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专业心理护理.比较2组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恢复时间,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 心理组患者康复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专业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病情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6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使用药物舒血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68.2%;18例患者有明显的进步,占27.3%;3例患者有进步的表现,占4.5%。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纽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纽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l 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46,P=0.702);治疗2个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73,P=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和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功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秋云  侯钦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554-3555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我院自2002年以来在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了328例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现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的良好效应医护人员首先了解患者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及温和善良的态度,护理人员应带着一颗同情心去接待病人,做病人的知心朋友,给病人以信赖和安全感,使其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以良好的互换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了328例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香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46-284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方法:80例老年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根据病情特点均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病人另给予心理护理,评价其结果。结果:40例老年病人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血压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由于紧张、恐惧心理未消除血压反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疾病的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9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共45例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5例患者接受脑梗死的中医康复护理,作为研究组,进行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比较,在进行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指标Bathel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方面,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7.78%,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于本次研究我院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36例。对于本次研究所采取的单盲法需要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ADL与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ADL评分,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MMSE评分。  相似文献   

10.
黄玉蓉  唐密 《重庆医学》2007,36(10):997-997
为了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作者选择了8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对其中4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而对另外42例则行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早期坐起、站立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一系列方法来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并进行了临床对照性比较,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共8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 ADL 评分、NIHSS 评分以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 ADL 评分为(71.3±15.4)优于对照组(51.6±8.9);治疗组平均 NIHSS 评分为(2.9±0.7),优于对照组(6.1±1.4)(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62.5%(P <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过程中,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35)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对参照组(n=35)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估值低于参照组,Fugl-Meyer评估值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 71%)也显著低于参照组(28. 57%),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使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对脑梗死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心理活动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采用心理护理提高对脑梗死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调动脑梗死患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背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8周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8周神经系统缺损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秀萍 《吉林医学》2012,33(8):1718-17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86例脑梗死患者在生命体征、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6 h采取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结果:治疗护理6周后治愈26例,显著好转4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3.2%。结论:心理护理配合早期康复可降低致残率,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患肢FA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护士给予其"替代护理";实验组31例,采用自我护理模式,以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为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实验组在训练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rem自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理潜能及早回归家庭、社会,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95.24%,观察组有效率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起局灶性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研究报道,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有增高趋势,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其致残率在存活者中达80% 以上[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已成为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重要措施[2] .近年来,笔者根据脑梗死患者的特殊性,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对其施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