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瑜湉 《求医问药》2014,(16):77-78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理论在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发生差错的主要类型和出错的原因,总结出对策并加以实施。通过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和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某个时间段静脉药物配置平均出错件的数以及达标率,进行检讨与改进。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出错类型主要有:药品的发放数量、品项、批次份数以及冲配错。在推行品管圈活动之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数由活动前平均63.46件/周,下降到活动后平均30.46件/周,目标达标率为159.32%。医院药剂师的责任感和信心均得到了提高。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发现和总结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部所出现的问题,可有效地降低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几率,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的品管手法及各种品管工具,对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头脑风暴,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13%降至2.46%。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管率,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由本科室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品管圈小组,分析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显著降低,目标达标率为101.1%,进步率为68.78%。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等,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意识。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品管圈,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PIVAS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原来的66件/w降低为30件/w,调配差错率下降了54.5%。配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改善工作质量,提高药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不断提升其科室人员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2016年6月初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品管圈,纳入了科室所有工作人员,以"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率"为主题,分析以往出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对策意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不断提升科室日常用药调配效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1个月内静脉药品排药差错率0.9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2.94%(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戴明环式质量管理可显著提升人员工作质量,进而降低排药差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皮肤破损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2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新生儿发生皮肤破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2-3月间,共195例患儿皮肤破损率为10.8%,品管圈活动后2016年6-7月间,共195例患儿皮肤破损率为3.8%,活动前后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品管圈对新生儿皮肤完整性进行管理,可促进新生儿舒适度的增加,减轻疼痛,降低皮肤破损风险,提高新生儿无陪病房家长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艾滋病病人降低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7年3月开始,开展主题为"降低艾滋病病人抗病毒药物漏服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并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艾滋病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发生率及其无形成果。结果活动前后,艾滋病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漏服发生率分别为18.52%和5.56%,活动后漏服率明显降低(P0.05);品管圈活动后的无形成果均要优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对艾滋病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降低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配置药品情况,提出减少不配置药品数量的办法,以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6-9月期间不配置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配置的主要原因是单瓶和退药,随着制度的制定和方法的改进,不配置药品比率明显下降。结论制定合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不配置药品比率,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化疗药物渗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化疗药物渗漏"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化疗药物渗漏由改善前的0.1%降低至改善后的0。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化疗药物渗漏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焱  赵美杨  宋春玲  邵艳萍 《吉林医学》2014,(27):6151-615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明确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影响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主要因素(导管堵塞和液体外渗)得到明显改善,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85.7%下降到2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本中心血液透析(血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开展品管圈活动,旨在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展开持续质量改进,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效果分析后制订规范化操作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由20.63%降至5.36%。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增加导管使用年限,节约医疗成本,提升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总结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药物自备率中的应用体会。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患者药物自备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药物自备率由72%下降到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对提高护士规范配置化疗药物依从率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品管圈开展前的相关数据,对照数据进行品管圈活动并于2018年2月实施。比较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后数据情况。结果通过对护士配置化疗药物的持续监测,分别对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后进行数据比较,护士规范配置化疗药物依从率明显提高,效果显著。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规范配置化疗药物依从率中效果明显,并提高了护士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降低内部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对病人用药安全性进行提升。方法:将品管圈组建起来,以PDCA循环原理为依据,提出并解决问题。结果:内部差错率由活动前每月35件降低至活动后每月15件。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使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内部差错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对全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在提高静脉药物配送转交接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静脉药物配送转交接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分析其不足原因,依据其效果制定相关的措施和规程,提高转交接合格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送转交合格率从85.4%提高至93.8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药物配送转交接合格率的应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提高静脉药物配送转交接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日间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提高护理人员使用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为主题,进行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结果:圈员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使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使用的防护率从改善前的26.2%提高到了78.2%。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率,减少了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中心(ICU)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其备用药品的账物相符率的影响。方法:医院ICU于2013年6—11月自发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开展前(2013年1—5月)的备用药品账物相符率调查结果作为对照,评价品管圈活动对ICU备用药品的账物相符率的提升作用,并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理人员获得的无形成果。结果:开展后胰岛素、重组人粒细胞、低分子肝素钙、人血白蛋白、其他备用药品的账物相符率均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且护理人员开展后积极性、凝聚力、和谐度、沟通技巧、QC手法运用、个人潜力发挥、责任与荣誉感、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在ICU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备用药品的账物相符率,并且还可提升参与人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采用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手法,引导护士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护士冲配差错由原来的7.5件,周降低为2件,周,冲配差错率下降了73%,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冲配差错率中效果显著,提高了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输血双人核对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静脉输血双人核对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导致未能进行输血双人核对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输血双人核对率由活动前的64.39%升至90.31%,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血双人核对率,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输血治疗服务,提升满意度,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