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回顾,取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数字法,各抽25例,定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为研究组,使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月经状况,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丽玲 《当代医学》2014,(22):17-18
目的分析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34例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量、痛经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采取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视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接受GnRHa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不接受GnRHa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为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能有效推迟疾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只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在病灶切除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的第1~3d,于腹前壁,皮下注射3.75mg亮丙瑞林注射液(GnRH-α),每28d重复注射1次作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痛经VAS评分、月经量、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明显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4.36%(29/3 9)],复发率[7.6 9%(3/3 9)]低于对照组[3 3.3 3%(1 3/3 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率高,治疗后痛经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赵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44-45
目的研究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GnRH-α)和常规组(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各53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症状上,研究组患者术后痛经、经量减少症状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复发率(5.7%)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不孕患者妊娠率上,研究组45.5%显著高于常规组20%(P〈0.01);不良反应上,研究组2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0(P〈0.01)。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不孕患者成功妊娠率,但不良反应较严重,可根据实际适当选择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在子宫腺肌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以及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6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难度大,但患者术后痛经缓解、月经量改善、子宫体积控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可靠,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较对照组36.7%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文新  张轶清 《黑龙江医学》2014,(11):1237-1238
目前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与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口服避孕药、左旋18甲基炔诺酮等。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瘤或子宫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盆腔去神经支配治疗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及磁共振引导下超声聚焦手术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性治疗方法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腺肌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即诺雷得治疗6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痛经改善情况、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2组术后痛经较术前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后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00),术后子宫大小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研究组术后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雌激素(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P=0.253);而对照组术后E2水平低于术前,术后FS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腺肌病,改善了临床症状,满足了患者保留子宫的意愿,避免了子宫全切术造成的不良影响,术后患者恢复好及满意度较高,是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疾病患者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坤  赵颖  赖桂萍 《海南医学》2016,(7):1163-1164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于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120例,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缓解、月经量、贫血和子宫体积等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87例(72.5%)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10例(8.3%)患者无效或复发,但较术前症状仍减轻.术后患者月经量由(100.0±10.0)%降至(68.2±9.8)%,血红蛋白由(90.6±12.8)g/L升高至(115.4±14.1)g/L,子宫体积由(263.2±82.1)mL减小至(139.3±7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够在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保留子宫,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丽武  马秋英 《华夏医学》2007,20(4):888-890
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正在探讨中,抗侵袭、抗血管生成药物、受体干预和基因治疗会逐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均达到50%以上.子宫腺肌病血管介入性治疗的中远期临床有效率达82.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清CAl25、性激素的变化。方法对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合并有盆腔其他病变术中一并处理:监测术后痛经程度、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血CAl25、性激素水平。结果9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全部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平均随访(26.3+8.6)个月,患者术后经量均显著减少,贫血及痛经症状改善,子宫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CAl25水平术后显著下降,性激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例患者术后意外妊娠行人流术,手术经过顺利.无胚物残留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可作为年轻、有保留子宫愿望的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游勇 《中外医疗》2010,29(33):96-97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炔诺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行GnRH-a加炔诺酮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变化情况及用B超、核磁共振(MRI)、血清CA125、生殖激素(FSH、LH、E2)测定。结果治疗后痛经等症状缓解,B超和MRI提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基本消退,子宫大小80.0%(12/15)恢复正常,血CA125、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1),妊娠率达73.3%。结论 GnRH-a联合炔诺酮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②方法对3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痛经、月经量及女性内分泌激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的变化。③结果 31例患者痛经全部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无变化。④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柴瑞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54-1655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巨大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洛阳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巨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环后3、6、12个月时,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曼月乐治疗可缩小巨大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徐西岳  侯保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9-2760
目的研究戈舍瑞林辅助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戈舍瑞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月经量、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戈舍瑞林辅助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减少月经量,减轻疼痛程度,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和子宫体积,并统计疾病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6.67%(12/45),妊娠率为35.56%(16/4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6.67%(3/45),妊娠率为64.44%(29/4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减轻患者痛经程度,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和C组,每组20例。A组行病灶切除术后予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B组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C组仅行单纯病灶切除术。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情况、复发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B组痛经缓解及消失率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月经减少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月经减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内,A组复发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Gn RH-a药物治疗能更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Gn RH-a药物不良反应者口服孕三烯酮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有盆腔粘连,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6±16)%,有17例(44.7%)痛经完全消失,14例(36.8%)疼痛明显缓解,6例(15.8%)疼痛部分缓解,1例(2.6%)无效.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1.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