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创穿刺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全法  陈红芬 《中原医刊》2006,33(21):42-4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m l,GCS≤8分)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另一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血肿清除量和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软通道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肿清除量及ADL均优于软通道组。结论硬通道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软通道穿刺术治疗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患者长期生活能力好,致残率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利弊。方法将我院收治且符合标准的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归入两组,Ⅰ组110例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Ⅱ组122例接受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残余血肿量较大,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GOS评分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处理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理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行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0例,30例患者均精确穿刺,再出血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结果: 术后病死4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2例,其余病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1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 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快速清除部分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硬通道、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1个月临床疗效和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A组病死率45%,B组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硬通道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通道微创技术结合小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本组共68例,均采取硬通道微创技术,其中10例结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病死率为13.2%.3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其中31例恢复良好,15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死亡2例.结论 硬通道微创技术结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有望成为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抢救的主要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内镜组50例和硬通道组100例。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和血肿残余量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情况。结果:内镜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和血肿残余量均优于硬通道组,内镜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硬通道组,内镜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情况优于硬通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n=45)和微创组(n=45).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组接受硬道穿刺引流术.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但微创组术后残余血肿量显著多于开颅组(P<0.05).手术后3周,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4,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手术后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2.微创组的平均Barthel指数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上,一定程度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微创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该院行微创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37例,根据3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CT片资料数据,在头颅表面标出血肿投影部位,锥颅、软管穿刺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5万单位液化引流。结果血肿腔置管准确率为100%,血肿清除为30%~60%共有26例,30%以下共有11例。基本痊愈共有15例,显著进步共有17例,进步共有3例,死亡共有2例,死亡率为5.8%。出院后6个月~1年随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I级共有11例,II级共有13例,III级共有8例,IV级共有3例,V级共有2例。结论微创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33.33%),两组相比:P=0.028;治疗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康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70.00%)。两组相比:P=0.020。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5例分析。方法: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恢复快。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结果: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头架硬通道植入技术微创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无头架硬通道植入技术微创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6月按ADL标准对112例生存者行疗效评定,Ⅰ级23例;Ⅱ级54例;Ⅲ级26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无头架硬通道植入技术微创清除血肿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志华 《吉林医学》2015,(9):1845-1846
目的: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请。结果:观察组血肿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颅内血肿特点选择相应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获得良好预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均在两组患者发病6小时内入院进行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予以治疗组患者超早期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清除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时间短而清除率、治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2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外引流术,带芯软管穿刺抽吸、引流使血肿排出颅外。结果210例患者血肿3d内完全清除29例,5d内112例,7d内57例,死亡12例。结论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外引流术创伤小,操作快捷,疗效肯定,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24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12例。对照组接受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硬通道多孔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旨在进一步提高脑出血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共7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硬通道多孔微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81.26±4.25)%,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68.31±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GO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多孔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预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首先利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以下简称YL-1型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急救,建立硬通道,清除颅内部分血肿,然后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微创+开颅组)。结果术后6月至1年随访,按GCS预后评分评估疗效,与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0例(单纯开颅组)患者进行对比,微创+开颅组总体死亡率下降(x^2=4.70,0.01〈p〈005),预后良好率显著提高(x^2=8.57,p〈0.01)。结论早期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应用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血肿形态、出血量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及穿刺入路,行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液化引流术。结果 148例患者死亡13例,死亡率8.7%。对存活135例患者行3个月-1年随访,以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价疗效,Ⅰ级32例,Ⅱ级47例,Ⅲ级42例,Ⅳ级10例,Ⅴ级4例。结论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科学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