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高热惊厥的小儿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在平均惊厥消失时间、治疗1 h后平均体温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惊厥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住伊川县妇幼保健院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治疗环境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消退情况、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组患儿护理1 h后平均体温为(37.4±0.5)℃,平均惊厥消失时间为(36.7±8.3)s,平均住院时间为(6.7±1.4)d,护理满意度为97.1%(33/3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8.3±0.6)℃、(64.7±11.5)s、(9.7±1.4)d以及79.4%(27/34)。经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儿病情,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8.38%,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9.44%,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GCQ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G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加快症状缓解,提高患儿舒适度,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社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30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情况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高热惊厥知识知晓评分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儿半年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组间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 ,可提高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有效避免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 ,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8.
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干预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患儿惊厥后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变化,采取支持-帮助-教育的方法,即给予心理支持、对症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主动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降低再次惊厥的发生率,可促进患儿的康复和提高患儿的智商。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主动实施护理干预,是寻求新的护理模式的有益尝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护理急救和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10例高热惊厥患儿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结果取得家长的信任,能积极配合治疗,这110例患儿未发生任何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90)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如果在临床治疗中没有进行恰当的护理,就会使患儿发生惊厥的时间过程或反复发生惊厥,对患儿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高热惊厥患儿在护理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综合护理,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以此提高患儿的体质,促进患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13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预后相关指标水平及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对患儿行2年随访,观察惊厥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惊厥消失时间为(38.77±10.52)s,住院时间为(7.69±2.3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8.94±19.68)s,(13.04±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钾、血钠、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期研究组8例(11.59%)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恢复患儿正常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临床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雷永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12)
目的探究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高热惊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40例)、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40例);并对80例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在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惊厥症状,并且还能改善预后恢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后对其急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于该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50例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和研究组(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方式干预),各25例;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分析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实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者和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分别为(1.44±0.53)d和(2.23±0.7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和对照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分别为(4.71±1.42)d和(6.78±1.6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和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67±1.96)d和(8.92±2.3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早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急诊科收治的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再次惊厥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5min、30min、60min体温(38.1±1.3、37.5±1.3、37.1±1.2)0C、再次惊厥、舌咬伤、坠床、无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救治高热惊厥患儿,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体温,缓解惊厥症状,减少惊厥再次发生,预防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