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预后分析模型,筛选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的5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筛选出8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治疗措施、治疗转归及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筛查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病原检出情况分为病毒组、细菌组、混合感染组、阴性组和其他组,各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前使用过抗生素、高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高肺炎严重度指数、高Chalison评分、脓毒血症、高降钙素原、高血尿素氮、高血糖、高乳酸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未行抗病毒治疗及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均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乳酸、血尿素氮、心率升高,OR值分别为4.704(95%CI 0.966~22.907)、1.264(95%CI 0.994~1.606)和1.081(95%CI 1.003~1.165),未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为死亡的保护因素(OR=0.033,95%CI 0.001~0.764)。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乳酸水平升高、心率增快、血尿素氮升高、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0例年龄≥65岁的老年CAP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36例)、治愈组(104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血肌钙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D-D二聚体(D-Dimer)水平,并对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具有于高龄、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多叶肺炎(P<0.05)等特征,死亡组血浆肌钙蛋白、血肌酐、D-Dimer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1,OR0.012)、多叶肺炎(P=0.019,OR 4.377)和D-Dimer(P=0.005,OR 2.411)升高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多肺叶炎症及血浆D-Dimer水平升高是老年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这些临床指标有助于及早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近10年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综合治疗措施,其中58例预后佳(好转),59例预后差(死亡,包括经治疗后无好转放弃治疗,出院后经电话随访已死亡的患者).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有创机械通气、有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年龄.结论 应重视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动态观察各项指标,及时、正确处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6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成人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临床特征的异同,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82例SCAP患者入选,平均年龄(72±19)岁,死亡29例,病死率35.4%。84.1%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64例(78.0%)患者在Fine危险分级IV~V级,致病菌中最多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多肺叶或双肺病变和发生休克是S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AP患者发病率高、预后差,临床表现、病原学具有其特殊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伊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3例CAP患儿,采集相关信息,把治疗结果分级(治愈、好转、无效)。SPSS 12.0统计软件做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和分析影响CAP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1岁,咳痰,1个月内使用过抗菌药物,合并心、肾或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9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0.9,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血尿素氮(BUN)升高共9个CAP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1岁、1个月内使用过抗菌药物,BUN升高,经皮SaO2<90%是影响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CAP大部分可以治愈或好转,年龄<1岁、1个月内使用过抗菌药物、BUN升高、经皮SaO2<90%是影响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的SCAP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istic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SCAP组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意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死亡组伴发神经系统疾病、COPD、急性意识障碍、中性粒细胞增多及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和降阶梯抗菌药物治疗的应用率高于死亡组.结论 老年SCAP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较高,联合抗菌和降阶梯药物治疗能降低死亡率,感染性休克和COPD是影响S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感染时间、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院内接触环境、患者日常生活环境和习惯、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可能影响HAP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发病时间早晚、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对HAP预后影响不明显;是否存在基础疾病、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对HAP预后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是否存在基础疾病与HAP预后成正相关关系(B〉0,Exp(B)〉1);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与HAP预后成负相关关系(B〈0,Exp(B)〈1)。结论存在心脑肺基础疾病、住院接触环境差与日常生活环境及习惯差三项是老年HAP的危险因素,适当控制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将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收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803例重症CAP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以及预后资料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803例重症CAP患儿中82.1%在1岁以下,31.4%(252/803)存在基础疾病,死亡率为7.5%,呼吸道病原检出最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46.6%(189/406),其次为支原体19.7%(80/406),细菌中最多的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分别占12.3%(50/406)、7.9%(32/406)和3.0%(12/406),单因素分析时,死亡危险因素为患儿出现意识改变、呼吸频率>70次/min、呻吟、点头样呼吸、青紫、入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80%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 g/dL,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死亡危险因素为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脑性瘫痪和免疫缺陷.结论:年龄和基础疾病状态与重症CAP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基础疾病状态和危重症状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死亡率的改善可能有意义,根据当地CAP病原学谱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预防接种计划可能会减少重症C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伊宁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97例CAP继发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120例同期住院的未继发腹泻CAP患儿作为对照组。SPSS 18.0统计软件做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筛选和分析CAP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1岁、住院>10 d、静脉应用抗生素>1周、联合应用抗生素、未应用微生态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CAP共7个CAP继发腹泻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表明年龄<1岁、联合应用抗生素、未应用微生态制剂、重症CAP是继发腹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CAP继发腹泻与年龄、联合应用抗生素、未应用微生态制剂、重症CAP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60例CAP患者,按照CAP是否进展为ARDS将患者分为两组,出现ARDS的患者为A组,未出现ARDS的患者为B组,...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辉  黄平  关福源 《广东医学》2008,29(9):1549-1551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quired pneumonia,CAP)危险因素对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对83例老年CAP的临床特征、基础疾病、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CAP发热、胸痛少,但精神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气促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不高。伴有基础疾病者58例(70%),其中21例(25%)同时伴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单因素分析表明:曾经因CAP住院、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恶性肿瘤、慢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为老年人CAP的危险因素。8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41株,革兰阴性(G-)杆菌31株(76%),革兰阳性(G )菌8株(20%),真菌3株(7%)。结论老年CAP的危险因素是造成老年CAP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感染为主。老年CAP的治疗除了正确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外,还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并评价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出院且满足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标准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46例病人中有26例死亡,20例存活,病死率为56.52%; 通过对两组病人实施多种预后因素对比,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75岁及以上、使用人工气道、血白蛋白≤30g·L-1、氧和指数≤200以及伴休克,根据O R值排序:人工气道、氧合指数、休克、低蛋白血症及病人年龄.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及病变累及肺叶数量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危险因素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给予重视,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及充足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减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本院内、外科住院的86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HAP发生率占同期院内感染的31.61%(86/272);60岁以上HAP发生率占81.40%(70/86);住院时间〉60d组HAP发生率为58.14%;71~84岁组痊愈与死亡呈正相关(r=0.449,P〈0.001);起病24h后用药;痊愈组为37.25%,死亡组为84.3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AP发生率较高。年龄大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早期应用抗生素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柏蔷 《当代医学》2000,6(7):55-58
重症CAP是一组具有 特征性的临床疾病,病人常需进入ICU治疗。重症CAP的最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军团菌、革兰阴性菌、流感嗜血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诊断CAP时应尽量明确其病原体以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如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针对引起重症CAP的最常见病原体。重症CAP病人如合并呼吸衰竭时,常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胜利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3):303-304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仍然是流行性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感染性疾病。为提高对CAP的诊疗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分别制定有关CA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并不断加以修订和更新。目前有关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情严重性的评估、病原学、诊断实验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本文将综述SCAP研究中病情严重性评分和改善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免疫风湿科住院治疗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167例,对多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51例(30.5%)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3个系统受累、白细胞计数<2.0×109/L、血浆白蛋白<25 g/L、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肺间质病变等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间质病变、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联合应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效治疗原发病和正确掌握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准确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降低病死率。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94例患儿,根据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分为普通型428例和重型66例,回顾研究其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点,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428例普通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相比,66例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年龄偏小,其出现呼吸音减弱、心动过速、肺外并发症、胸腔积液、大叶性肺不张等症状体征出现的比例更高;在实验室检查中,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IL-6、IL-10的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RP、IL-6是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RP、IL-10水平升高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识别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