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运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各种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奠定了基础,只有保证器械清洗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够避免医疗设备被细菌感染,从而有效提升医院治疗的安全性。但结合当前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的现状,可以发现这当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器械清洗的质量,还降低了器械清洗的效率。本文就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供应室器械清洗的护理缺陷与应对策略。方法抽选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我院供应室的300件手术器械,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0件,观察组150件。对照组采用供应室器械的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管理与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供应室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以及清洗合格率,并且分析出供应室器械清洗护理中存在的缺陷原因。结果清洗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以及消毒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关于器械清洗的护理存在的缺陷,开展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供应室手术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以及清洗的合格率,提高器械的清洁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平均划分,然后随机交给两组工作人员,观察组在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时以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作为工作依据,根据器械情况分别进行人工清洗以及器械清洗,同时将清洗难点的管理进行加强。而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标准进行器械清洗,并且清洗方法为手工。结果:观察组器械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小纱布检测血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经相关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为了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应该对操作流程以及清洗方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可复用诊疗器皿、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讨论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170件待灭菌的可复用诊疗器皿、器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件。两组进行对照组试验,对照组实施手工清洗,观察组运用机械清洗,对比两组器械消毒清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发生质量问题高于观察组(χ2=18.496,P0.05)。结论对既往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机械清洗可提高可复用医疗器皿、器械的消毒清洗质量,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保证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供应室器械清洗存在的护理缺陷与应对策略。方法本院自2016年7月针对供应室器械清洗实施了应对措施,本次研究选择该时间节点前后各一年时间段(即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供应室实施常规工作流程的时间段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实施相关应对措施后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组),对比对两个时间段内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的护理质量,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请本院其他科室和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和打分评价。并将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记录,比较分析两个时间段内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实施针对清洗的护理缺陷相关应对措施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与临床各科室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供应室的护理缺陷实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提高各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供应室器械清洗存在的护理缺陷与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5年度消毒供应中心,上半年实施常规的工作流程;下半年针对清洗的护理缺陷实施应对策略,比较护理质量与临床各科室的满意度。结果下半年针对清洗的护理缺陷实施应对策略后,护理质量与临床各科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上半年。结论对供应室实施应对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晋双  宇春霞  张秋 《当代医学》2009,15(2):147-147
消毒供应室是在细菌集中的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临床上各种检查及治疗所用的器械都要回到消毒供应室来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院内感染的控制情况,因此做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麦秀琴 《农垦医学》2014,(4):324-32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组建FEMA团队,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过程中应用FMEA模式,并分析FMEA实施前后供应室管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科室护士及医生对器械清洗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冲洗不彻底、器械生锈、清洗流程错误、器械处理不及时、精密仪器损耗、未按步骤消毒等失效模式的RPN值显著下降;科室护士、医生对器械清洗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模式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降低器械清洗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9.
邵蕊 《中国乡村医生》2023,(23):161-163
目的:分析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2022年7—12月曹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管理(管理后),2022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管理前),比较管理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管理前共统计清洗器械131 872件,管理后共统计清洗器械145 324件。管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工作人员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工作技巧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中,能有效提升器械清洗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供应室与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包装,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每天供应室派一至二名护士到手术室协助工作.通过几年实践,提高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提升供应室、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无菌物品存放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消毒供应室进行循证护理前后的200包消毒器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清洗质量为90.0%,灭菌质量为85.0%,包装质量89.5%;研究组清洗质量为99.0%,灭菌质量99.5%,包装质量98.5%。经过循证护理后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以及器械的包装质量均显著高于循证护理前的医疗器械(P<0.05)。结论经过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把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手术室器械300件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室器械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手术室器械实施一体化管理。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后,对比分析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以及医生的满意率,并统计管理前后手术器械更换率以及丢失率。结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观察组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以及医生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器械更换率以及丢失率也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消毒效果较好,能有效的提高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以及医生的满意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耗率以及丢失率,极大的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手术工作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洁消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此情况于2015年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阶段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及器械损害情况。结果 2015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器械清洗、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分别达到98.33%、99.33%、96.00%,相比于2014年未实施PDCA循环时的85.67%、87.67%、83.00%显著提高(P0.05);2015年器械损害率为0.33%,较2014年的4.67%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消毒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1],而物品清洗质量是直接决定消毒供应室提供的物品是否达标合格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迹、蛋白质、黏液等都会妨碍生物与气体的有效接触, 会产生细菌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2],导致消毒灭菌的失败.可见,彻底清洗器械物品在消毒灭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就我院供应室2010年全年中出现的清洗质量缺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手术器械完整的清洗流程,研究流程中步骤对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找出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有效地保证了器械清洗的质量.结论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清洗,提高了清洗质量和灭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增强人员意识,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一些方法或者措施加强或定期对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工作性能加强,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设备使用年限增长。结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与维护的质量提高,提高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为医院减少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把手术室器械集中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通过将注重清洗质量、清洗方法改进以及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等落实来提高管理质量,并研究其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合格率为100%,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为99.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班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14-115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工作情况,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各类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存放和发放。完善各项检测措施,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业务培训。结果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及考评,及时纠正各项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环节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医用器械清洗、消毒环节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院供应室是医用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备、发放的主要部门,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科室之一。可以说,没有供应室良好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控制达标就无从谈起,正常的医疗秩序、病人的身心健康、身体的康复也就无法保证。但是医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仅靠供应室来完成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医疗过程中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牵扯到各各环节、每一位参与医护行为的人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不重视清洗、消毒的问题医学研究现已清楚认识到医护诊疗过程中患者使用过的被污染器械可携带多种极具危害性的致…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院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供应室担任着管理医院重复使用器械回收、清理、维修、消毒灭菌、发放等工作的重要职责,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1])。手术室器械管理传统流程是器械使用完毕后由护士简单清洗后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该流程效率较低,影响器械消毒质量~([2])。近年来,我院腔镜手术越来越多,腔镜手术对手术器械要求较高,且器械精密繁多,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手术效率。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简称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