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措施,总结临床防范液体外渗的经验。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180例,根据入院顺序与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留置针(PIV)液体输注,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液体输注。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患儿输液期间体重增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液体输注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常见,而PIV为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可以降低并发症,延长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并且保持新生儿发育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小儿多巴胺液体外渗较严重者8例,外渗的范围直径5 cm,给予含1 g/L的酚妥拉明稀释液10 mL封闭,方法是每隔1~2cm给予皮下环形浸润性的注射封闭药物(图1). 8例中3例当即给予围绕渗液的最大范围以及中心渗漏处给予封闭,4h之后观察皮肤颜色由深红转为浅红,皮肤由肿胀变为松软,12 h完全恢复,当即皮肤封闭,4 h后周围颜色变浅,但中心渗漏处皮肤转深红色,2人当即给予中心渗漏处追加封闭,再过4 h后变化很小再追加1次,12 h又追加1次,直至24 h后才好转;3人8 h后才给予围绕渗液的最大范围以及中心渗漏处给予皮肤封闭,此时皮肤颜色已转为黑色,4 h后皮肤无变化,追加1次,8 h后观察,渗漏处皮肤有水泡,其中2人3 d后结黑痂,2 wk后完全脱落,1人留有疤痕,1人痊愈. 相似文献
3.
岳小丽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2003,5(7):28-29
目的:根据甘露醇静脉榆注后发生血管外渗漏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的不同情况,采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以期找出理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临床出现的单纯性甘露醇外渗和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瘀血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两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通过肉眼观察其疗效。结果:50%硫酸镁湿敷对单纯性甘露醇外渗伴局部疼血的病例疗效最佳。结论:临床处理甘露醉外渗应首先明确判断其渗出的类型,再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我们对躁动病人血管注射外渗进行护理观察,以便能快速、简便、安全有效地消除外渗后早期所致的肿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患者(60~90岁)静脉药物外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两组患者输注药物后均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对照组用50%的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对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20~30 min后拆开,2 h后改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法。试验组用Na Cl溶液10 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阿托品注射液5 mg联合浸透无菌纱布对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20~30 min后拆开,2 h后改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法。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处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C l溶液10 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阿托品注射液5 mg联合局部湿敷在消肿、止痛、减少炎性反应、减轻水肿、疼痛,促进组织修复,有效缓解老年患者静脉炎性反应状在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用50%的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局部湿敷护理,且操作简单,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预防甘露醇外渗的有效、简单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80例因治疗需要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三个实验组静脉输注甘露醇的同时在输注静脉上方分别采用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50%葡萄糖20ml加维生素B12500μg湿纱布湿敷、冰新鲜马铃薯片覆盖,观察患者输注相同剂量的甘露醇3天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冰新鲜马铃薯片覆盖最为简单,显效时间快,优于其它实验组(P<0.05)。结论实验组的不同方法均可明显减少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而冰马铃薯片覆盖法最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清洗注射针头是供应室工作人员最常规的操作方法之一。多年来,注射针头存在着表面不光亮,常粘着一层灰白色的水垢,针栓污垢多,针钩率高,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自1996年以来,我院供应室采用长方盆盛水加2%Sb、1∶500的洗洁精经高压灭菌后再冲洗针头的办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处理操作方法 将科室使用过的针头浸泡在装常水的面盆中30~60分钟,常水冲净表面污垢,用能耐高温方盆盛常水加入2%Sb、1∶500的洗洁精,水的多少以浸过针头为宜,放入高压灭菌器内持续灭菌30分钟,取出针头常水冲净药液,用针头清洗机冲洗栓内污垢,用一般蒸馏水冲…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在世界一些国家广泛使用着一次性注射针头,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不能完全保证它不被再次使用,即使使用后丢入垃圾场,这种针头也会带来危险;它们可能刺伤清洁工,儿童们有时也会捡来玩,等等。为了消除一次性针头使用后的危险,日本制造了一种专门处理的炉子,只要把针头从洞孔放 相似文献
14.
在无现成数据可用时,用以下推荐的方法进行计算,其误差范围在不超过10%的情况下,工业计算是允许的,其中有些方法可借助袖珍电算器很易计算,一些较复杂的代数式编制简单的程序也很容易,(这些公式大都基于对应态定律)。混合物的计算方法,因试验值收集得很少无法比较,只作了少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碘对比剂外渗报警器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中的防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100例,患者均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A组(50例)使用碘对比剂外渗报警器,B组(50例)不使用碘对比剂外渗报警器。对比甘露醇外渗分级情况、焦虑情绪和舒适程度、治疗满意度。结果 (1)A组患者甘露醇外渗发生率为4%,低于B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接近(P>0.05);干预后HAMA评分减小、GCQ评分增高,且A组评分结果优于B组(P<0.05)。(3)在治疗满意度上,A组患者的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期间,使用碘对比剂外渗报警器可预防甘露醇外渗,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治疗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甘露醇外渗后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正新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12):1138-1138
静脉注射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肿胀,严重时可致组织变性坏死。本文就24例注射甘露醇外渗后,采用50%硫酸镁热敷、湿热敷(47℃)、湿热敷加低能量He-Ne激光外照射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50%硫酸镁热敷,疗效慢,易致皮下水疱。单纯湿热敷,疗效也较慢。而用低能量HE-NE激光外照射加用湿热敷,效果最佳,病人易于接受,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薛柏芝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8,17(1):16-17
部分脑卒中患者因昏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不能自行进食,因此需要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和灌注药物;而清醒病人咽喉部又对刺激敏感,给插管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置胃管病人插管的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时若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肿胀,给病人带来痛苦。一旦发生药物外渗,通常告知病人几小时后热敷,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种更好的处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CT、核磁增强扫描时由于患者自身血管的条件,或者护士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不当,易引起浅静脉血管破裂、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临近组织间隙,造成组织充血肿胀。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发生造影剂外渗10例,其中较严重的1例。现将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处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造影剂血管外渗后早期用不同方法处理效果的比较和减少外渗对策。方法:采用2001年1月份至12月份在我科做CT增强扫描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漏的病人50例,分成两组,分别用33%硫酸镁热湿敷和20%甘露醇冷湿敷,观察处理后的效果。结果:20%甘露醇冷湿敷消肿时间平均为5.40 h,33%硫酸镁热湿敷消肿时间平均为7.98 h,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造影剂血管外渗早期采用20%甘露醇冷湿敷比33%硫酸镁热湿敷消肿时间快。要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对策是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努力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护技间的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