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兆洋  吴国民  童雷 《浙江医学》2018,40(12):1335-1337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修复耳廓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89例(89耳)耳廓较常见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耳廓肿瘤切除+游离皮片移植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68例,基底细胞癌13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皮脂腺痣2例。完全切除肿瘤后行皮片移植或邻近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耳廓外形良好。仅1例移植面积最大的患者(锁骨下上胸部全厚皮片移植)术后发生感染及大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其余均一次性移植成功。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耳廓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大中面积头皮缺损的整形修复方法探讨(附5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寻求大中面积头皮缺损最佳治疗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9年来58例大中面积头皮病变的修复方法,包括:游离皮片移植;局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头皮常规、超量扩张术;超长蒂斜方肌肌皮瓣或吻合血管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结果 18例应用皮片移植修复;15例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发生远端小面积坏死;2例术后随诊5个月后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根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带蒂皮瓣修复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病例,共17例,其中9例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大小为7cm×6cm-10cm×8cm,8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皮瓣为5cm×4cm-7×6cm。观察其术后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带蒂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发生皮瓣局部坏死,经及时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移植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其中带蒂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感觉恢复如常,3例患者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出现感觉麻木;2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1例死亡,另1例患者出现肺转移并带瘤生存,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足根恶性黑色素瘤行手术切除后可获得较好局部控制率;应用临近皮瓣可修复创面,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感觉恢复较差,足底内侧肌皮瓣移植修复易出现局部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2例手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清创后游离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术后辅以康复治疗.结果 移植的皮片、皮瓣19例甲级愈合,3例给予二期手术后愈合,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手部慢性放射性损伤,宜及早进行手术,术后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及改善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部位的不同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176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行扩大切除后分别采取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41例,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81例,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54例,皮片移植组)行一期修复缺损,比较3组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拉拢缝合组5例切口裂开,睑外翻1例;皮片移植组9例缺血感染,植皮失败后重新植皮;局部皮瓣组仅1例出现皮瓣远端缺血坏死,余全部一期成活。局部皮瓣组愈合情况优于皮片移植组及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组满意度优于拉拢缝合组,而局部皮瓣组与皮片移植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个月~10 a,3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应根据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拉拢缝合仅适用于病灶较小、局部皮肤松弛患者,对于修复较大皮肤缺损,局部皮瓣优于皮片移植及拉拢缝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种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200例210块皮瓣,皮瓣类型有:①随着皮瓣邻近局部转移18例;②带蒂交手或交腿皮瓣43例;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岛状皮瓣69例;④带蒂轴型皮瓣44例;⑤肌皮瓣24例;⑥游离皮瓣12例.结果 200例210块皮瓣中,皮瓣完全成活192例,完全坏死6例,交手皮瓣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手术后不全坏死10例,形成的残余创面形成再行其他皮瓣手术8例,其中1例分别用3块组织瓣修复,其余换药愈合.随访患者中诉皮瓣供区影响前臂美观2例,诉小腿局部转移皮瓣影响美观1例.结论正确选择皮瓣修复四肢各种软组织缺损、及修复时机,可以提高瓣成活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背皮瓣在毁损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足背皮瓣修复毁损性创面11例,其中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同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缺损2例(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1例).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例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手功能及外观良好. 结论 足背皮瓣血管解剖相对恒定,修复创面后不臃肿,是修复毁损性创面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创面皮瓣或植皮修复的疗效. 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9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其中皮瓣修复创面81例,皮片移植修复11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及移植皮片存活良好,术后随访6~36个月,颜面部外观满意. 结论 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对于切除面积较大病例,选用皮片移植方法修复创面,方法简便,皮片存活容易.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使用皮瓣、皮片治疗电击伤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电击伤创面用带蒂皮瓣、游离皮片修复的经验.方法 53例用带蒂皮瓣、游离皮片移植,12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全部治愈.