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开放方式在院内心肺复苏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对我院85例呼吸、循环暂停患者给予紧急心肺复苏,其中45例给予序贯性气道开放处理(序贯组),而其余40例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处理(常规组),比较两组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气道开放后1h和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序贯组气道开放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1.12±2.75) s和(95.88±15.73) s,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序贯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分别为95.56%和62.22%,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在气道开放后1 h和2 h内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可有效开放气道,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院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初期理想的气道开放方式及比较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月诊治的呼吸、循环骤停需紧急心肺复苏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5±4.8)岁,给予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即普通面罩-气管插管或喉罩-气管插管治疗.对照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29±5.2)岁,给予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即常规气管插管治疗.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气道有效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治疗组的复苏成功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中使用普通面罩与喉罩治疗能使气道及时且有效地早期开放,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序贯性气道开放式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呼吸骤停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抢救的88例ICU重症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接受常规的心肺复苏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4例应用序贯性气道开放式心肺复苏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术后给予两组患者1~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命指征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复苏后神经功能、预后康复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6、12周的神经功能N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6、12周的预后康复质量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序贯性气道开放式心肺复苏术在ICU重症患者心脏呼吸骤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预后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文彬 《河北医学》2011,(10):1284-1287
目的:研究紧急心肺复苏的理想人工通气方式。方法:78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先持续气囊-面罩通气后视病情行气道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组,各39例,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的效果。结果: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的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高于常规气管插管组。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能及时、有效地早期开放气道,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心跳呼吸骤停急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徒手进行心肺复苏)和观察组(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至心跳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成功后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至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复苏成功后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复苏率与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紧急心肺复苏(CPR)探索一条更快捷、更有效、更易推广普及的气道开放方法,以提高CPR的成功率及存活率。方法:选择心跳、呼吸骤停需紧急心肺复苏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序贯性气道开放实施A组(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组)、B组(喉罩-气管插管组)和常规气管插管C组,比较三组在心肺脑复苏急救中的实施时效性、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①实施组A组、B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C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B组反复气管插管次数少于C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B组插管所需时间、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均短于C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②实施A组、B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C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复苏期间A组、B组的瞳孔由大变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SpO2上升时间均短于C组(P〈0.05、P〈0.01),有显著性差异。③B组胃内容物误吸率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咽部损伤率低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腹胀、肺部感染率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B组存活率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能及时、有效、可靠地早期开放气道,能更合理地协调与胸外按压的交互性,提高CPR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适合在CPR中普及推广;而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和喉罩在序贯性气道开放术中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义翰  吴小君  崔英胜 《当代医学》2021,27(22):135-137
目的 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程序,根据通气方案,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50).气管插管组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气囊面罩组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治疗前后血气水平及治疗相关时间.结果 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PO2、PCO2、pH水平均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相比,予以心脏骤停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通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使心跳恢复,进一步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心肺复苏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有效率、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有效率的80.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两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15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进行抢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通气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行气管插管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心肺复苏效果、临床指征恢复情况、血氧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分别为95.65%(44/46)、93.48%(43/46),较对照组的82.61%(38/46)、78.26%(36/46)高,气道开放、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即刻,2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4 h,2组Pa CO2均降低,Pa O2、Sp O2均升高,且观察组Pa CO2较对照组低,Pa 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治疗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呼吸心跳骤停后行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普通气囊面罩通气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气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平均动脉血压(MAP)、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2组患者抢救结束后,2组SpO 2和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72,P=0.000;t=18.832, P=0.000);2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2.5%和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00);最终存活率分别为5.0%和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P=0.000)。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时,及时有效地开放气道是抢救的关键,使用气囊面罩联合气管插管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组间比较(χ~2=4.311,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组间比较(χ~2=4.038,P0.05)。结论应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具体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振佳  钱虹 《吉林医学》2013,34(13):2493-2494
目的:研究序贯应用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6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剂量肾上肾素;31例治疗组先后给予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其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54.8%和27.6%,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9.3±3.7)分、(14.5±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时,序贯应用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比单独应用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纳洛酮用于常规心肺脑复苏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年间抢救心跳骤停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对照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观察心肺脑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最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心肺脑复苏中可缩短复苏时间,有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4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插管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采取及时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气道开放时间和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复苏前后体内血气指标水平[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气道开放时间早于对照组[(36.5±2.6)s比(61.3±3.7)s],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和意识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92±11)min比(126±12)min,(5.2±1.1)min比(8.9±1.6)min,(36±8)min比(5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观察组p H值和Pa O2高于对照组[7.9±1.2比7.0±1.1,(88±8)mm Hg(1 mm Hg=0.133 k Pa)比(68±8)mm Hg],Pa CO2低于对照组[(39±5)mm Hg比(46±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窦性心律、复苏成功和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7.4%(54/72)比53.6%(38/72),78.2%(56/72)比52.0%(37/72),67.3%(48/72)比43.1%(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早期气管插管能增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成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序贯评估法(SEM)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接受院前护理、病情评估的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评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急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和急诊前的病情评估时间更短,急救后1周的急救显效率、急救成功率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法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0)患者采用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n=30)患者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与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5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按照抢救情况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徒手心肺复苏的29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接受机械心肺复苏的29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24h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24h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应及时行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相较于徒手复苏,机械复苏的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经口咽通气道结合球囊面罩、手法加压给氧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预氧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入ICU心肺复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实验组行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计划,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法开放气道结合球囊面罩加压给氧,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及预氧合(SpO2≥95%)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预期氧合(SpO2≥95%)所需时间及气道有效开放时间明显低于于对照组者(P〈0.05)。结论实施行气管插管前予简易呼吸球囊结合口咽通气道预氧合可以快速提高SpO2,改善患者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19.
郭剑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57-3058
目的 观察纳洛酮在急诊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急诊抢救的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2组复苏成功率,自开始CPCR至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的时间,复苏成功者72 h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复苏成功者72 h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用于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CPCR救治,可加快复苏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而且具有显著的促进脑复苏作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术联合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心肺脑复苏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心肺脑复苏术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复苏后24h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自主循环恢复后1d、3d时,研究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术后联用山莨菪碱可控制全身炎症反应,提升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复苏后24h存活率,改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