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槽突修整术是牙槽外科常见手术。我科试用改良的牙槽突修整术用于单个骨尖或骨嵴的修整,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选取单个骨尖或骨嵴需作牙槽嵴修整术病例58例: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6岁。  相似文献   

2.
1993~ 1995年用龈瓣侧向转位术对 48例患者 5 4个牙齿根面暴露的牙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由于牙石或咬合创伤等原因致使牙龈唇侧退缩 ,根面暴露至根长 1/2 ,牙齿通过洁治或咬合调整 ,舌侧和邻牙供瓣区牙龈组织基本正常者作为选择的标准 ,男 32例 ,36牙 ;女 16例 ,18牙 ;年龄 2 2~ 45岁 ,病程 3~ 6年 ,牙位分布见表 1。表 1 牙齿根面暴露的牙位分布牙位 13 12 112 12 2 2 3 43 42 413132 33牙数 2 13 2 3 3 46 86 10 61.2 方法1.2 .1 按口腔科常规消毒 ,铺巾 ,用 2 0g/L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1.2 .2 龈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临床评价应用迷你(MS)种植体修复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种植中心接受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种植MS种植体的患者39例,共42颗种植体,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25~55岁。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观察MS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骨结合及骨吸收的多少等。连续观察1~2年。结果 42颗MS种植体未发现有松动或脱落,MS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愈合良好,未见发生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种植义齿修复后外形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MS种植体用于修复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牙槽嵴扩张技术在上颌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9例牙槽嵴骨量不足的上颌牙种植采用骨扩张器Condenser进行牙槽嵴扩张。根椐不同的缺牙位置,植入与天然牙根直径相当的种植体,以满足患者功能与美学的需要。结果 在49例患者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缺牙区,植入了86枚种植体。术前患者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宽度平均为3~5·1 mm,术后牙槽嵴宽度平均增加3·3~5·4 mm;术前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平均为6~ 10 mm,术后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2~7 mm;种植体均获得初始稳定性;术后6月,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骨,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进行2期修复。结论 ERE技术适用于上颌牙槽骨扩张,可达到功能与美学的要求,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拉力螺钉技术在牙槽嵴块状骨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前牙区Terheyden 2/4型种植修复术前牙槽嵴水平向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8~54岁,最窄牙槽嵴宽度1.2~4.0 mm,采用拉力螺钉技术,将自体骨块固定于受植区,周围骨缺损区填塞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覆盖脱细胞猪心包膜(博纳膜,博纳格科技),减张缝合伤口,观察并记录术中是否发生骨块劈裂、旋转和位移,以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利用CBCT融合重叠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牙槽嵴宽度和高度,使用SPSS21.0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自体骨移植骨块固位稳定,未发生骨块劈裂,植骨区伤口愈合良好,2例颏部供骨区愈合过程中创口裂开,经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未出现需要特殊处置的不良反应。术前平均唇舌向牙槽骨宽度(4.20±1.10)mm,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6个月,平均唇舌向牙槽骨宽度为(9.60±1.28)mm、(8.81±1.36)mm及(8.25±1.28)mm,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力螺钉技术块状骨移植应用于牙槽嵴水平向严重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松质骨结合引导组织再生膜技术重建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切口微创取自体髂骨松质骨粒移植于牙槽嵴表面,上方覆盖聚四氟乙烯引导膜,为6例患者修复萎缩或缺损的牙槽嵴,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2周进行临床检查、测量重建高度或宽度,作X线检查,并对1例患者12周时的再生骨行组织学检查,观察临床重建效果。结果:牙槽嵴形态以及骨量较手术前得到明显改善,12周时6例牙槽嵴平均增宽,增高4.20 mm,X线检查表明术后植骨区骨组织量增多、骨密度较术前更致密;术后12周植骨部位组织学表现为排列不规则的板层新生骨,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突起。结论:自体松质骨移植与膜引导组织骨再生技术联合增高牙槽嵴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脱钙牙基质改良三明治术增高牙槽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脱钙牙基质(DDM)在牙槽嵴萎缩症中使用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中的应用可能性。方法杂种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9、14周依次处死2只动物,所有标本都经大体观察、放射线片连续检查、组织学观察、电镜观察。