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外用制剂因其独特的经皮给药方式在现代药物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药透皮机制、中药皮肤药代动力学理论研究以及药效研究尚处于空白,而且中药制剂多为复方,成分复杂,成型工艺中控制指标单一等原因,导致如今中药的外用制剂反而远远滞后于西药的现代透皮给药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进一步优化中药的分离提取技术,使其既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富集,又能尽量减小体积,增强药物的透皮吸收,保证药效,建立起符合现代科学检验的指标。其次,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皮肤永远是最大的给药屏障,因此,促进中药外用制剂透皮吸收的研究也应成为另一个关注的重点,比如在中药成分中寻找安全有效的挥发油作为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或者加强对中药挥发油渗透促进剂与被促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研究等。最后,在中药外用制剂的应用上,可以尝试尽量将中药理论与经络学说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穴位敷贴经皮给药,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效应,为中药外用制剂的研究带来更多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药物经皮吸收技术及方法研制的一类起全身治疗作用的中药外用制剂。中药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虽是古老的给药方式,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述,旨在为中药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 ,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为止 ,中药的透皮制剂仅限于局部作用 ,还没有疗效确切的 ,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中药透皮制剂上市。为了加速中药走向世界 ,研究中药的透皮给药系统有很重要的意义。1 中药外治吸收机理1.1 经络传导经络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沟通表里 ,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 ,外与皮肤肌腠相连 ,内与五脏六腑相接 ,用中药外敷有关穴位 ,即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 ,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有关中药外治 ,经络穴位…  相似文献   

4.
药物的透皮吸收是近年来药剂学中发展比较迅速的领域,药物的透皮吸收可以避免诸如胃肠道刺激,肝脏“首过效应”及半衰期短,必须多次给药等缺点,并具有给药方便,消减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中药中的有些成分可以透过皮肤吸收,有些成分具有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可望成为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中药透皮吸收剂具有皮肤刺激性小的优点。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月桂氮 酮为非极性透皮促进剂,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正式收载,月桂氮 酮对某些药物有良好的促进吸收作用,在不同药物、不同基质中的促进作用亦不相同,国内外对月桂氮酮促进西药透皮吸收的报道很多。但未见有促进中药吸收的实验报道。中药灭疥液为我所治疗疥疱的外用制剂,处方主药百部、石菖蒲、苦栋皮、苦参,在处方筛选工作中,为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与疥虫接触,我们试用月桂氮酮促进中药对疥螨透皮吸收以提高疗效,本实验用离体小白鼠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nz式扩散池中研究不同浓度月桂氮酮对中药灭疥液透皮吸收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由于皮肤角质层对大多数外用药物的吸收具有“屏障”作用,从而使相当多的药物透皮吸收不理想,达不到治疗要求。国内外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寻找一种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80年代报道了一种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Azone(氮酮)。在抗生素、甾体等药物的外用制剂中加入少...  相似文献   

