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男,70岁,因"发热、咳嗽伴活动后喘息20余天"入院。既往吸烟史30余年,2型糖尿病病史7年,自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尚可。10余年前有右肩背部纤维瘤史,已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T36℃,BP120/80 mm Hg,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唇无发绀,左肺呼吸音稍粗,右肺呼吸音稍低。2014-6-23胸部CT:右上肺一团片状高密度影,考虑肺癌,纵膈第7、10组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性,75岁。既往有乙肝、肝硬化、全脾切除术病史,有长期吸烟史。2018年5月24日因咳嗽、咳痰就诊于外院,查胸部增强CT示:左肺门上极占位,范围约1.8cm×2.0cm,考虑肺癌可能,伴双肺多发转移,纵膈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腹部超声示:左侧肾上腺占位,范围约4.3cm×4.9cm×5.0cm,伴肾静脉及肾上腺静脉瘤栓。2018年  相似文献   

3.
李永强  张德明  邓青南 《广东医学》2007,28(10):1565-1565
患者,女,48岁,2006年2月因刺激性干咳伴低热1个月入院,胸片见左肺门阴影,全身PET/CT示左肺上叶纵隔旁型肺癌,左肺上叶肺内转移及左侧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双侧大脑多发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效果观察。从而得出一个切除肺癌相关的胸内淋巴结的合适的范围。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2月间收录的48例做过根治术的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特征。结果 48例患有胸内淋巴结转移的有25例,占52.1%;肺门及肺根周围的转移率较其他部位的要高很多;从类型上来讲,转移率最高的属小细胞型肺癌(P0.05),而且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就越大[1]。上叶肺癌大多累及上纵膈内的淋巴结,下叶肺癌上、下纵膈内的淋巴结均可受累。结论大多数肺癌的转移规律均为由近向远、上至下、肺内病灶先转移至肺门,再由肺门向纵膈内转移,在纵膈内,淋巴结转移常呈现一定的"跨越性"。因此,胸内淋巴结的清除在肺癌手术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女,47岁,因"左乳癌术后11个月,多发转移2月余"于2015年6月7日入院.病人既往行4周期化疗(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后病情进展,2个月前发现胸壁、肺和骨转移.既往无高血压、精神病史.体格检查:神清,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左乳缺如,左侧胸壁可见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右乳正常.心肺腹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与规律,以探讨肺癌淋巴结合理的手术廓清范围.方法对434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并予淋巴结廓清,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结果手术共清除2198组淋巴结,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749组.淋巴结转移率T1期为16.5%,T2期33 5%,T3期35.6%,T4期52.3%,T1期和T4期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叶肺癌上纵膈与下纵膈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有30.6%转移,左下叶和右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有26.5%转移.结论除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仅限于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外,总体上,上叶肺癌以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居多,而中、下叶肺癌则上、下纵膈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和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转移是上、下纵膈之间淋巴结扩大转移的信号.原发肺癌除了T,期可仅行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淋巴结清扫外,均应行系统性肺门和上下纵膈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病例1,男,55岁。因肺癌术后2年,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 d入院。患者2009年4月因"右肺下叶鳞癌"行右肺下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定期复查。2011年9月行CT示:左肾占位,最大径6.9cm,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红细胞沉降率(ESR)43mm/1 h。胸片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余未见明显异常。PET-CT示:左肾恶性肿瘤可能并肾门淋巴结转移;右肺癌术后,肺容积缩小。肾ECT示:左肾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缺乏症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极易引起感染,老年人粒细胞缺乏症病情更是危重,预后也较差。本科1997年10月~1998年8月共收治老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1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7岁。现就其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2岁,1997年10月3日因反复咳嗽、咳痰6年,痰中带血一周入院。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来院经CT检查诊断为左肺癌,但无明显转移灶。经抗炎治疗后,行左全肺切除术,术中发现患者颈淋巴结及纵膈淋巴结转移。术后24d开始行化疗,化疗后第4d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血象下降,白…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左腮腺导管癌伴左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有糖尿病史2年,无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病史。拟全麻下行左腮腺扩大切除术及左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一般状态尚可,常年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曾多次空腹晕厥,每次进餐后需立即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本次全麻手术需空腹6~8h。请内分泌科医生围术期随诊,建议使用胰岛素泵(珠海福尼  相似文献   

10.
434例肺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廓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与规律,以探讨肺癌淋巴结合理的手术廓清范围。方法:对434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并予淋巴结廓清,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结果:手术共清除2198组淋巴结,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749组。淋巴结转移率T1期为16.5%,T2期33.5%,T3期35.6%,T4期52.3%,T1期和T4期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叶肺癌上纵膈与下纵膈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有30.6%转移,左下叶和右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有26.5%转移。结论:除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仅限于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外,总体上,上叶肺癌以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居多,而中、下叶肺癌则上、下纵膈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和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转移是上、下纵膈之间淋巴结扩大转移的信号。原发肺癌除T1期可仅行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淋巴结清扫外,均应行系统性肺门和上下纵膈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5岁,因"右上肺癌综合治疗后3年"返院复查。患者于2009年9月1日因"咳嗽气促10余天,加重2天"入住我院胸外科。入院诊断为:右上肺肿物,考虑恶性可能性大。入院后完善检查,9月3日PET/CT提示右肺上叶肿块,纵隔内气管前、隆突下、肺门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考虑为右上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9月4日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右上  相似文献   

