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在尖锐湿疣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52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5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四色荧光抗体染色方法进行检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结果根据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CD_4~+百分比上升。实验组较对照组CD_8~+百分比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CD_4~+/CD_8~+比值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损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CD4~+5个高倍视野平均个数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CD8~+5个高倍视野平均个数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CD_4~+/CD_8~+的比值较对照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在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监测疾病的复发以及辅助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的表达情况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43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43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患儿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PP患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MPP组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与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呈负相关(P0.05)。MPP组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组外周血中miR-146a、miR-155与T淋巴细胞、炎症因子关系密切。推测miR-146a、miR-155可能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进而影响免疫功能,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反应,为后期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表达。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200例HPV感染合并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样方法选取同期体检的2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照HPV分型结果分为A组(高危型NPV感染)、B组(低危型NPV感染);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C组(宫颈炎+CINⅠ)、D组(CINⅡ~Ⅲ)、E组(宫颈癌)。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对比结果。结果:①研究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中,A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中,E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C组、D组,且D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CD_8~+细胞计数高于C组、D组,且D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并宫颈病变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现象,HPV感染可能经由逃避免疫监测促进宫颈病变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内淋巴细胞计数(LY)水平与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炎CURB-65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低风险组(评分1~2分,100例),高风险组(评分3~5分,100例),同时纳入10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内LY水平与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的差异,并评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AP患者LY水平及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LY水平及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水平与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成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内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PV亚临床感染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41例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进行比较。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CD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与对照组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提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分析化疗前与不同化疗周期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外周血液中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第2周期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期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4周期外周血CD_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24-126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乳腺癌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2018年8月接收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乳腺正常的80例女性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D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Ⅲ、Ⅳ期患者CD8~+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Ⅲ、Ⅳ期患者CD3~+、CD4~+、CD4~+/CD8~+低于Ⅰ、Ⅱ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乳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孙慧  李彩萍 《疑难病杂志》2012,(12):947-9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6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CD_3~+和CD_4~+百分率、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CD_8~+百分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腹时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口服葡萄糖2 h后,CD和CD百分率、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CD_8~+百分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A_(lc)<6.5%组比较,HbA16.5%~7.5%组无明显变化(P>0.05),HbA>7.5%组变化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细胞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确诊为手足口病且大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V71核糖核酸阳性的患儿77例,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指标分为普通组(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5例和重症组(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2例。检测血小板、淋巴细胞总数以及CD_3~+T、CD_4~+T、CD_8~+T、CD_4~+/CD_8~+、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重症组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普通组[(347±101)×10~9/L比(273±87)×10~9/L;3.6(2.7,4.8)×10~9/L比2.9(1.9,3.5)×10~9/L];重症组患儿外周血CD_3~+T细胞、CD_8~+T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47.09±11.06)%比(56.42±11.59)%;22.96(19.77,28.65)%比30.67(22.15,3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B细胞比例高于普通组[41.62(27.27,50.44)%比24.10~(21.17,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NK、CD_4~+T、CD_4~+/CD+8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小板计数与CD_3~+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75,P<0.05),与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483,P<0.05)。结论血小板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血小板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6):797-800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内皮糖蛋白(CD105)、骨桥蛋白(OPN)、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免疫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两组均给予治疗3个周期。