7.
月桂氮酮为非极性透皮促进剂,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正式收载,月桂氮酮对某些药物有良好的促进吸收作用,在不同药物、不同基质中的促进作用亦不相同,国内外对月桂氮酮促进西药透皮吸收的报道很多,但未见有促进中药吸收的实验报道.中药灭疥液为我所治疗疥疱的外用制剂,处方主药百部、石菖蒲、苦栋皮、苦参,在处方筛选工作中,为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与疥虫接触,我们试用月桂氮酮促进中药对疥螨透皮吸收以提高疗效,本实验用离体小白鼠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nz式扩散池中研究不同浓度月桂氮酮对中药灭疥液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经皮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泰  葛磊 《医学综述》2009,15(15):2345-2348
中医经皮给药即中药外治,本文主要从中医经皮给药渊源、临床应用及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中医经皮给药应遵循辨证的原则、加大开发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临床给药应结合中医经络穴位理论、借助现代仪器促进透皮吸收、利用现代新的制剂技术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药足浴由于使用方便、临床疗效显著,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本文结合中药足浴的历史、治病机理、方法等做一总结,并结合现代国内外外用药物透皮吸收研究的热点,对中药足浴产品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透皮吸收可以使中药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循环产生特定的疗效,但是许多外用中药物的透皮吸收剂量有限,难以透过皮肤形成有效的生物利用度。因此研发有效地透皮吸收方法成为了开发透皮吸收给药系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心脉通贴剂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外用中药制剂,为研究其中冰片的透皮吸收状况,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药透皮吸收以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且发展迅速。 传统的药剂学认为:外用剂在于局部保护和对创伤或病变皮肤粘膜的治疗,其靶组织是在皮肤本身而不要求透过皮肤而生产全身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药物已从第一、二代的常规、长效、肠溶制剂进入到第三代的控释、缓释、透皮吸收,渗透泵等新剂型。许多无刺激性的安全可靠的外用穴位贴敷剂和皮肤涂布剂都可用在皮肤  相似文献   

13.
中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倍受药学界的关注,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薄荷醇、冰片、精油类等多种中药提取物,应用中可单独作用,也可与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使用。对中药促透机制的研究也是当前药学界的热点之一。在概述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开发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透皮给药系统是中药活性成分通过皮肤给药的有效途径,在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中,以中药透皮贴剂的研究较多。从中药透皮贴剂的发展与特点、常用基质及促进中药透皮吸收的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贴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中药透皮给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透皮贴剂的开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立章 《求医问药》2014,(15):29-30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它具有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等特点。此类药物对患者皮肤或黏膜的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对中药凝胶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明确了中药凝胶剂的概念、应用特点及优点,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药透皮促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因此,研究经皮给药制剂首先必须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  相似文献   

17.
促进经皮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促进经皮给药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综述了透皮给药方法的新进展,为研究透皮给药吸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敷贴疗法途径直接,作用迅速,适应证广,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较少,无论是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方法协同治疗,其疗效均比单一疗法优越。目前对中药敷贴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经验总结及疗效评估方面,而中药外敷的疗效影响因素、外用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释药速率、吸收程度等,以及外用组方配比和穴位与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中药敷贴所用组方多是古方或者是自配组方,剂型多为膏剂和糊剂,皮肤外敷给药起效较慢,而且人体所吸收的药量有限,敷贴疗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起效缓慢,吸收药量有限等。因此,逐步加深对敷贴疗法的机制研究,开展对敷贴组方配伍的探讨与临床试验,完善补充中药的外用功能,并结合现代经皮给药系统,研发疗效确切、迅速地透皮制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经皮给药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脂质体作为新型载体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经皮给药可以提升药物在局部的皮内滞留或(和)透皮吸收效果,从而显著改善药效。该文从皮肤屏障的特点、中药经皮给药概况、脂质体促进经皮吸收的机制与影响因素、中药经皮给药脂质体的皮内滞留、中药经皮给药脂质体的透皮吸收等5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涉及常规脂质体以及传递体、醇质体、萜质体、甘油体、表面修饰脂质体等新型脂质体的应用,并提出了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提升制剂技术水平和提高研究技术水平三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经皮给药系统是继口服、注射给药系统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给药系统之一。中药经皮渗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单体成分、单味药及复方的主要成分。本文主要对中药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醌类、黄酮类、三萜类等主要成分的经皮渗透特性进行了总结归纳。不同中药化学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为Franz垂直扩散池法。实验动物皮肤和渗透介质的选择是关键的影响药物体外透皮扩散实验结果的因素。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味的配伍更为经皮渗透增添难度,而且经皮给药体外渗透特性的研究方法未统一,对中药不同类型成分的透皮特性难以归纳和分析,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探讨透皮成分群,并与主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探讨常用外用中药的不同类型成分的渗透规律及差异,解决单一成分研究的不足,为中药经皮渗透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