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文对394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封管、常见问题处理等的经验。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封管等方法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穿刺失败带来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护理对策.方法 对9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封管等方法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维护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后静脉维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的维护为危重患儿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效。结论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时效,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护患沟通,避免发生纠纷.方法对门诊静点室实施静脉留置针的586例患儿,家长签定静脉穿刺留置针知情同意书,同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正确实施穿刺方法、封针方法、健康指导等,有效地减少了使用留置针所存在的问题,减轻了门诊静点室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无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晓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53-154
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以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而且可以缓解患儿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穿刺失败而产生的护患纠纷.静脉留置针技术是危重患儿急救、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1].我院于2006年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至今,已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笔者现对3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在穿刺、封管方法及穿刺后存在问题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22-1923
目的探讨模拟操作游戏对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患儿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验组先进行模拟操作游戏,使患儿在模拟操作游戏中熟悉并了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全过程,鼓励患儿及家属积极参与,然后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评估2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主客观疼痛,及在静脉穿刺中的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性疼痛、操作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操作游戏能明显降低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依从性,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静脉穿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我院自2005年5月开始对200例住院患儿选择头皮静脉和大隐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其间对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相关问题及留置时间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头皮静脉留置效果明显优于大隐静脉。现将两种部位留置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将本院儿科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分为两组,头皮静脉留置针及大隐静脉留置针各100例。患儿年龄2 d~3岁。1.2方法采用苏州碧迪…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不同年龄患儿中的使用特点及体会.方法总结867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结果合理选择静脉穿刺部位及妥善固定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保护血管,减少患儿痛苦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静脉给药是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的措施,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使用,可以减少患病儿童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将我科近2年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总体留置成功率高,但套管针阻塞、穿刺失败、局部渗漏、等问题依然存在。介绍我科在临床中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牛培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89-19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534例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晓凤  王娟  闻亚军  梅云霞  杨玲 《吉林医学》2012,33(14):3063-3064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适应证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注意事项。方法:分析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对门诊76例患儿施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完善相关的手续,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使患儿输液能顺利完成。结果:7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均顺利完成了持续数天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满意度100%,输液肿胀等反应发生率由7%下降到4%。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轻了患儿多次被穿刺的痛苦,缓解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及压力,减少了由于穿刺带来的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我科867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90%)但留置天数较短(2.35±1.3)d,外渗、导管堵塞、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达26.45%.婴儿组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幼儿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以堵管及外渗多见;学龄前患儿堵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学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患儿,较少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解决留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376例使用留置针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留置针在儿科安全有效地使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珺秀  刘艳荣  林彦锋 《吉林医学》2009,30(16):1836-1837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与恐惧心理,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静脉留置针不仅保护血管,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急、危重患儿的抢救。然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妥善地固定与及时地护理在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家长的心理顾虑,增强了患儿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对肥胖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较头皮和四肢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在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输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58例肥胖患儿按首次来院输液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入院为观察组(32例),双号入院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用静脉留置针在头皮及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槐婉舒 《吉林医学》2009,30(2):130-131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从操作者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及患儿的血管状况、合作程度等方面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要认真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为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始静脉留置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得到广泛使用。它既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体现了人文护理,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给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保留了静脉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如何解决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穿刺易失败,留置时间短.套管针脱落、阻塞及外渗、肿胀,折叠等是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技巧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静脉输液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统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患儿(n=300)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96.67%(290/300)。结论护理人员精确、娴熟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提升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楚,有利于建立和谐良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方法: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总结穿刺及护理经验。结果: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安全、刺激性小,穿刺较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常规穿刺困难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