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术前均行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_(ep)(速率常数)、V_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性肿瘤组K~(trans)、K_(ep)、V_e平均值分别为(0.134±0.121)min~(-1)、(0.273±0.137)min~(-1)、(0.633±0.096);乳腺恶性肿瘤组K~(trans)、K_(ep)、V_e平均值分别为(0.339±0.128)min~(-1)、(0.515±0.169)min~(-1)、(0.680±0.116)。K~(trans)、K_(ep)在良、恶性肿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_e在良、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大约登指数确定最佳诊断界值,K~(trans)、K_(e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17%、93.83%;94.56%、85.71%和0.929、0.902。结论定量参数K~(trans)、K_(ep)可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对下肢良恶性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肌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下肢肌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良恶性情况分为良性组(n=26例)及恶性组(n=43)。分析下肢良恶性肌骨肿瘤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术前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及时间-信号曲线(TIC)图像差异,并记录DCEMRI诊断良恶性下肢肌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26例良性患者中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肌间血管瘤5例,脂肪瘤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神经鞘瘤各3例,软骨母细胞瘤、血管平滑肌瘤各1例;43例恶性患者中骨肉瘤26例,软骨肉瘤6例,脊索瘤5例,高分化脂肪肉瘤4,高分化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各1例。两组V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Ktrans、Kep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两组TIC图像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良恶性下肢肌骨肿瘤诊断准确64例(92.75%),Kappa值为0.847(P<0.001),一致性极强。结论 DCE-MRI诊断良恶性下肢肌骨肿瘤效果较好,其Ktrans、Kep等定量参数及TIC图像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MR)半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7例卵巢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动态增强MR扫描,并接受手术治疗,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卵巢肿瘤组(n=25)与良性卵巢肿瘤组(n=42)。计算动态增强扫描MR半定量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值时间(TTP)、最大线性上升斜率(MSI)、最大线性下降斜率(MS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根据ROC曲线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参数区分良恶性卵巢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约登指数、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结果恶性卵巢肿瘤组TTP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MSI、MSD、K~(trans)、K_(ep)、V_e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半定量参数TTP、MSI、MSD与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20、0.747、0.903、0.887、0.736,最佳阈值为85.044、72.963、30.582、0.156、0.390、0.108,灵敏度为84.3%、81.6%、75.2%、92.1%、97.4%、80.3%,特异度为79.9%、67.2%、63.1%、77.9%、64.8%、59.2%。结论动态增强扫描MR半定量与定量参数是常规MR重要补充,可以为医师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的检出和鉴别效能。方法 2012年1月至2月进行SWI序列检查的肝细胞癌患者41例共51个病灶;血管瘤患者13例共23个病灶纳入本次研究。2位资深读片者分别阅读SWI图像并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在SWI上的信号强度和标准差,根据公式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病灶信号相对肝脏信号的对噪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比较SWI序列对两种病灶之间检出率及SNR、CNR值的差异。结果 SWI序列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瘤的SNR、CNR值在SWI序列高于肝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定量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临床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20例,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每个病灶及胸壁肌肉组织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iAUC),所有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或者穿刺取得病理结果,比较不同类型肺癌及胸壁组织间的定量参数值,各组数据之间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确定肺鳞癌与腺癌诊断的最佳定量参数值。结果鳞癌、腺癌与胸壁之间定量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Ktrans、Kep、Ve、iAUC值均高于胸壁肌肉组织;鳞癌、腺癌之间Ktrans、Kep、i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trans值敏感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9%、100.0%;Ve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各定量参数的界值分别为:Ktrans (0.134)、Kep (0.361)、iAUC(22.409)。结论定量参数值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鳞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MRI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非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行动态增强MRI检查。通过Tofts双室血流动力学模型分析获得感兴趣区微血管渗透性定量参数结果,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定量参数值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其次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评估三组定量参数值及其联合诊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非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并确定诊断临界值。结果在乳头状癌组、非乳头状癌组及对照组中,K~(trans)、K_(ep)及V_e在非乳头状癌组与乳头状癌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1);非乳头状癌组与乳头状癌组的K~(trans),K_(ep)和V_e均与对照组间不同程度地具有显著性差异。非乳头状癌组和乳头状癌组的ROC结果显示:K~(trans)、K_(ep)及V_e三者P0.001;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入点,则三者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436,0.871,0.369。三者联合分析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9.5%,73.3%,曲线下面积为0.793。