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赖克方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7(6)
临床上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与典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纤维化和支气管肺癌等疾病不同,由于缺乏典型的相关症状,胸片检查无异常,一些临床医生习惯性地给病人戴上“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的帽子,给予止咳祛痰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当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电子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电子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 65例患者中恶性病变35例,其中腺癌28例、鳞癌2例、胸腔间皮瘤3例、未能分类间皮细胞团生长2例.30例良性病变中,结核性胸膜炎21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3例正常.65例患者中54例明确诊断,诊断总阳性率为83.07%.检查并发症少,无病例因不能耐受而终止.结论 电子气管镜替代胸腔镜检查具有诊断阳性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作为呼吸系统唯一症状,持续3周以上,胸部影像学未见异常,未使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IE)。现将不明原因慢性咳嗽6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治现状。方法:对我院呼吸科门诊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诊治的138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8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按病因分类,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最多,占35.5%,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占27.5%,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占12.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占10.9%,变应性咳嗽(AC)占8.7%,感冒后咳嗽占5.1%。其中116例被误诊,误诊率84.1%,确诊后121例经治疗1~8周治愈,治愈率87.7%。结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易被疏忽和误诊,明确病因诊断,规范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叶发期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9):206-208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近年来中西医研究的热点。现主要就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概况。认为中医药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学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是本病近年来中医治疗学上的一大特点,并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以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本组50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X线胸片检查等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发现,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主要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病、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其中48例慢性咳嗽患者明确病因,占96.0%。对本组确诊的48例患者临床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后咳嗽消失或者明显改善有43例,占86.0%。有2例不明病因的患者治疗前诊断没有阳性提示,给予喷托维林和可待因等中枢性镇咳药进行治疗后有所好转。结论:临床加强试验性诊断以及有针对性治疗对确诊病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2年10月~2005年4月在全麻下对26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分析腹腔镜探查和所取组织的病理结果.结果 腹腔镜手术探查有阳性发现者22例,阳性率达(84.6%),其中卵巢包裹粘连16例(占61.5%);结核性盆腹膜炎4例(占15.3%);解脲支原体性盆腹膜炎2例(占7.7%);未见异常4例(占15.4%).结论 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镜下观察及取病理检查可以确定不孕症的原因.腹腔镜探查术应用于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不明原因腹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影像学及穿刺液培养和细胞学检查难以明确原因的腹水患者行腹腔镜检查。结果手术探查29例明确了病因,阳性率96.7%。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诊断性腹腔镜技术对不明原因的腹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伴有足癣、甲癣和真菌性阴道炎等病史的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氟康唑片100mg,每日1次,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对照组每日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疗程6d。每位患者在进入试验的第1天和第8天均需完成咳嗽激发试验、LCQ评分和血浆葡聚糖检测,记录各项指标的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辣椒素C5值、LCQ评分和血浆葡聚糖浓度无明显区别。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辣椒素C5值(P〈0.01)、LCQ(P〈0.01)和血浆葡聚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氟康唑对伴有足癣、甲癣和真菌性阴道炎等病史的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的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真菌感染可能是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腹腔镜在原因不明性腹水的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对11例经过B超、CT、腹水各种检查等仍然未明确诊断,并除外有心肝肺肾的疾病引起的腹水,在全麻下做腹腔镜检查、并取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11例患者全部被确诊,结果表明: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原因不明性腹水的有效方法,且并发症轻,可作为腹水病因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室43例经常规的X线、CT、纤支镜、胸腔穿刺抽胸水实验室检查、脱落细胞检查均未能确诊的病例,行胸腔镜下穿刺行病变组织病理活检。[结果]43例患者中43例经胸腔镜取得病理学标本,成功率为100%;术后病理确诊43例,确诊率100%,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31例(72.1%),其中肺癌转移25例(非小细胞癌20例,其中腺癌13例,鳞癌6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肺癌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乳癌胸膜转移2例,胃癌胸膜转移1例,肝癌胸膜转移1例。良性疾病共12例(27.9%),其中结核性胸膜炎9例,慢性炎症3例。29例(2例缺失)患者术后2-12个月均获随访并行螺旋CT检查,无胸壁针道的肺癌种植性转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室43例经常规的X线、CT、纤支镜、胸腔穿刺抽胸水实验室检查、脱落细胞检查均未能确诊的病例,行胸腔镜下穿刺行病变组织病理活检。[结果]43例患者中43例经胸腔镜取得病理学标本,成功率为100%;术后病理确诊43例,确诊率100%,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31例(72.1%),其中肺癌转移25例(非小细胞癌20例,其中腺癌13例,鳞癌6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肺癌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乳癌胸膜转移2例,胃癌胸膜转移1例,肝癌胸膜转移1例。良性疾病共12例(27.9%),其中结核性胸膜炎9例。慢性炎症3例。29例(2例缺失)患者术后2.12个月均获随访并行螺旋CT检查,无胸壁针道的肺癌种植性转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检术,直视下于壁层胸膜病变处多部位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结果:48例胸腔积液患者行病理活检,确诊恶性肿瘤14例,其中肺腺癌10例(20.83%),肺鳞癌1例(2.08%),小细胞癌1例(2.08%),胸膜间皮瘤2例(4.17%);结核性胸膜炎26例(54.20%);化脓性胸膜炎1例(2.08%);非特异性炎症7例(14.58%).结论:内科胸腔镜是简单、微创、高效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用纤维支气管镜行开放式胸腔检查术,全面检查胸膜腔和肺,并在电视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胸腔积液患者被确诊42例,确诊率为93.3%(42/45),包括胸膜转移癌24例,胸膜间皮瘤3例,胸膜结核12例,脓胸3例。所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和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诊断率高,创伤小,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慢性消化道隐性出血被认为是缺铁性贫血的一个主要病因。用传统方法对胃肠道上段和下段进行检测后,有接近10%的患者仍然不能确定其出血部位。本试验通过对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研究,评估胶囊内窥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在一个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数据库中,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这项大型的队列研究。该数据库资料来自至少50个临床研究。采集其中31例合适患者的相关信息。每1例受试者吞下1粒M2A胶囊,此胶囊包含有1个微型视频摄像机、电池、信号发射器和天线。记录时间大约8h。胶囊随着患者的肠蠕动自然排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