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隐匿阴茎延长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小儿隐匿阴茎延长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MDA、SOD水平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00%vs 22.50%,P0.05)、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0.05)。结论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到接受隐匿阴茎延长术治疗的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不仅可有效降低患儿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明显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明显,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围手术期间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100例,按照是否实行FCC,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观察期间,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间采用FCC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这不仅减少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院声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组,对照组执行护理常规,实验组执行护理常规同时加强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情况,减少营养不良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成效。结果在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围手术期临时护理分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减缓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儿术后满意度,进而提升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围手术期积极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加强营养护理,观察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营养不良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加强营养评估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营养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对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术前准备及常规护理两组相同,实验组在术前3d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前的血压和心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紧张、恐惧情况明显好转、术前血压和心率稳定、术后平均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缩短.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心理行为,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有利于患儿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儿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临床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儿,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患儿的并发症爆发率明显降低,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中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肠套叠,在围手术期进行科学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降低患儿并发症爆发的概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4例,干预组无并发症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鄢玉兰 《中外医疗》2012,31(32):132+134-132,134
目的对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对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低龄儿在同手术期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低龄儿病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嗣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对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低龄儿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配合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1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43.75%)显著高于实验组(12.5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手术配合及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6例实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实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其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修补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66例选择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3.33%,心功能I级比例74.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住院时间(9.8±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妇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104例妇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9%(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P0.05);实验组总护理满意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实现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现象,并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QCC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7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给予对照组患儿围术期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围术期QCC护理模式,分析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QCC护理模式,既可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序号)和对照组(双序号),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氧合状况(PaO_2、FiO_2、PaO_2/FiO_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aO_2、FiO_2、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中,能有效地改善氧合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对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术前准备及常规护理两组相同,实验组在术前3d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前的血压和心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紧张、恐惧情况明显好转、术前血压和心率稳定、术后平均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缩短。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心理行为,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有利于患儿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护理模式创建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儿外科患儿9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焦虑情况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给予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焦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外科治疗过程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18.
赵书棋 《大家健康》2013,(8):136-137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要点。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接受了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效果佳,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密切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策略实施婴幼儿无血体外循环的可行性并对其围术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共选择6~14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体外循环方式,实验组(n=40)实施无血体外循环策略。结果实验组患儿全部成功实施了无血体外循环,其中有33例实现了全程无血心脏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术期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安全范围;体外循环20 min时乳酸值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4 h引流量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体重和血红蛋白浓度合适的患儿实施无血体外循环是安全的,对患儿围术期无不良影响,且可以节约用血,可以避免库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马洪军  李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8):1399-1400+1431
目的:探讨3A儿童麻醉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手术围术期并发症、负性情绪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儿科接受全麻后行手术的11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于围术期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用3A儿童麻醉护理模式。观察并统计2组患儿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并比较2组患儿围术期焦虑状况,统计2组患儿术毕至苏醒所需时间,以上述指标评估不同护理模式下患儿的临床状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躁动、谵妄、苏醒延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3d、手术当日麻醉前10min时m-YPAS评分及麻醉诱导前I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毕至苏醒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3A儿童麻醉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而言可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其麻醉配合度,缩短其苏醒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