结论利用K~(trans)、K_(ep)及V_e三种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术前鉴别诊断均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与探索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于各级别前列腺癌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术前2周内接受盆腔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前列腺癌患者45例,按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将其分为高、低级别两组,测量各组动态增强扫描MRI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比较两组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高级别组中的前列腺癌定量参数Ktrans、Kep、Ve为(0.65±0.44)min、(5.28±5.12)min、0.23±0.05;低级别组中前列腺癌定量参数Ktrans、Kep、Ve为(0.32±0.10)min、(1.60±1.18)min、0.25±0.03。高、低级别前列腺癌的Ktrans、Kep值比较异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MR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血管瘤病人行常规MRI、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团注Gd-DTPA以2~3mL/s速度注入,并以同样速度推入20mL生理盐水冲洗(推入时间5~10s),再行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显示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较早强化,14个病灶瘤周肝实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与其他成像序列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刘岩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4):119-122+169
目的探讨与分析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CE-MRI)对肝细胞癌检出及定性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83例肝细胞癌患者(135个病灶)为研究对象,采用1.5T磁共振进行DWI和DCE-MRI扫描,分别选取4种不同b值(b=300 s/mm~2、600 s/mm~2、1000 s/mm~2、1500 s/mm~2)并进行ADC值测量(A组),结合DCE-MRI影像表现(B组),比较两者联合(C组)较单一检测方法在检出率、确诊率之间差异性。结果A组检出率80.74%,B组检出率85.93%,C组检出率95.56%,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率68.15%,B组确诊率76.30%,C组确诊率94.81%,C组较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明显提高肝细胞癌的检出与定性,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n=31)和恶性组(n=36).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CE-MRI对骨肿瘤良恶性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缘、信号特征、伴随表现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17例肿瘤大小平均为3.1±1.6cm;平扫T1WI表现为混杂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混杂稍高信号;MR动态增强扫描时,13例动脉期瘤灶周边薄边环形强化,4例动脉期扫描瘤灶边缘强化不明显,17例病例在静脉期和延迟期时病灶呈渐进性、填充式向心性强化;其他征象包括:13例有病灶周围胆管扩张,4例有包膜回缩征,2例有卫星灶,6例有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病隐匿,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多排螺旋CT及MRI技术具有较高的HCC检出率,已经成为诊断HCC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Mill资料。Mill检查包括横断位SE序列T1WI、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及矢状位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以及动态增强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0-FSPGR);图像的后处理包括图像的减影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绘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制定评判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各指标的标准。结果以形态不规则、毛刺征、不均匀强化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敏感性81.5%,特异性76.3%,准确性80.7%。以早期增强率1〉90%诊断乳腺癌,敏感性65.4%,特异性54.8%,准确性67.2%。以Ⅲ型、Ⅱ型曲线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3.7%,特异性86、7%,诊断准确性86.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动态增强MRI对女性乳腺疾病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乳腺疾病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52例,良性病变44例,均进行MRI检查,并对乳腺疾病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情况,及良、恶性病变各动态强化参数比较。结果 52例恶性病变中,MRI增强扫描后边缘形态分布以毛刺和不规则形态为主,分别占42.31%、30.76%。良性病变则以光滑形态为主,占48.88%。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恶性病变强化参数E_(max)、Slope_(max)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但在T_(max)中恶性病变明显低于良性病差(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女性乳腺疾病性质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广泛应用与女性乳腺疾病检查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超声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恶性肿瘤98例患者。结果肝细胞肝癌共77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1%;肝胆管细胞癌21例,诊断准确率为76%。结论超声对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癌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万宏燕  杨瑜  卢钢  程灵芝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97-98,F0003
目的 探讨增强CT对肾盂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泌尿系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肾盂癌17例(其中5例合并膀胱、输尿管癌),肾癌10例,肾结石4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肾盂旁囊肿2例,壶腹型肾盂1例.27例经手术病理、8例经临床证实.结论 增强CT对于鉴别肾盂肿块的良、恶性和初步诊断肾盂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96例,包括肾乳头状细胞癌50例,肾透明细胞癌46例,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排泄期、实质期、皮髓期的增强相对强度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平扫时T2WI、T1WI均主要为高、低、等混杂信号,而肾透明细胞癌MRI平扫T2WI主要为混杂信号,T1WI主要为等、低混杂信号,其次为等、高、低混杂信号;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增强扫查主要为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而肾透明细胞癌主要在实质期显著降低,呈快进快出征象,而皮质期呈中重度显著强化。结论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扫描对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共200例,其中肝细胞肝癌100例、肝胆管细胞癌100例,将肝细胞肝癌设定为实验组、将肝胆管细胞癌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超声检出率。结果实验组100例肝细胞肝癌检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为未检出人数10例、检出人数90例,疾病检出率(90),对照组10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为未检出人数40例、检出人数60例,疾病检出率(60),实验组患者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中,可采取超声进行检查,检查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