结论 带蒂皮瓣、游离皮片移植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缺损程度的手部开放性创面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不同开放类型的200例手部创面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采用局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30例,带筋膜蒂的筋膜瓣或筋膜皮瓣转移30例,带血管蒂的筋膜皮瓣转移90例,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30例,复合组织瓣移植20例。结论 手部开放性缺损只要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皮瓣,方法适当,术后创面愈合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发生于鼻侧壁基底细胞癌(以下简称简称基癌)切除后叶状旋转皮瓣或自体皮片移植 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8 年7 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 例鼻侧 壁基癌患者,患者皮损切除后局部行叶状旋转皮瓣和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缺损,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 30 例患者皮损区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 个月~ 5 年,局部无瘢痕形成,皮损未复发。结论 叶 状旋转皮瓣和皮片移植设计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合鼻侧壁基癌缺损区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来源于胫后动脉、腓动脉的2种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对2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其中应用胫后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11例,应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8例。结果 29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22个月。29例皮瓣转移成活良好,1例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跟创面,术后早期因远端回流障碍反复出现张力性水疱,后经局部减压后成活;2例胫后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跗侧创面后,皮瓣边缘局部坏死,后期经清创后植皮,恢复良好。所有皮瓣术后随访均未见溃疡及渗出,外观及功能逐渐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时修复距离长,范围大,手术适应证广泛,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老年患者头皮巨大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经验。方法  本组老年患者共26例,22例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代谢疾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4例患有恶性肿瘤。对26例头皮巨大肿瘤进行切除,切除后创面大小10 cm×18 cm~16 cm×24 cm,根据不同的创面特点釆用皮片、轴型皮瓣、扩张皮瓣及游离皮瓣4种不同的方法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例植皮修复创面,2例皮片小部分坏死,随访3例放疗后皮片部分坏死,最终用皮片封闭创面;3例游离皮瓣,2例边缘小部分坏死。1例大部分坏死,创面予皮片修复;5例扩张皮瓣修复创面,3例切口瘢痕较宽,所有老年患者都抱怨治疗的过程太长,扩张器膨胀的过程让其产生不适感;13例轴型皮瓣中1例皮瓣的远端坏死,1例皮瓣切口裂开,移植皮瓣术后放疗未出现坏死。随访3个月~2年,1例肿瘤复发,1例肺癌晚期死亡。结论  对于具有合并症或患恶性肿瘤的特殊老年患者,头皮巨大肿瘤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以轴型皮瓣修复为佳,因其手术瘢痕不明显,皮瓣外观和功能均较满意且治疗时间相对短,可为合并症或者肿瘤的治疗做好准备并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4.
对于颊部肿瘤或黏膜病变导致的颊部黏膜大面积缺损,临床上常采用邻近组织瓣带蒂转移修复,或游离皮片以及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法等方法修复[1],但术后常需二次手术,且存在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疗效多不理想.近年来,临床上采用颊脂垫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的应用逐渐增多,我院应用颊脂垫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遗留的创面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比目鱼肌皮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例患者应用该方法修复手部皮肤缺损,8例皮瓣均以比目鱼肌皮穿支为血管蒂,皮瓣切取面积最小为5.0 cm×4.5 cm,最大为12.0 cm×7.0 cm。结果:8例皮瓣均存活,没有出现血管危象,供、受区创面均全部愈合。术后有1例手背皮瓣外观较臃肿,接受皮瓣整形。术后进行0.5~1年的随访,皮瓣外观、弹性均比较理想,供区植皮创面瘢痕较小,不会给下肢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结论:比目鱼肌皮穿支游离皮瓣具有诸多临床应用优点,血管变异率低,厚度适宜,容易实施,在手部皮肤缺损修复中表现出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黄德征  罗一军  陈强 《广西医学》2008,30(10):1564-1565
手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直接影响到手的功能,根据创面组织缺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我院2000年9月至200r7年9月应用带趾长伸肌腱、皮神经的足背皮瓣、髂腹股沟带蒂皮瓣,前臂骨间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腕、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经6~18个月的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翔 《中外医疗》2010,29(22):78-78
目的观察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自2002~2009年来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小4cm×7cm,最大为7cm×14cm。均为带血管蒂转移。结果 30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1例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1例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创面修复。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用于颅骨外露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头部电击伤或头部肿瘤切除术后颅骨外露创面,过去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或单纯局部皮瓣转移方法修复,术后均因受皮区或供瓣区无发生长,影响手术效果。我科于1996年起对外伤及肿瘤术后颅骨外露创面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收治的24例颅骨外露病人,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修复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桥式交叉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8例。软组织缺损范围最小28cm×9cm,最大23cm×20cm。术后两下肢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平行位,3周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有1例因皮瓣过大皮瓣远端尖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骨折6~7个月愈合。结论该方法特别适宜小腿因严重创伤后肢体仅残留有1根主干血管,局部带蒂皮瓣不能修复的巨大创面,必须应用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的患者。在修复患肢缺损同时把健肢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