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临床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比较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发现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其他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在药物使用药物联合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都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广谱抗生素,医务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其药理,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患者用药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掌握出现的适应症,做好预防和紧急处理工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均发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225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统计,并作针对性分析。结果 225例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反应、肾功能衰竭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225例患者联合用药前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后(P0.05);225例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联合用药不当、使用方法错误、用药过量及其他原因;225例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包括56.44%为联合用药不当,23.56%为使用方法错误,4.00%为用药过量,16.00%为其他原因。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为青霉素类药物的取代药物,现已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而且可以获得较明显的抗菌效果及抑菌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以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从而也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因此,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重点注意药物联合使用是否适当,用药剂量是否准确无误,用药方法是否准确无误,从而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比较用药前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肾功能及肝功能损害与其他不良反应;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用药前高(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配药时注意药量,合理选择联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采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60例对照组(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与60例研究组(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高(P0.05)。结论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需根据病情不同选择相应治疗方案,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不良反应,使整体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80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观察组的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分析,并且根据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各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对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光杰 《吉林医学》2015,(6):1101-1102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时均出现不良反应,研究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结果:通过对联合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与治疗前相比,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有二重感染、过敏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此外还会发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虽然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使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做好用药指导工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最近3年内我院发生不良反应和未使用国头孢菌类药物的患者二百例进行分组对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到不同品种,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也过于繁多,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陈家俊 《大家健康》2016,(11):147-148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方法: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住院患者共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此外,实验组同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实施对比。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 <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具有多样化,且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神经系统类;肾功能类;消化系统类。结论:临床治疗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虽疗效较好,但也易使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对其进行使用时,还应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最近3年内我院发生不良反应和未使用国头孢菌类药物的患者二百例进行分组对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到不同品种,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也过于繁多,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类型。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类型分布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类型等。结果年龄65岁患者占有率与年龄15岁、年龄15~40岁、年龄41~65岁患者占有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第一代相比明显较高,P0.05。消化系统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用药类型存在关联,临床需提升患者用药合理性,减少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男性与女性发生ADR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40~60岁发生ADR的比例最小,60岁以上发生ADR的比例相对最大,各个年龄段发生ADR的比例存在差异(P0.05);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ADR发生率最高,1代ADR最低(P0.05)。皮肤损伤(25.0%)和消化系统(36.1%)发生率较高,总发生率高达61.1%。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可缓解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中要严格药物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109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出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更改治疗方案为单独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头孢菌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的中,>60岁的患者占比47.71%(52/10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比例分别为33.94%(37/109)、44.04%(48/109),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治疗方案由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改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独用药后,可见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时候,要把握其适应证、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禁忌证等,并考虑年龄等因素对用药的影响,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处理,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良反应、诱因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菌素的患者,出现过敏的患者最多,可达30.0%。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诱因主要有酗酒与饮食不当等,因药物用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疾病情况、生理、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用法以及用量。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饮食以及其他用药。  相似文献   

15.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同真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多种抗菌成分之——头孢菌素C,水解得到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7-ACA)接上不同侧链制成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的活性基团是β-内酰胺环,为抗菌活性重要部分。其优点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乔新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7-118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68例,对其发生的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个品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频率最高,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发生率为9.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纳。发生率为2.5%,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引起近10个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为55.00%;其次为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4.16%。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时,应详细地了解该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合理对策,使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得以提高。方法:通过临床对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文献调研,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总结和分析对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诱发此类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药物质量问题、患者情绪问题、环境问题、药物用量问题、患者年龄问题、患者过敏问题及患者药后饮酒问题等。结论:临床在对患者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根据诱导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必须对药物适应症进行严格把握,对用药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严格控制,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儿科头孢曲松合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7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儿科头孢曲松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17例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病例中,排名前3位的药品种类分别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30.88%)、抗病毒类药物(20.74%)、中药注射剂(18.89%);排名前3位的伍用药品分别是利巴韦林(21.05%)、氯化钠(20.53%)、地塞米松(16.84%)。8例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中的3例死亡,分别为三联或四联用药。结论临床应重视儿科头孢曲松的联合用药,警惕可能因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诱发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92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具体表现、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种类及其作用、联合用药类型。结果:92例患者中,肌肉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8.04%,其次是肝毒性为21.74%;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是辛伐他汀片为48.6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钙片为26.32%;联合用药中,与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联用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为41.30%,其次是降脂药为21.74%。结论:他汀类药物,特别是辛伐他汀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降压、降脂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连用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