结果采用种植体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增高牙槽嵴(2.98±0.18)mm。14周后,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结论DDM能够促进三明治区的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应用骨劈开技术增宽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例上前牙缺失患者,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12 mm),但牙槽嵴骨宽度仅3~5 mm,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共植入种植体29枚,其中ITI种植体21枚,Replace种植体8枚。根据骨劈开术后间隙及唇侧骨壁厚度等不同情况选择植入或不植入人工骨粉修复手段,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经过6~24个月追踪观察,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结论 当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宽度为3~5 mm时,通过使用骨劈开术来增加牙槽嵴的宽度,是一种使种植体能够获得同期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带上颌窦粘膜蒂骨瓣的上颌窦底升高术 ,开窗骨板与窦粘膜瓣一起内转上提 ,形成新上颌窦底 ,新上颌窦底近似正常粘膜骨结构 ,术后并发症少 ,利于移植骨骨化。1.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 12例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6例上颌无牙颌 ,6例上颌后牙缺失。年龄 35~ 70岁 ,平均年龄5 0 6岁。X线 :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高度 4~ 10mm ,平均7 5mm。① 12例均取自体髂骨 ,将皮质骨和松质骨制成粗颗粒状骨放于生理盐水中。②牙槽嵴顶部弧行切口 ,翻起粘骨膜瓣暴露上颌窦侧壁骨板。于牙槽嵴上方 1 5cm处作一1 5cm× 2 5cm的卵圆形开窗线 ,用球钻离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骨劈开术在上颌前牙区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2例患者,缺失上前牙1-4颗,牙槽嵴可利用骨高度〉10mm,宽度3-5mm。采用骨劈开术形成唇侧骨瓣,在腭侧骨板与唇侧骨瓣之间植入直径3.5mmAnkyl os种植体83枚,劈开部位应用GBR技术,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和固定修复。结果:二期手术时所有种植体稳固,1例(2枚种植体)唇侧骨板部分吸收,产生2.0mm种植体颈部唇侧暴露。其余种植体被骨质完全包绕,牙槽嵴宽度增加2.8-4.1 mm,平均增宽3.5mm。83枚种植体完成固定修复,经过2年的追踪观察,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上颌牙槽嵴骨宽度为3-5mm时,采用骨劈开术能有效增加骨量,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改良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后牙区种植患者中牙槽嵴骨量变化、种植体软组织变化.方法 后牙区种植术患者73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引导骨再生技术,测量种植体牙槽骨骨量变化及采用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及改良菌斑指数(mPI)评价种植体软组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各位点牙槽嵴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mSBI、探诊深...  相似文献   

12.
牵张成骨技术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牙槽嵴增高 ,无论是牵张方法的研究还是牵张器的设计都需充分了解患者牙槽嵴丧失情况。至今对后牙区下颌骨吸收量及牙槽嵴需增加高度尚无确切的定量资料。我们测量下颌骨标本及临床患者曲面体层片 ,以期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参考指标。1 材料 :89具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 ,性别不详 ,牙列完整者 6 5具 ,无牙颌 14具 ,后牙列缺失 (尖牙以后牙列缺失 )10具。 90张曲面体层片符合下列条件 :① 5 0岁以上患者 ;②有牙颌患者且牙列完整 ,颌关系正常 ;③下颌骨体无明显扭曲变形 ,左右基本对…  相似文献   

13.
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骨劈开增宽上颌前牙槽嵴 ,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 ,缺失上前牙1~4颗 ,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 (>13mm) ,但牙槽嵴骨厚度仅2~3mm ,采用骨劈开术 ,形成唇侧骨瓣。在唇侧骨瓣与腭侧骨板间植入3.4~4.5mm直径的Frialit-2种植体共25枚,骨板间隙充填Bio -Oss骨粉 ,覆盖Bio -Gide胶原膜或纯钛膜 ,无张力下缝合黏骨膜瓣。术后第10天和6个月时拍X线根尖周片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况 ,并于术后6个月时行Ⅱ期手术 ,翻开软组织瓣 ,检查骨增量效果和种植体稳固性 ,测量牙槽嵴骨的宽度和拆除钛膜。结果 :1枚种植体术后1个月脱落 ,其余种植体稳固 ,且完全被骨质包埋 ,X线根尖周片证实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牙槽嵴宽度增加达3~5mm ,平均增宽4.4mm。Ⅱ期手术时种植体成活率96 %。24枚种植体完成金属烤瓷修复 ,经2年的追踪观察,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 :当前牙区牙槽嵴骨厚度2~3mm时 ,采用骨劈开术增宽牙槽嵴 ,使植种植体获得同期植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及口鼻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嵴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22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6个月以上的完整资料。探讨植骨区X线影像的临床分级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类型等的关系。