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9,(8):1586-1589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临床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体质学说作为"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应用方法,其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慢性泄泻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在慢性泄泻防治中的应用,以纠正体质类型的方式实现预防的目的,对慢性泄泻的临床防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亚珍  戴菲  杨霞 《吉林医学》2009,30(24):3225-3225
“治未病”思想发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它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范于未然。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倡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涵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思想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自发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医"治未病"的技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既有药物的,更有大量非药  相似文献   

6.
论“治未病”思想在脾胃病方面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始终抓住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把健脾养胃益肠作为搭建"治未病综合方法体系"的切入点,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防治的始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应用,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是过快的生活节奏以及工作压力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健康问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现阶段社会对医疗工作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看病治病等方面,所以提出了未病先预防的理论,而这一思想也成为现阶段医疗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文章对中医学中的治未病理论在日常健康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健康管理的水平,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医者早已提出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发展方向基本相一致。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治未病"上,中医体质辨识便体现出关键的基础作用。从"治未病"的医学发展方向出发,中医体质辨识具有弥补西医体检不足、管理健康以及养生等作用。为了完善未来医疗保健体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方法抽选2010年2月-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治未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 2 h)、糖化血红蛋白(HBAICA)、体重指数(BMI)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随访3年内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PGAh、HBAIC及BM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内治疗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27.45%低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医怎样“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末全球医学讨论会上,专家们共同得出一条结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结论与中医的"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中医"治未病"之说在现存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经难经、仲景及后世医家发挥,该理论日趋完善。如今,该理论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三个理论层次。其应用也随时代不断变化,或被遗弃,或被改进而沿用至今;今人对该理论的运用技法较前更为丰富。随着国家对"治未病"的重视,其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治未病”,为什么要治未病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性,从中分辨出什么是“上工”、“中工”及“下工”。强调养生的重要性,人们要防病于未然,医生要早期发现疾病并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由受检人填写体质量表,再由医生进行传统的"望、闻、问、切" 辅以"经络"检查,得出是什么样的体质类型.结果 对不同体质通过干预,纠正其体质偏颇、对亚健康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用于亚健康的辨识、调理和论治,有着明显的优势,应该大力发展和推进.  相似文献   

16.
唐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9-189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治未病",就是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治疗重心转移到预防策略上来,这种理念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全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健康人群认识糖尿病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其基础上,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至今仍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深入整理,全面研究其理论思想、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其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指运用中医干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防治理念,是中医学注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成为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一般认为是机体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而未有器质性病变的状态。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视即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