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取穴法与针刺加中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针刺组、针药结合组,观察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每组20例。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消风散(加味)内服,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消风散(加味)内服,10 d为1个疗程。结果在临床总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在瘙痒症候疗效方面,针药组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在皮损症候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在临床症候积分疗效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5),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n=35)和针刺组(n=25),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药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配合服用相应的中药。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针刺组疗效为52%,针药组疗效为85.7%。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45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分标准)、踝关节肿胀情况,以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1)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单纯针刺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ofoed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针药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单纯针刺组,Kofoed评分高于单纯针刺组(P0.01);(3)两组踝关节肿胀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针药联合组低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史林林  刘力  刘智斌  陈晨  赵盼盼 《中医学报》2019,34(9):1993-1996
目的:比较针药并用与单纯针刺、单纯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选用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中药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针药组采用针刺加口服参苓白术散,疗程均为28 d,随访3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96.7%,优于中药组的83.3%和针刺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大便次数均显著减少,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显著减少患者大便次数,降低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9,(9):1993-1996
目的:比较针药并用与单纯针刺、单纯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选用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中药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针药组采用针刺加口服参苓白术散,疗程均为28 d,随访3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96.7%,优于中药组的83.3%和针刺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大便次数均显著减少,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显著减少患者大便次数,降低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瘫三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5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中药组3组,每组150例,观察患者的疗效,记录治疗疗程。结果:针药组、针刺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针药组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佳,针药组显效病例治疗疗程较针刺组与中药组短。结论:"瘫三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及疗程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郑启明 《西部医学》2018,49(5):66-67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鼻饲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排便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排便训练,便秘诊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排便训练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13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及单纯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 31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 ,4 7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 ,1 5d为 1疗程 ,共治疗 3个疗程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结果 :1 31例经服中药及针刺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1 . 7%;4 7例单纯服用中药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改善明显 ,总有效率为 71 . 1 %;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P <0 . 0 1 ) ;针药结合组、中药组 ,胃镜结果显示 ,胃粘膜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的好转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 (P <0 . 0 1 )。结论 :针药结合及单纯服用中药对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粘膜的修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提示临床治疗各型慢性胃炎 ,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合中药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门诊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35例,以电针火罐治疗为主;针药组35例,除应用针刺等治疗外,加用口服逍遥丸合归脾丸。其中针药组脱落3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每个疗程针刺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的疗效均有所提高,以第3个疗程疗效最佳,且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亚健康的较好方法,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结合针刺督脉穴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0例。中药组给予抵当汤加减,针刺组针刺百会、大椎穴,针药组服用抵当汤加减同时针刺百会、大椎穴,西药组给予多奈哌齐口服。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进行IL-6、TNF-α检测。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中药组的80.0%、针刺组的85.0%及西药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药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抵当汤加减联合针刺百会、大椎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疗效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活血开窍醒神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用醒脑静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味中药及醒神开窍针刺促醒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意识好转和预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7.0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2%(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月内清醒46例,对照组32例(P<0.05).结论: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以针刺法痰瘀并治加舒血宁针静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40例,另设2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均以15天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缓解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5例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并用组。药物组按照WHO三阶梯规范治疗方案给药治疗,针刺组采用针灸刺激治疗,针药并用组先针刺、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的变化和生存治疗、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VAS方面,针药并用组与针刺组和药物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药物组和针刺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缓解情况比较方面,针药并用组和针刺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药物与针刺组、针药并用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生活质量上,3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方面,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针刺组副反应率小于针药并用组及药物组。结论:针刺镇痛缓解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疼痛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中药配合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促醒、营养神经、常规康复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中药(补中益气汤)与针刺治疗。观察疗程为1个月,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使用抗生素天数、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 ALB)、GCS评分等。结果最后纳入统计治疗组31例,对照组34例,治疗1个月后2组GCS评分无差别,但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肺部感染次数、使用抗生素天数、血清白蛋白( ALB)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气中药结合针刺疗法能促进胃肠道吸收功能,维持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肺部感染机会,并能加快肺部感染的控制,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治疗疗效及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两组疗效及疗程比较,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腹部募穴为主的通腑针法配合中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按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针刺组实施募穴、按解剖投影选择穴位及足三里穴电针治疗;中药组选用小承气汤加味;针药组口服小承气汤加味的同时配合电针治疗;空白对照组单纯中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针刺组、针药组、中药组在排气、排便、缓解术后腹部不适症状及术后12 h后腹痛等方面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术后24~48 h,腹痛缓解情况针药组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皮部引流法联合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针刺组各45例,针药组给予皮部引流法联合口服散偏汤治疗,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1)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6%,针刺组为82.2%,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针药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部引流法联合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