12.
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致严重腹泻、肠梗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4岁。因咳嗽咳痰50d于2006年8月8日入院。辅助检查胸部增强CT示“左肺门肺癌可能性大,左侧胸腔积液,胸膜转移”,支气管镜检查取活检病理示“小细胞癌”,头颅CT示“脑内多发低密度脑缺血性改变,右侧颞枕叶低密度转移瘤改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物(NSE)52.25μg/L(正常值<13μg/L)。入院诊断左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小细胞癌,广泛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脑转移?  相似文献   

13.
王利  朱文莉  张荣嘎  胡钟 《安徽医学》2020,41(1):114-1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上腹不适11个月"入院。2017年3月患者上腹不适加重,至外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下段占位;病理结果为食管癌。2017年4月15日入住我院,CT检查示:食道中下段癌伴纵膈淋巴结肿大,两肺多发结节,两侧胸膜增厚(见图1)。初步诊断:食管癌伴纵膈淋巴结、两肺转移,不建议手术治疗。2017年3月26日行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第1天,紫杉醇120 mg,第3天改为90 mg,第2天加用奈达铂120 mg; 21天为1个周期,紫杉醇化疗前30 min,给予西咪替丁300 mg、苯海拉明50 mg、地塞米松5 mg预防过敏反应。2017年4月16日继续原方案化疗第2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70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5a,加重伴胸痛,痰中带血丝1个月于2003年9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肺间质纤维化20余年。入院胸片和胸部CT示:“右肺下叶肺癌伴双肺多发转移,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CT引导性肺穿刺检查,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患者9月9日突发右侧肢体偏瘫,经头部CT检查发现左额顶叶3个多发类圆形占位,腹部CT示肝左叶低密度影,考虑为转移癌。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个月,发现肺部占位3d”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抖动,间断发作,活动欠灵活,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未进一步检查.2周前突然发生抽搐后倒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20 min后清醒,醒后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当地医院急诊头颅CT示右侧额顶低密度影,考虑脑梗死.予降颅压及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后,下肢活动能力稍有好转.1周前行头颅MRI增强示颅脑多发肿块,考虑转移瘤(图1).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见右上肺约4 cm×4 cm片状高代谢区,标准摄取值(SUV)为2.5,左上肺约2 cm×2 cm高代谢结节影,SUV=3.5,考虑右肺癌伴脑转移.在外院门诊行头颅放疗2次后收入我科.近1个月内体重下降2 kg,大小便正常.吸烟指数500支·年,未戒烟.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冶游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体温36.3℃,心率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右侧腋窝可触及一大小约1 cm×2 cm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脏、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Babinskin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7.17×109/L,中性粒细胞73.5%,血红蛋白137g/L,血小板281×109/L;红细胞沉降率28 mm/1 h,C反应蛋白45mg/ml;肝功能示乳酸脱氢酶273 U/L;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凝血功能正常.胸部增强CT示左上肺类圆形结节影,增强后似见强化,两上肺肺见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图2).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8岁,因常规体检胸部X线片发现肺部肿块于2013年4月3日入院。无发热、咳嗽、胸闷、胸痛、气短及明显消瘦等表现。既往27年前曾做过输卵管结扎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发现左肺中野单发境界清楚肿块。CT表现:左肺上叶近斜  相似文献   

17.
男,49岁,以"体检发现肺占位1 d"为主诉入院. 患者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咯血、头昏、头痛,近半年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品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禽类密切接触史. 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可,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HR 8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8.
肺癌合并高钙血症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男性,72岁,汉族。1998年1月12日因“咳嗽、胸闷、气短1个月”收住内科。入院后,X线胸片示:左肺中央型肺癌,左肺上叶不张;CT示:左肺肿瘤,隆突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气管镜示:隆突增宽,左上叶口有草莓样肿物生长,管腔完全阻塞。活检病理报告:低分化鳞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于96年收入一肺癌卵巢转移误诊为卵巢囊肿,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肺癌卵巢转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曾因胸闷、胸痛,痰中带血1个月于95年8月10日入院,胸部CT报告为左肺中心型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左上肺舌段不张,支气管镜取病理证实;燕表细胞癌临床分期T_3N_3M_0,Ⅲ_b期,以CODP方案化疗三个周期,以60co、r线胸部前后对穿野放疗,DT55GY结束,出院前复查胸部CT:肺门肿块消失,支气管通畅,腹部B超检查各脏器无异常。96年8月,该患者下腹无痛性包块二周二次入院,表现为身体消瘦、乏力、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左下腹可及一约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余,手足麻木、疼痛1年余"入院。既往有"腰间盘凸出"手术史6年余;有"冠心病"病史5年余,否认有"高血压病"病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患者于6年前行"腰间盘凸出"手术时发现血糖高达14.0mmol/L,术后予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降糖药物口服;于4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而改为"甘舒霖30R早餐前、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