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指导产后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分析唐山市乐亭县医院产后出血180例(产后出血组)以及同期非产后出血产妇360例(对照组),比较二组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各个因素的差异,分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2010年5月~2013年11月,乐亭县医院共分娩2802例,产后出血者180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6.42%。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包括:高龄(年龄≥35岁)、肥胖(体重指数≥24)产次≥2次、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巨大儿、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组中胎盘因素(粘连或植入或残留)、软产道裂伤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胎儿体重≥4000g、剖宫产、产次≥2次与产后出血有关。结论及时发现高危因素,重点关注高危因素孕妇,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尽快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的高危因素,针对各种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1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非产后出血产妇303例做为对照组。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根据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产组,剖宫产组根据处理方式又分为宫腔填塞组与B-Lynch术组;阴道产组分为缩宫素组与欣母沛组,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4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年龄、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产程异常、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畸形、妊娠合并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畸形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职业、分娩方式是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观察组中的剖宫产患者以B-Lynch缝合法更优,阴道产组以欣母沛处理更优。结论:产后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产前应明确其高危因素而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302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88例,发生率2.9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9.31%,胎盘因素占21.59%,软产道损伤占9.09%。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美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6-3727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76例,分析产妇出血率、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的比例最高,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两方面,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5.2%。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针对出血原因,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救治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1648例产妇。24h之内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000ml视为产后出血。观察内容包括产妇的年龄,胎数,胎产次,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胎盘情况,子宫情况以及其它生理指标等。结果:共45例符合出血标准,发生率2.73%。未出现死亡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9个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胎数、产次、产道损伤、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分娩方式、血功能障碍异常、子宫收缩乏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以上的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得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和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和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危险因素。加强孕妇的产前教育,及时筛查识别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关的综合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干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12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定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 2 125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5例,发生率为2.1%.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首位,其次是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损伤。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者占产后出血的80%.结论病理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孕前宣教、做好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16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4例,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宇宁  王欣 《现代医学》2011,39(6):676-679
目的:通过产后尿潴留发病因素的分析,探讨预防措施,以期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间阴道分娩者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因素,包括产妇年龄、助产、并发症、分娩镇痛、Ⅰ+Ⅱ产程时限以及初次排尿时间。结果:阴道分娩的5 696例产妇中,85例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1.49%。Ⅰ+Ⅱ产程≥12 h、器械助产、接受宫颈封闭、缩宫素静脉滴注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糖耐量异常产妇尿潴留发生率较高,初次排尿时间≥6 h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升高;分娩镇痛及年龄≥35岁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产程≥12 h、器械助产、宫颈封闭、缩宫素静脉点滴、糖代谢异常、产后初次排尿时间>6 h均是产后尿潴留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38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3.06%,随着胎次的增多,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随着胎儿体质量的增高,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增高,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结论产后出血与胎次、分娩方式、胎儿体质量等有明显关系,主要原因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有关。故加强围生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0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6.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67%,胎盘因素占20%,软产道损伤占3%.结论 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第二产程异常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分娩孕产妇826例,将第二产程异常产妇213例作为异常组,与正常组61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异常组胎儿枕后位、枕横位发生率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比正常组重;宫缩乏力、脐带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以上因素是引起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异常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引起第二产程异常的高危因素,在分娩前对产妇进行测评和对症防治,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脐静脉注射缩宫素预防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84例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肌注缩宫素,观察组给予脐静脉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娩出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脐静脉注射方式给予阴道分娩产妇缩宫素,可缩短产妇第3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可降低胎盘粘连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子宫手术史的单胎妊娠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阴道分娩的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子宫手术史的单胎妊娠阴道分娩的181例。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81例)及非产后出血组(100例)。对产后出血组产妇及非产后出血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血型、孕期体重增长、是否人工破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是否侧切、是否人工剥离胎盘、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会阴侧切、第二产程≥2 h及第三产程大于≥30 min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第三产程大于≥30 min及会阴侧切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低危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来说,孕期体重的管理、产程管理及降低会阴侧切率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燕  尹玲英  卢楚红  黎丹 《中外医疗》2013,(27):39+41-39,41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比较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260例(观察组)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术63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出血原因、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认真评估产妇情况,积极处理异常产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龙陵县2010--2012年259例产后出血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5%;剖宫产、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巨大儿、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产妇年龄、妊娠次数、胎儿大小、妊娠合并症有密切关系,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异常、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制异常。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围产期保键,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助产技术,加强子宫收缩,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李黎明 《中外医疗》2013,32(15):146-146,14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在该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分娩的9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53%,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产后出血会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宣教和管理,产时监护和产后护理,及时发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提高产科工作人员的急救、助产、护理技术是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1 000例门诊复查的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妇科检查,了解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率,对影响盆底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加调查的1 000例产妇发生SUI 275例,发生率27.5%,POP 166例,发生率16.6%。新生儿出生体重≥3.5kg者产后SUI和POP的发生率增高,经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SUI和POP的发生率增高,第二产程≥1.5h产后SUI和POP的发生率增高,400例阴道分娩者产后SUI和PO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0例剖宫产者,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SUI及POP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越重,阴道分娩次数越多,第二产程时间越长,对盆底功能损伤越大,剖宫产对SUI及POP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应避免或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将100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将10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0(16/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5例胎盘粘连产妇巾,8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占32.00%;4例胎盘植入产妇巾3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占75.00%:9例前置胎盘产妇中5例出现产后出血,占55.56%;5例子宫破裂全部出现产后山血。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增加了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剖宫产术且产后出血患者47例临床资料,观察剖宫产原因及术后出血因素。结果(1)产妇年龄大于35岁、辅助生殖技术后多胎妊娠、再次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位异常及社会因素是造成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2)子宫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胎盘、蜕膜残留及子宫复旧不良是造成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并不是分娩的捷径,减少可避免性的剖宫产,是在可控范围内降低产后出血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