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因素、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0年间收治的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6.29%,多发年龄在31-40岁,占84.21%。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多在主诉症状出现1年以上诊断占78.95%。细胞分化程度高,肌层浸润少,与>40岁组比较差异有显性。<40岁组5年生存率与<40岁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较少,以月经紊乱、不孕为主要表现,症状出现早期诊断率低,细胞分化好,浸润肌层少,5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2.
杨小福  杜成杰 《浙江医学》1999,21(5):298-299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在1990年至1997年2月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258例,其中40岁以下年轻妇女患者10例。本文对40岁以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范围的有效选择。方法:选取30例年龄在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实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类,其中子宫全切作为1组,以进行次全切除和广泛性的切除作为2组。术后对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5年的生存率,以每月作为计量单位。结果:显示5年的存活人数是22人,生存率是73%。结论:对于45岁以下年轻妇女I期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没有深度基层侵润的可以行全子宫的切除,并且酌情保留卵巢,提高生活质量,但是需要积极的进行随访。对于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需要进行次广泛,或者广泛的子宫切除,外加盆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8%,月经紊乱19例(86%),不孕症7例(31.8%),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0.4%),肥胖2例(0.91%)。结论≤40岁年轻内膜癌多与月经紊乱、不孕不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对年轻妇女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妇女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53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40岁年龄组(A组,28例)和40-45岁年龄组(B组,2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57.1%(16,28)的患者合并不孕未产,78.5%(22/28)的患者合并月经不调;B组28.0%(7/25)的患者合并不孕未产,48%(12/25)的患者合并肥胖,56%(14/25)的患者合并异常阴道出血,32%(8/25)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A组合并不孕未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的孕次和产次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5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B组1例复发。结论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40岁以上患者多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其主要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月经紊乱;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在病理分化、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上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小于或等于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治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小于或等于40岁年轻妇女12例,占8.16%.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原发不孕,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对诊断价值较高.1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至2009年底仍健在.结论 40岁以下年轻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月经不调或不孕的妇女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预后比老年患者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200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5例(≤4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平均年龄为41岁.以不规律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临床分期:I期14例,Ⅱ期4例,Ⅲ期7例.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23例,腺棘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组织学分级:高中分化1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9例,低分化2例,分化不详1例.3例失访,1例术后10牟盆腔及双肺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45岁及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高分化多见.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高危因素少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3例行(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未行手术,29例同时辅以放、化疗。对≤35岁、36-4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31例平均随访6个月-10年,3例失访,5例≤35岁患者中2例死亡,1例复发,26例36~45岁患者中有8例死亡,2例复发。≤35岁者和36~45岁者在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癌,35岁以下者预后较好。分段诊刮是诊断内膜癌的有效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有高危因素者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特点,达到早期诊断及预防,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1994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40岁的13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特点,并与同期>40岁的患者相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10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高,各年龄段的发病均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组织学分级上,40岁及40岁以下妇女与40岁以上妇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相比较,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增加倾向,对于年轻妇女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妇女应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在老年妇女,文献报告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7.6±2.1岁。许多学者称小于40岁者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近年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但国内报道尚少。本文报告我院1960年至1986年间经治的18例。临床资料本组27~30岁6例,31~35岁4例,36~40岁8例。平均34.5岁。18例中未婚1例,原发不孕13例,继发不孕4例。不孕时间分别为3、10、10、22年。原发不孕者占76%(13/17)。  相似文献   

11.
朱荫芝 《安徽医学》1990,11(1):45-47
<正> 子宫内膜癌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最近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郎景和报道108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53.3岁,比同期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推迟8年。许多学者把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但较少见.近年国外有关报道渐多,国内尚少报道.为了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共收治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39例,对全组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预后、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40岁以下宫颈癌占同期宫颈癌总数的23.64%,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治疗效果较同期年龄大者效果差。结论:宫颈癌有低年龄化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张提倡青年育龄妇女的谱查,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年青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经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44例,其中≤40岁者58例,以同期〉40岁宫颈癌患者186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岁者宫颈癌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宫颈病变应加强病毒学、病理学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为  迟绍荣 《吉林医学》1995,16(3):136-138
为了了解40岁及其以下的年青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我们选择在我院经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2例,其中≤40岁者29例,以同期>40岁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研究,并经1~7年随访观察。其结果表明:≤40岁者宫颈癌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结婚年龄较晚,孕产次较少。临床表现:≤40岁组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症状,以菜花型为主要类型。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复发率及一年内复发率在≤40岁组均高,差异显著,说明较年轻组妇女宫颈癌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16.
代英 《吉林医学》2011,(20):4086-4087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以≤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27例为试验组,以同期收治的>60岁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试验组高分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R阳性率及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以全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为主。随访5年,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化高,及早发现并治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45岁以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与45岁以上年龄组(B组)85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占同期内膜癌患者总数的21.30%,44.0%的患者合并未产、不育、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23.0%合并多囊卵巢,较145岁以上患者明显增高(分别为15.0%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少(P〈0.01),细胞分化好(P〈0.01),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月经失调、内膜增生、多囊卵巢,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少于45岁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45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肉瘤是一组来源于子宫间质、结缔组织或平滑肌的一类子宫恶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1%~3%,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5%。其好发年龄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但研究显示有呈年轻化趋势。本文对我院13例年龄≤40岁的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诊断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人们对年轻妇女子宫肉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35岁以下年轻妇女的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病因、病理特点.方法 对102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199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性淫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常被忽略,但在临床病例中并非少见。本文对收治的39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病率为14.13%。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2岁,月经紊乱、不孕。病理特点:分化好,有时骓于与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区别。本文强调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主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