著地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金健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52-15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及康复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治疗后上肢FMA评分及MBI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经过治疗,两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采取适当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可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达到了预防之目的,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段银枝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59-296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患肢疼痛、水肿消除情况,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水肿、上肢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 VAS、水肿评分下降, FMA、MBI 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医药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FMA、MBI评分变化情况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9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位疗法,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手肿胀评定、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肩膀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和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和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与对照组的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治疗,如Bobath疗法、间歇气压和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现代康复及针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12周;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的同组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虽然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评分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上肢疼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悬吊循经弹拨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次/d,5 d为1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8个疗程后,应用肩手综合征(SHS)评估量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治疗效果和统计分析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96%,对照组有效率78.26%,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HS、FM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银质针结合系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及手法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银质针治疗,对照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选出12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综合干预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以及BI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进行芒针透刺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毫针疗法。采用VAS量表、FMA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疼痛、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且疗效优于常规毫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