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中心66名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4.89±8.76)、(8.86±5.72)、(29.79±9.18)分.中心护士与武汉市社区护士常模比较,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美国M氏医务人员常模比较,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从事专业年限、年龄是影响中心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 中心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三甲医院内科、外科、门诊和其他科室工作1 a以上(含1 a)的女性护士688名,应用基本情况调查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CMBI)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倦怠情况,比较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夜班频率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差异,并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688名护士中以汉族为主(64.1%),工龄以<5 a和5∽15 a为主。不同工龄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学历水平护士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工作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夜班频率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工龄和夜班频率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与国外M aslach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职业倦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多夜班工作是发生工作倦怠的危险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加强自身应对和组织管理层面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为预防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上依据和具体实施缓解怠倦的方式。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中文版调查综合性医院的287名护士进行一般基本情况和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结果以美国M氏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常模为对照,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衰竭的分数较美国M氏常模分高(P<0.05),而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维度上的总分数低于美M氏常模分(P<0.05)。以上海护士职业怠倦为对照,与上海护士职业倦怠进行比较,个人成就感分数增高(P<0.01),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分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士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以及情感衰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护士去人性化和情感衰竭和程度最高,而个人成就感最低。结论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其职业倦怠水平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是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当,ICU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董亦茹  陈小玲 《吉林医学》2015,(7):1480-1481
目的:分析和探讨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内科及消化内科80位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改革,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对患者排班改革前后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分别为(23.29±9.8)分、(14.33±6.4)分,非人性化评分分别为(7.11±5.23)分、(6.98±4.86)分,工作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8.36±5.67)分、(36.71±6.23)分。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与工作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人性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满足了患者持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机制的建立和护士职业归属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以期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方法 采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对唐山市6所民营医院中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及以上的280名在岗执业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为61.32±22.78,情绪衰竭维度得分28.57±10.60,去人格化维度得分11.24±7.32,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21.51±9.50;与国外Maslach常模比较,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国外常模;45~54岁护士倦怠程度最低(P<0.05);本科学历的护士个人成就感最差(P<0.05);儿科和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体验最严重(P<0.05).结论 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倦怠程度不容乐观,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6.
刘燕鸿  张立  安利群 《铁道医学》2014,(10):1195-1198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马斯兰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maslach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和开放式问卷对我院外科114名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情感衰竭均分为(25.52±5.15)分,去人格化均分为(10.52±3.10)分,个人成就感均分为(33.85±5.24)分,存在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结论:传染病医院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需寻求有效途径来缓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干部保健工作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影响因素及其与职业紧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3名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问卷(MBI-GS)及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R-R)测量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单因素分析探讨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偏相关回归分析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结果干部保健工作人员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情绪衰竭(14.28±7.54)分、消极倦怠(7.95±6.78)分、个人成就感(23.05±8.89)分,年龄、工龄、职类、职称、职务、每周工作时间、医患关系、患慢性病与否对情绪衰竭、消极倦怠及个人成就感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婚姻状况(P=0.004)及待遇(P=0.046)仅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影响。情绪衰竭与职业任务(r=0.365,P<0.05)、个体紧张反应(r=0.403,P<0.05)呈正相关,消极怠慢与职业任务(r=0.337, P<0.05)、个体紧张反应(r=0.471,P<0.05)呈正相关;而个人成就感与职业任务呈负相关(r=-0.439,P<0.05);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正相关(r=0.154,P<0.05)。结论干部保健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水平较高,且与职业紧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或干预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宜宾市综合性医院120名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护士和120名普通内科护士,使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得分为26.43±10.31,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8.18±8.67,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为7.66±5.19.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和普通内科护士对照,情绪枯竭、个人成就感方面与普通护士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与普通内科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护士职业倦怠较为明显,应予以重点预防及干预.  相似文献   

9.
黄玉芳  陈淑新 《海南医学》2013,24(2):293-295
目的了解儿科病区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调查某市96名儿科护士,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结果①儿科护士情感耗竭维度较常模高,而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维度较常模低(P<0.01);②合同制护士情感耗竭维度高于编内护士(P<0.05),已婚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的维度低于未婚护士,而个人成就感的维度却高于未婚护士(P<0.01);③护龄10年以下的儿科护士工作倦怠程度高于10年以上的护士(P<0.01);④三级医院个人成就感优于二级医院(P<0.01),但不同等级医院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儿科护士群体的工作倦怠现象,给予人性化管理,以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和工作环境的关系,为对护士职业倦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连云港市2所三级医院护士23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人资料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专业护理实践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进行测量.对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和自我效能、专业护理实践环境、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各维度进行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护士情感衰竭得分为(23.95±11.11)分,去人格化得分为(7.90±6.58)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降低采用反向计分,得分为(27.51±10.96)分,处于高度倦怠水平.自我效能和工作环境均与护士职业倦怠有关(P<0.05或P<0.01).其中,个人成就感的首要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而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结论 应重视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以更有效地降低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该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工作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调查,并探讨分析其心理状况。方法选择在该院工作的1 220例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与心理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自测,将其与全国常模青年及马斯拉奇常模做比较。结果与全国常模青年在躯体化得分情况中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等其他项目的得分情况中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马斯拉奇常模在情绪耗竭得分情况中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倦怠总分的得分情况中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倦怠普遍存在于临床医院的研究生中,可以针对易发生工作倦怠的人员提前干预,减少医院中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对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9867±1.545)分、(1.7444±1.513)分、(2.1724±1.451)。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主要原因为情绪枯竭,应采取减压力,多支持,提升自我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对云南省综合医院的9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的总体得分为(32.27±10.15)分,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9.08±4.80)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为(13.62±5.27)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5.86±3.34)分。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总体处于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4.
