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费兵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7,31(3):240-242,24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 40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32例采用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4.20±0.60cm短于DHS组10.00±1.50cm,PFNA组术中出血量148.50±32.62mL明显少于DHS组345.63±40.67mL,PFNA组手术时间46.78±12.06 min、下床活动时间3.2±0.8周、负重时间4.5±1.3周、去拐时间20.5±1.2周、骨折愈合时间12.8±1.2周,分别短于DHS组手术时间72.36±14.28 min、下床活动时间5.6±1.2周、负重时间7.6±0.8周、去拐时间27.4±1.8周、骨折愈合时间16.3±0.9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质量PFNA组总优良率为95.00%,DHS组总优良率为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 术后Harris评分PFNA组优良率90.00%高于DHS组优良率68.7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太康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和自身病情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38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DHS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DHS相比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病情恢复快,更适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设立为观察组(Evans分型:Ⅰ型26例,Ⅱ型6例),选择同期行DH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对照组(Evans分型:Ⅰ型22例,Ⅱ型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畅彦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63-65,6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其中42例采用PFNA治疗,44例采用DHS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86例患者经治疗后骨折均全部愈合,其中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5.23%(40/42),明显优于DHS组的77.27%(3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49.8±16.1)min]、术中出血量[(259.2±120.3)mL]、术后引流量[(83.9±71.4)mL]、切口长度[(8.6±1.7)cm]、骨折愈合时间[(12.7±1.1)d]、活动时间[(4.2±1.3)d]、并发症发生率(9.52%)均优于DHS组[(85.1±17.6)min、(466.6±161.3)mL、(199.6±115.3)mL、(17.1±3.2)cm、(14.3±3.0)d、27.2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43例采用DHS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其骨折类型、临床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得到7~25个月的随访,平均17.3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畸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DHS加空心加压钉能有效固定粗隆间骨折,防止骨折旋转移位,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创伤少,适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43例采用DHS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其骨折类型、临床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得到7~25个月的随访,平均17.3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畸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DHS加空心加压钉能有效固定粗隆间骨折,防止骨折旋转移位,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创伤少,适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朱俊辉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92-2394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叶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31例。DHS组接受DHS治疗,PFNA组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DHS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低于DHS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风险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2例。A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B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与6个月髋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唐光华  任健 《当代医学》2014,(11):33-34
目的:观察DHS和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DHS组和PFNA组(n=40),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功能评分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PFNA组与DHS组相比,切口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以及并发症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HS组、PFN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5.0%,92.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上比DHS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51例,按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21例行PFNA内固定(PFNA组),30例行DHS内固定(DHS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组[(52±11.90)min vs(75±23.40)min,P<0.05];术中出血量PFNA组少于DHS组[(150±50)mL vs(450±60)mL,P<0.05];后期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4.76%vs 23.33%,P<0.05)。PFNA组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95.24%vs 76.67%,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比DHS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44例和DHS组42例,分别采用PFNA与DHS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或少于DHS组(均P 0. 05)。术后6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PFN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DHS组(均P 0. 05),但是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的内固定效果,但PFNA创伤更轻、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7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DHS组,71例)和PFNA(PFNA组,66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获2~3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PFN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DHS组(均P〈0.05);PFNA组和DHS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4%和83.1%。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应作为优先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红蓝签抽签的方式,随机将方便选取的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分为DHS组(n=40例)和PFNA组(n=40例),前者使用DHS治疗方案,而后者使用PFNA治疗方案,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PFNA与DHS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PFNA组平均引流量(42.52±18.32)mL、手术时间(42.16±10.18)min、术中出血量(82.13±20.46)mL、切口长度(8.25±0.67)cm均低于DHS组(P<0.05);PFNA组、DHS组稳定型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1.67%、92.8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治疗不稳定型患者的优良率96.43%显著高于DHS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DHS组2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将DHS、PFNA两种治疗方案应用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相当,而对于不稳定患者而言,可优先选择PFNA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采用DHS(DHS组,60例)和PFNA(PFNA组,64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1年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分别为,DHS组:(87±4)min、(14.5±0.6)cm、(150±3)ml;PFNA组:(62±3)min、(7.8±0.4)cm、(100±2)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58例,DHS组53例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14.2±0.6)周,PFNA组为(12.4±0.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HS组有2例深部血肿,3例复位不满意,2例螺钉切割现象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3.2%;PFNA组有1例深部血肿,2例复位不满意,2例骨干劈裂骨折,1例螺钉切割现象,并发症发生率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DHS组优32例,良15例,优良率88.7%;PFNA组优37例,良14例,优良率8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疗效,PFNA具有损伤小的优势,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采用PFNA术治疗65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设为PFNA组,将采用DHS术治疗的63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设为DHS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治疗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与时间等状况、术后住院与承重所需天数均明显较DHS组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该评分差异较大,且PFNA组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DHS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08%与14.29%。结论:将PFNA术应用于对具有不稳定性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具微创、疗效确切与并发症低等临床优势,该法深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00%(P0.05),且研究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术中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粗隆间骨折患者,共210例,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DHS组(72例)、LCP组(75例)、PFNA组(63例)。观察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结果 DHS组、LCP组、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69.4%、72.0%、88.9%,DHS组、LCP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FNA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P0.05;三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均明显优于DHS组、LC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增加,与DHS组、LCP组比较,P0.05。DHS组、LCP组、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14.7%、4.8%,PFNA组明显低于DHS组、LCP组,组间比较,P0.05;DHS组、LCP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优于DHS固定、LCP治疗。  相似文献   

18.
沈广欣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11-161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髓内钉组(44例)和髋螺钉组(44例)。髓内钉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髋螺钉组接受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髋螺钉组相比,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较短(P<0.05);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低于髋螺钉组[20.45%(9/44)](P<0.05);髓内钉组优良率[93.18%(41/44)]高于髋螺钉组[77.27%(34/44)](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固定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佳,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以及我院骨科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2组,A组利用动力髋螺钉治疗,B组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Harris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B组并发症3.33%,A组为10%。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利用PFNA治疗能够更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