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的8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再选取80名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对照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制定人性化管理,于2015年5月开始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理论知识(93﹒48±2﹒66)分、护理技巧(94﹒01±3﹒47)分、患者满意度(92﹒73±3﹒98)分、患者舒适度(91﹒57±5﹒09)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值小于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来全面提高门急诊输液室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买施处理措施后2015年2月至12月收冶的1650例老者输屣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发现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护理,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输液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保护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80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保护,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职业风险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4.2%满意度,对照组具有76.6%满意度;观察组具有3.3%职业风险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6.2%职业风险发生率;观察组具有2.7%护理缺陷率,对照组具有11.5%护理缺陷率。观察组、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应用临床护理保护能够显著降低临床护理风险、护理缺陷,得到护理人员广泛认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病区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46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43例,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4﹒9%,2﹒2%7﹒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93﹒5%83﹒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赢得患者的满意,进而降低投诉率,其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以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护理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1﹒7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3±1﹒87)d。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急救护理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S管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ICU护理人员32例作为样本,以16例为一组,将其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实施6S管理。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6S管理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98.52±0.2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9.00±0.34)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6S管理应用到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于和谐的关系的建立以及医院形象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品管圈理念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探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住院并使用留置针的小儿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留置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为(83﹒5±4﹒4)h,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为(54﹒3±3﹒5)h,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为17﹒5(7/40),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为37﹒5%(15/40),组间差异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n=100)护理质量评分(97.1±1.9)分,对照组(n=100)护理质量评分(94.6±4.0)分,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t=5.6454,P=0.0000);(2)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00%(1/100),对照组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2.00%(12/100),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χ~2=9.9548,P=0.0016);(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73-175+179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的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2019年2~6月)和实施后(2019年7~1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严格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7.28±2.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4±2.59)分(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时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丽琴 《大家健康》2016,(3):237-238
目的:对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时期内的50例急诊护理人员,依照不同管理理念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护理人员实施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25例护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自我满意度、病患满意度.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评分为(95.6±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3.5)分,差异对比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满意度和病患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同时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及病患满意度,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穿刺胸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时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76例结核性胸膜炎作为常规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护理服务的56例结核性胸膜炎作为预防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以及胸膜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胸膜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胸膜穿刺抽液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其胸膜反应发生率以及缓解其疼痛,该护理方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险防御管理流程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实施风险防御管理流程后收治的112例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知、风险管理态度以及风险管理行为评分为(19.24±2.56)分、(18.72±2.59)分、(20.59±3.43)分、(23.18±2.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05±2.43)分、(16.87±1.17)分、(15.98±1.19)分、(16.59±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风险防御管理流程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急诊化验采血前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本科室2016年4月至7月的150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16年8月至11月的1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进行护理管理干预,后就护理人员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数,不合格数的几种情况及患儿家长、检验师、医生对采血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不合格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院的儿科门急诊化验采血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急诊化验采血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五官科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五官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防范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结果:观察组五官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10.00%、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五官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4.00%、护理满意度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后,再对患者实施防范干预,能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1例,实施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照组19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中,仅有3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比例为14﹒29%,对照组19例患者中7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比例为36﹒8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病死率,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门急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门急诊2015年1~6月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安全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PDCA循环法实施安全管理.两组均抽取5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0%,而输液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0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急诊输液患者中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同时能降低输液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过程中的护理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多巴胺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预后,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46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35%)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11.32%),护理满意度评分(96.42±2.55)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42±2.39)。结论:对盆腔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间,选择我院感染科24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2月前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组),于2015年1月后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组),统计对比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状况。结果:所有护理人员均未发生感染。精细化组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及职业暴露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骨科病区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4月骨科收治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收治的1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因素管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骨科风险因素的认知,对护理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认知骨科风险因素得分(85.4±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3.9)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结论 在骨科病区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可以减少医疗事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该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