陈曲  刘旭  孟开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3-231
背景 当前,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尤其是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因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前来就诊,使得相关医护人员、特别是青年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现象更加严重。目的 分析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对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年龄<35岁的674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74份,收回有效问卷6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4%。调查问卷由一般信息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组成。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情感衰竭维度得分22(0,54)分,去人性化维度得分6(0,29)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1(0,48)分。根据M氏常模与杭州地区护士常模对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0%(431/663),其中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分别有224名(33.8%)、129名(19.5%)、78名(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活压力、科室、月收入、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去人性化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科室、工作要求、职业喜爱程度是重度个人成就感低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对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系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自我概念等职业价值观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减压培训和文体锻炼活动,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负荷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压力负荷量表(SOS)对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从事ERAS护理的护士设为ERAS组,未从事ERAS护理的护士设为非ERAS组。比较两组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得分情况,分析ERAS组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ERAS组护士336名,非ERAS组护士100名,ERAS组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得分均低于非ERAS组,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非ERAS组(均P<0.05);ERAS组护士事件负荷、个体脆弱性、压力负荷总分均低于非ERAS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RAS组护士压力负荷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成就感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ERAS有利于提升护士成就感,降低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受人口学因素影响的情况,为军队医院防治职业倦怠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队三甲医院73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李永鑫职业倦怠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并与地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比较.结果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情感耗竭总分为(21.96 ±7.54)分,低于临界值(25分),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分分别为(11.7±7.44)、(16.04±6.04)分,略高于临界值(11、16分);职业倦怠检出率显著低于地方医务人员(P<0.01),其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减低,与地方医务人员比较分别为20.9% vs 81.2%、30.9%vs 66.4% 、42.7% vs 76.2%;在个人成就感减低方面,离异的医务人员高于已婚(P=0.022)及未婚医务人员(P=0.02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高于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医务人员(P=0.023、0.028、0.023);收入2 000元以下的高于收人2000~5000元及5 000元以上者(P=0.012、0.013);军人情感耗竭明显重于文职人员(P =0.037)和招聘人员(P=0.012);不同科室及岗位在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军队三甲医院职业倦怠总体现状与地方医院相比较好,在防治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军人、医疗、重症监护、离异、低学历及收入较低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7.
李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6):2219-2221
目的:研究社区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自拟问卷调查深圳市社康中心135名护士的职业特征,并以Maslach倦怠量表测量其职业倦怠情况。结果:社区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两个维度存在明显的倦怠,得分分别为(26.65±6.38)和(33.97±8.31);且不同职业特征的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表现不同。结论: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卫生的重视及投入,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及成就感,改善其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精神科护士心理授权与其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为提高心理授权水平、预防或降低职业倦怠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10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及由Spreitzer编制、李超平等翻译修订的心理授权量表(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cale,PES)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有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其中情感耗竭维度为(8.25±2.77)分,去人格化维度为(8.07±2.74)分,个人成就感维度为(8.93±3.21)分;心理授权感知总分为(4.74±0.66)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心理授权总得分及四个维度都与其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授权水平与职业倦怠程度密切相关。精神科护士心理授权受工作压力影响,职业倦怠增大。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或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14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5家,把这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社区护士一般情况,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结果 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19.4±9.6)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5±6.5)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8.2±5.6)分。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降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升高(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深圳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升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情感衰竭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每周工作时间、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年龄、岗位工龄、每天与患者接触时间、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北京社区护士职业倦怠呈现中、重度水平,尤其体现在个人成就感下降方面。亟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预防干预体系,改善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提高社区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侯铭  赵洋  许春雁 《重庆医学》2021,50(18):3200-3204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单位级别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现况,探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以期提高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06名不同单位级别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运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中,情绪衰竭为(25.29±11.35)分、去人格化为(5.57±5.51)分、个人成就感为(30.99±9.78)分,其中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均处于高水平倦怠,去人格化处于低水平倦怠.工作满意度总分中,地州级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为(30.79±5.41)分,明显高于自治区级[(29.66±6.55)分]和县级及以下[(28.23±6.5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个人平均月收入、是否具有行政职务之间在不同单位级别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情绪衰竭维度的影响因素有单位级别、工作满意度、是否具有行政职务,去人格化维度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和工作满意度,个人成就感维度的影响因素是工作满意度(P<0.05).结论 该地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处于高水平,工作满意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