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目的: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腹部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和误诊率,以及对急性肠梗阻类型和病因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大于X线腹部平片,误诊率明显低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绞窄性梗阻、动力性梗阻类型,以及对肠粘连、肿瘤、肠麻痹等病因的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高于X线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均经手术证实,90例患者均分别用X线腹部平片、螺旋CT进行诊断,经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并作为对照组,经螺旋CT诊断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肠梗阻原因判定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误诊率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绞窄性梗阻、动力性梗阻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肠粘连、肿瘤、肠麻痹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腹部平片与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螺旋CT在诊断准确率、分辨肠梗阻的类型及明确病因均明显优于X线腹部平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旭娅  彭怀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58-2059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64-MSCT)与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患者均接受64-MSCT和腹部X线检查。比较64-MSCT与腹部X线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准确度。结果 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64-MSCT对急性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腹部X线比较,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对梗阻类型和病因的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平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4例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临床效果.结果 CT诊断的准确性96.88%及梗阻类型确诊率、病因确诊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CT诊断舒适性96.88%、图像清晰度92.19%,均比对照组的71.88%,50.00%高;操作复杂性21.88%,较对照组的68.75%低(P<0.05).结论 肠梗阻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更高,诊断准确性高,且能准确分辨梗阻类型及病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确诊后分别进行CT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梗阻类型的评价。结果:螺旋CT与X线平片对于梗阻类型的确定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扫描影像分析,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的确定率较X线平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可实现对梗阻类型的准确评价,判断梗阻病因,评价病情,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3)与研究组(n=23),常规组对患者施以X线片检查,研究组对患者施以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及符合率。结果经诊断经验丰富的2位医生对患者腹部影像进行阅片诊断,研究组检出肠梗阻22例,诊断符合率为95.65%;常规组检出肠梗阻15例,诊断符合率为65.21%。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较常规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于梗阻程度与梗阻原因的准确性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急性肠梗阻患者比X线片检查该病的准确性更高,且对于梗阻程度与梗阻原因的准确性方面,多排螺旋CT检查的效果更好,临床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前均接受过螺旋CT、腹部X线、超声等检查,对比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患者中,螺旋CT、腹部X线、超声在诊断肠绞窄、梗阻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肠梗阻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超声诊断肠绞窄、梗阻部位、肠梗阻的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螺旋CT诊断梗阻病因的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肠绞窄、梗阻部位、肠梗阻、病因的符合率均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声诊断能对肠梗阻的程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但在诊断肠梗阻时,螺旋CT是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且CT的检查结果相对于超声、X线而言更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患者26例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螺旋CT的表现,比较2种方法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结果 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分别为73.1%(19/26),96.2%(25/26);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分别为57.6%,91.7%.结论 腹部X线平片和CT扫描均能对肠梗阻做出明确诊断,但CT对诊断肠梗阻部位、病因、有否绞窄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142例经手术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分别计算腹部立卧位X线片(X线CR)和16层螺旋CT对肠梗阻定性、定位、程度及病因的诊断符合率(准确率),并行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腹部X线CR对肠梗阻定性诊断、梗阻原因诊断、梗阻部位诊断、梗阻程度诊断符合率均显著小于16层螺旋CT(P<0.05);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均显著小于16层螺旋CT(P<0.05),而操作难度却显著高于16层螺旋CT(P<0.01)。结论 16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定性、定位、程度、病因等方面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延春 《中原医刊》2009,(21):20-21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准确率为64,3%,CT对肠梗阻的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梗阻病因的诊断CT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作为筛查手段,CT表现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辅助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并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患者48例,对其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仅经X线腹部平片明确肠梗阻诊断者33例(占68.8%),经X线腹部平片不能明确诊断的15例患者经CT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者14例(占93.3%);经X线腹部平片能够明确病因者17例(占35.42%),经X线腹部平片不能明确病因的31例患者进行CT辅助检查后明确诊断者26例(占83.9%)。结论在肠梗阻的诊断中,螺旋CT辅助X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确诊率,而且有助于明确产生梗阻的病因及病变位置、程度、范围等,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X线片和CT诊断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47例经手术治疗确诊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腹部X线平片和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诊断确诊率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率分别为93.62%和7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病因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病因准确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明确肠梗阻的类型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检查可明确肠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梗阻类型,其诊断价值高于腹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5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及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及操作难度。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中梗阻诊断准确率、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率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明显较高,两种影像学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中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而操作难度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明显较低,两种影像学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确诊率高,在诊断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部位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超声、X线片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MSCT、超声和X平片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100%、36%和32%,MSCT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和X平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有较高的确诊性,可作为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CT和腹部X线平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分别使用16排CT和腹部X线平片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在确定肠梗阻有无、发病原因、发生部位和绞窄性梗阻等方面,16排CT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在诊断肠梗阻中,16排CT敏感,对诊断肠梗阻部位、病因和有否绞窄等方面较腹部X线平片检查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刘璋  黄益华 《当代医学》2021,27(2):28-30
目的对比腹部X线与CT诊断肠梗阻及其病因的效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肠梗阻患者80例,分别实施腹部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诊断准确率及病因诊断准确率。结果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81.25%,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1.25%,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肠梗阻病因的效果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腹部X线,特别是对于肠梗阻病因的分析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CT与腹部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腹部X线和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2%(78/82)、95.12%(78/82)。腹部X线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73%(58/82)、69.51%(57/82)。CT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腹部X线对肠梗阻的诊断均可提供重要参考,但CT诊断符合率及敏感性更高,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比较32例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68.8%,CT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更高,特别是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6.9%。结论 CT对肠梗阻的诊断,尤其是病因诊断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腹部X线平片可以作为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病历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并分别使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X线平片和CT成像技术的检查符合率,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将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分别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梗阻诊断的符合率分别是95.5%和84.1%;梗阻位置诊断的符合率分别是95.5%和70.5%;梗阻原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3.2%和56.8%;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0%和34.1%;CT检查的各项指标符合率均显著优于腹部平片,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肠梗阻的检查与诊断过程中,腹部X线平片和CT均能对有无梗阻发生进行有效的判别,但在梗阻原因、梗阻部位、是否绞窄等的诊断中,CT诊断的敏感性更高,检查的符合率也更高,较之腹部X线平片检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分别为63.2%、 97.37%; CT能准确诊断肠梗阻病因为94.74%,平片仅为15.8%.结论: CT检查在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