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105、OPN、SCCAg及CEA水平及外周血CD_3~+、CD_4~+/CD_3~+及CD_8~+细胞所占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D105、OPN、SCCAg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105、OPN、SCCAg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组以上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CD_3~+、CD_4~+/CD_3~+及CD_8~+细胞所占比值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_3~+、CD_4~+/CD_3~+及CD_8~+细胞所占比值均有所改善,其中CD_3~+、CD_4~+/CD_3~+细胞所占比值升高、CD_8~+细胞所占比值下降,并且治疗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患者血清CD105、OPN、SCCAg及CEA水平,有利于患者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妙清瘟败毒饮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四妙清瘟败毒饮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儿体温、咽部症状、肝脾及淋巴结情况;每3 d复查1次血常规(含白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比率);每5 d复查1次肝功能、肝脾彩色超声及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比率、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外周血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峡炎痊愈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脾回缩至正常时间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患儿恢复时间短,且症状和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经治疗组患儿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清瘟败毒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比率、肝脾肿大、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等实验室异常指标的恢复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XELOX方案对胃癌术后血清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行细胞清扫术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行XELOX方案化疗,研究组加服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检测其血清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通过随访统计2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40.00%,略高于对照组的3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进展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清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下降,CD_3~+、CD_4~+、CD_8~+均明显升高,与化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化疗后CA125、CA19-9、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_3~+、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随访期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00%、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XELOX方案可显著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并可有效增强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右江医学》2019,(11):826-832
目的探究米诺环素辅助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诺环素进行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以及治疗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8~+比例以及CD_4~+/CD_8~+、外周血CD_4~+、CD_8~+ T淋巴细胞PD-1及PD-L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_4~+比例以及CD_4~+/CD_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_8~+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_4~+比例以及CD_4~+/CD_8~+均明显降低,CD_8~+比例明显升高(P<0.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PD-L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PD-L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0.001)。结论米诺环素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CD_4~+比例,有效提升CD_8~+比例,并抑制PD-1和PD-L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27-29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18年1~12月我科收治的39例IM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CD4~+、CD8~+淋巴细胞的表达数量和百分比,并对结果进行比较。IM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IM组患儿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肝功能异常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预后判断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肺气虚弱证和肺脾气虚证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艾滋病肺气虚弱证患者34例,肺脾气虚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证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虚弱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547.12±807.909)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213.09±580.928)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5);肺气虚弱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1 090.59±632.818)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860.06±456.800)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CD_4~+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47.13,肺气虚弱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6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CD_4~+/CD_8~+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0.43,肺气虚弱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0.05)。结论: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淋巴细胞下降更显著,免疫功能损伤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积方联合朔望灸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37例乳腺癌患者给予乳积方联合朔望灸干预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D_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皮肤病变,发生率为5%。结论:乳积方联合朔望灸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免疫功能,缓解免疫抑制状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变化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阳性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50例肺炎支原体阴性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用郑州安图生物肺炎支原体培养试剂检测肺炎支原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Semi BiO全自动可视化细胞检测仪收获细胞,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组IgG和IgA与对照组IgG和IgA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IgM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特征。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是否合并肾炎分非肾炎组和肾炎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流式细胞数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指标(CD_4~+/CD_8~+、CD_8~+、CD_4~+、CD_3~+)、NK细胞(CD_(16)~+、CD_(56)~+)、B细胞(CD_(19)~+),并对比差异性,分析结果。结果对比NK、CD_4~+/CD_8~+指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B细胞指标,肾炎组低于非肾炎组;对比CD_8~+、CD_4~+、CD_3~+指标,肾炎组高于非肾炎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存在紊乱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增高,特别是CD_8~+指标,此在鉴别非肾炎和肾炎过敏性紫癜存在有力作用。进一步深入性讨论感染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淋巴细胞状况,可能在防治此疾病上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外周血T细胞亚群联合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手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与健康对照组CD3~+、CD4~+、CD8~+、CD4~+/CD8~+、TGF及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4~+、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高于术前,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观察组TGF-β均高于健康对照组,IL-10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GF-β低于术前,IL-10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联合血清TGF-β、IL-10检测,可评估乳腺癌患者手术疗效,有助于明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或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本院拟行阴道镜检查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上述两项检查的宫颈癌患者、慢性宫颈炎与CIN1患者、CIN2~CIN3患者各30例,设为宫颈癌组、A组以及B组。采集上述四组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方面比较,对照组、A组、B组、宫颈癌组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在外周血CD8~+水平方面比较,对照组、A组、B组、宫颈癌组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CD4~+CD25~+CD127~-水平方面比较,对照组、A组、B组、宫颈癌组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Ⅲ期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而CD8~+、CD4~+CD25~+CD127~-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检测上述指标表有利于辅助诊断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