结果:植入骨成活率95.8%,临床成功率为91.7%;(2)18岁以上年龄组、完全性唇腭裂组、双侧唇腭裂组患者植骨的临床成功率相对较低;(3)本组病例均采用小切口,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切取髂骨骨松质,局部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结论: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通过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是进行牙槽嵴裂植骨的一种良好方法。(2)良好植骨床的形成和植骨区无张力的严密缝合是保证牙槽嵴裂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时机是植骨成功是否的重要因素;(3)牙槽嵴裂的植骨效果与手术年龄、裂隙类型、裂侧类型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稳定性,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97例正畸患者,年龄在13岁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20岁,共植入176颗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分别按植入部位(上颌颧牙槽嵴区、上颌磨牙根间区和下颌外斜线区)、骨面型(高角和非高角)和年龄(成人和青少年)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植入部位、骨面型、年龄对脱落的单独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植入部位、骨面型、年龄对脱落的综合影响.结果 51颗脱落,总脱落率为29%.植入部位和骨面型对脱落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和青少年脱落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颧牙槽嵴相比,上颌磨牙间更容易脱落,其脱落的风险是颧牙槽嵴脱落风险的4.93倍;外斜线的脱落风险与颧牙槽嵴的脱落风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高角相比,高角脱落的风险较高,为2.25倍.结论 不锈钢微种植体支抗适合植入骨质相对致密的区域,如上颌颧牙槽嵴区和外斜线区,尤其是非高角患者.  相似文献   

16.
90例无牙颌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无牙颌患者牙槽嵴的条件。方法 对我院普通门诊中收集的90例(男47例、女43例)无牙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50岁以下牙槽嵴条件高:中:低=l:l:0;51-60岁牙槽嵴条件高:中:低=l:1.2:0.2;61-70岁牙槽嵴条件高:中:低=l:3.4:0.8;7l-80岁牙槽嵴条件高:中:低=l:2.3:09;8l-90岁牙槽嵴条件高:中:低=l:1.3:0.3.上下牙槽嵴条件均差者均为牙周病病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牙颌患者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以6l-70岁年龄段就诊的无牙颌患者最多,其次为7l-80岁。牙槽嵴条件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以牙槽嵴条件中等者最多,其次为牙槽嵴条件较好者。此外。上下颌牙槽嵴条件有显著性差异,下颌牙槽嵴条件明显差于上颌;性别与牙槽嵴条件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患者牙槽嵴条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要求修复的无牙颌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年龄段,其中牙槽嵴条件中等者占大多数,牙槽嵴条件下颌明显差于上颌。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槽嵴条件逐步变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槽突裂的手术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牙槽突裂病例,采用改良手术方法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4个月,11例牙槽突裂患者牙槽嵴裂隙处移植骨生长良好,吸收较少,口内创口一期愈合;髂骨区创口愈合良好,无严重供骨区并发症。结论:通过改良手术可以较好地提高手术效果,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正畸技术自制牵引成骨装置及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弹力牵引重建上颌骨部分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5例上颌骨部分缺损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9~43岁,平均33.2岁。制作特殊的牵引装置,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支持的弹力牵引方式,进行三焦点式牵引成骨。3个月后,在两侧牵引区植入种植体,进行牙列修复。结果:骨缺损区牵引成骨后成骨良好,形成完整的牙槽嵴,可应用种植和托牙技术进行牙列修复,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结论:对上颌骨部分骨缺损病例,可应用正畸技术和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治疗,以恢复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牙槽嵴,为牙列修复提供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垂直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牙槽嵴增高的应用。方法 分别在6只狗的下颌骨无牙区,应用牵引装置,垂直牵张牙槽嵴。结果 经过1周的牵张、3周和6周固定后,牙槽嵴平均垂直增高7mm,X线片及连续切片显示,牵引部分有骨形成,牙槽嵴增高可靠。结论 狗下颌骨通过垂直牵张后,牵张区是可靠的膜内成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牙槽嵴裂修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03-2007年收治的21例牙槽嵴裂患者,采用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术后随访3~12个月,拍摄X线片,分析患者年龄、裂隙类型、手术方法以及植骨来源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①手术成功率为95.24%.临床成功率为90.48%;②植骨效果与植骨年龄有关;③单侧牙槽嵴裂手术成功率优于双侧牙槽嵴裂.结论:①手术年龄以9~11岁尖牙萌出前较为合适,年龄越小,植骨成功的可能性越大;②髂骨是良好的供骨源;③良好的植骨床形成、创口的无张力严密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