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蕾  王磊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8):144-144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手术室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避免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自制调查表对5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伤发生率的调查和分析。结果锐器伤发生率为100%。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必须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锐器伤的发生,规范安全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2.
熊木兰  刘艾  王璐 《吉林医学》2010,31(21):3584-3584
目的:观察锐器收集盒放置架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05年~2006年手术室护士在处理丢弃锐器环节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以及2007年~2008年使用锐器收集盒放置架后手术室护士在丢弃锐器环节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使用锐器收集盒放置架前锐器伤的发生率为18.75%和21.05%,使用后为4.44%和2%。结论:使用锐器收集盒能有效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妃 《海南医学》2010,21(13):138-139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中发生锐器损伤情况,分析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439名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一年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次数、主要致伤物、不同专业人员锐器伤发生率。结果医护人员在医护活动中锐器伤发生率为70.77%,医生、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61.54%、77.34%,儿科、妇产科、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率分别为89.47%、72.27%、80.76%,针刺伤、玻璃伤、刀伤及其他锐器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5.41%、30.95%、7.36%、6.28%。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机率较高,不同职业、不同专业存在统计学意义,应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避免或尽量减少医护活动中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冯艳梅  卢燕 《中外医疗》2011,30(2):90-90
医疗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因此而感染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高且呈上升趋势,也是医务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其中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最为常见与突出。针对护士、医生、技术员、卫生员的工作特点,探讨医护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减少传染性疾病感染几率,是保证医护人员执业安全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术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3所二甲及以上医院255名手术人员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手术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3.14%,按职别统计发生率医生,护士,护生分别为46.67%、80.00%、92.73%;按工龄统计发生率与工龄长短关系密切;锐器伤类型与职别关系密切;伤后主动上报率医生、护士、护生分别为38.57%、87.50%、3.92%;进行潜在血液接触操作每次戴手套执行医生、护士、护生分别为88.00%、80.00%、16.37%。结论;手术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护生和新进人员是受伤高发人员也是安全防范的重点人群;完善操作规程;规范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吴娟  李胜玲  王瑞 《吉林医学》2012,(10):2172-217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现状,探讨发生原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表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69名护士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调查。结果:92.6%的手术室护士在担任器械护士被刺伤,手术室护士均曾发生过锐器伤,锐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刀剪、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对位钳)及电凝器械,其中缝针刺伤占35.7%,锐器伤有54.1%发生在手术配合中,69名手术室护士1年中发生锐器伤68名,且护龄越高,损失次数越少,66.2%的护士损伤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17.6%的护士损伤后消毒并包扎伤口,76.5%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获得防护知识,在骨关节外科手术的护士受伤率最高,占76.4%。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通过头脑风暴对工作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理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确定目标,改进手术室医疗用具五项,并运用于临床,检测和观察效果。结果 (1)采用"安瓿固定装置"抽吸药液,可以减少巡回护士针刺伤发生率;(2)改良"锐器传递弯盘"可以降低手术人员锐器伤(包括手套破损和皮肤损伤)的发生率;(3)应用"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可一次完成手术患者体位的调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4)自制"显微外科手术椅"可以有效地缓解手术医生腰背部肌肉劳损,提高医生舒适度和工作效率;(5)利用"可控性微创手术烟雾吸引管"可以减少术中有害气体排放至手术间,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手术人员的损害,增加手术安全性。结论通过创新医疗用具的研制,能够达到改善手术室医务人员工作条件、降低职业危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意外被锐器刺破,切割皮肤甚至伤及皮下和或组织,导致局部出血的损伤。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他科室护士比较,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易于受到锐器伤的操作,接触到锐器的机会较多。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手术室护士有手术相关锐器刺伤的经历,75%以上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损伤来自5种不同器械,包括缝针、手术刀片、注射器、牵引器、皮肤或骨拉钩及电凝器械等。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  相似文献   

9.
王淑霞  杨祯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76-176
物理、生物因素: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发生率为年人均0.98次,而手术室是针刺伤的高发科室。手术室护士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主要由于技术不熟练,操作不正规,有时是手术中医生传递不当引起。用手掰安瓿也是导致锐器伤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发生职业危险的高发区域。大量研究证实,手术室护士是发生锐器伤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危害,对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有关锐器损伤的调查,旨在探讨其防护与对策。1调查对象笔者自制调查表,随机调查2000~2005年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护士70名,工作年限1年内的20人,1~5年25人,6~10年20人,11年以上5人。职称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结果70名手术室护士中针刺伤49例,占70%,刀割伤14例,占20…  相似文献   

11.
护士锐器伤预防教育与防范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管理对减少护士锐器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300名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防范管理制度改革后,护士不规范操作发生率下降,锐器伤发生率减少.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规范管理制度是减少护士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叶红  胡雪飞  王莉  何迎 《广西医学》2023,(12):1520-1524
目的 探讨事故分析法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99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实施前阶段)、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实施后阶段)分别采取常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基于事故分析法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比较两个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问卷的得分、手术室医护人员各操作环节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不同岗位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在职业暴露上报流程、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标准预防措施、手术室规范操作方面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手术缝合、手术器械传递、术中血液/体液喷溅、协助手术操作、整理/清点用后器械、穿刺/注射、其他医疗锐器伤等环节中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结论 采用事故分析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实施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并执行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可增强手术室医...  相似文献   

13.
护理管理干预在防范护士职业锐器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年来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护士职业锐器伤的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104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并作为观察组。将2003~2004年调查的79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作为对照组,了解观察组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及职业防护培训后职业锐器伤的有效降低情况。结果:观察组104名护士与对照组79例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除掰安瓿外。其他项目的锐器伤总和也是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合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强制性使用安全用具和锐器盒,实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这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护士的职业暴露及危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及关注,,随着国内外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深入研究,提高职业防护、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监控管理已成为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文献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2所县级医院手术室35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3月~2008年2月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其中33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94.28%,且防护意识不强.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概念教育,制定有效的系列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赵婧 《吉林医学》2012,(30):6711-67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统计分析。结果:113名护士1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发生率达100%,发生针刺伤共86次,年刺伤率人均1.8次;安瓶玻璃损伤62次,年刺伤率人均1.1次;刀剪损伤34次,年刺伤率人均0.4次。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锐器伤的职业危险,各方面应采取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麻醉在手术过程中主要使患者术中镇静、肌肉松弛、无痛感、有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操作顺利,保证手术安全.但由于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使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为确保手术安全,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手术室护士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及原理,方能配合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避免或减少麻醉与手术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的201名实习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8.06%,且防护意识不强。结论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意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护人员4976名,发生锐器伤154例次,发生率为3.1%,其中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人群,发生率为11.5%(89/776)、构成比为57.8%(89/154);工龄在1~5年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锐器伤发生率逐渐降低;食指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尤以右手食指为甚,占25.3%(39/154);锐器伤发生地点位居前三位的是病房内、手术室和检验科,发生率依次为57.79%、30.52%和5.19%;锐器伤主要发生时刻为手术操作与器械整理时、拔针或拔针后处理时、整理用毕锐器时,分别占25.32%、20.78%、19.48%;乙型肝炎病毒是锐器伤的主要阳性暴露源,然而仅有89例(占57.79%)暴露者既往曾接种过乙肝疫苗。结论:加强标准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方案,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对海口市五所医院共计116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4.48%, 发生密度是0.84(次/人·月-1);锐器伤的发生时间主要是清洗器械和为病人输液或配药时,分别占28.6%、24.5%;护龄较短、职称较低的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密度较高.导致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错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环境因素和工作氛围、锐利物品的使用及处理不当等.结论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