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沉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半年,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糖、血脂及血压等相关指标、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与肝脏硬度(LSM)等肝脂肪沉淀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FPG、2hPBG、HbAle、TG、TC及LDL-C、SBP及DBP指标、CAP、LSM等指标明显下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能下调血糖、血脂与血压,且明显缓解患者肝脏脂肪沉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药物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 在中药汤剂验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将传统中药精制成胶囊-柔肝降脂胶囊,作为治疗组药物,以肝得健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脂肪肝(主要是肥胖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定期检查肝功能、血脂和肝脏之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形态学改变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有显著差异(p<0.05),血脂水平和肝脏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二者在血脂水平和肝脏影像学改变方面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柔肝降脂胶囊能有效地改善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特别是肝脏影像学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3.
程勤  陈来旺 《淮海医药》2014,(6):521-523
目的探讨正常饮食和高脂肪饮食对小鼠体重、血糖、葡萄糖耐受、血脂、脂肪肝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MD10%和MD45%脂肪含量饲料组,喂养3个月,检测动物体重、血糖、葡萄糖耐受、血脂,以及主要脏器重量及肝脏脂质含量。结果与正常组(MD10%脂肪含量)相比,高脂组(MD45%脂肪含量)动物体重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的糖耐量异常和血脂水平升高,同时伴有肝脏脂质含量增加。结论高脂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重量4%-5%,某种情况下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时即为脂肪肝,表现为肝细胞浆内脂肪堆积。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本文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受检者脂肪肝进行分度,研究其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分析病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常肝脏含脂肪量不超过5%,若脂肪过量沉积于肝中称为脂肪肝。营养治疗是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因此,从护理环节中加强饮食护理,通过对总热量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来调节与控制,阻止脂肪肝的发展和恶化。本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脂肪肝6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表达以及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合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再给予罗格列酮进行干预治疗.4周、8周末测量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18周末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血脂、胰岛素、丙氨碱转氨酶、TNF-α和瘦素水平,并检测TNF-α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在糖尿病组大鼠肝脏的表达明显增加,罗格列酮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肝脏的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TNF-α在肝脏的表达水平.结论 罗格列酮对合并脂肪肝的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蟅虫丸对大鼠慢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黄蟅虫丸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乙醇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脂肪肝模型,灌胃给予大黄蟅虫丸治疗30d,观察大黄蟅虫丸对慢性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结果大黄蟅虫丸可改善脂肪肝模型大鼠一般状况;降低肝脏质量,减小肝脏指数;降低血清TC、TG、LDL,升高HDL水平,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减少大鼠肝组织总脂肪、TC、TG含量,抑制大鼠肝组织MDA产生,升高TSOD活性;减轻肝脏脂肪性病理变化。结论大黄蟅虫丸对大鼠慢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降低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医药世界》2001,(12):62-62
正常的肝脏内脂肪含量不超过5%,其中约2/3是磷脂,1/3是脂肪和少量胆固醇。而在脂肪肝内脂肪含量可达30%以上。糖尿病患者及长期酗酒者也常并发脂肪肝,个別亦有因药物、内分泌紊乱、消化道疾病等引起,故并非是一种独立疾病。早期如能及时治疗,肝细胞可以恢复到正常形态和功能。少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区别,以便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80例(单纯性脂肪肝40例,脂肪性肝炎40例)进行B超、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比较。结果 NASH患者在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上均较NAFL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能转化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尽早的确诊对预后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利用B超观察268例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情况,并检测其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抗精神病药物致脂肪肝的患病率为42.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用药年限呈显著相关(p<0.05);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增高。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较高,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血脂、肝功能检测对指导临床早期发现脂肪肝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CT值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鹏  高斌  巢惠民 《安徽医药》2008,12(12):1190-119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CT值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3例及正常对照30例,分别测量肝脏的CT值及血脂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中TG、HDL、LDL、VLDL之间有统计学差别,P值均小于0.05。但血中的CHOL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5。肝脏CT值与TG、CHOL、LDL、VLDL负相关,而与HDL正相关。即CT值越低,则TG、CHOL、LDL、VLDL越高,脂肪肝程度越重。TG、HDL、LDL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轻、中、重组间有差距。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CT值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血脂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肝脏CT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灵  石小枫  刘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19-2521
非酒精性脂肪肝指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但无饮酒史的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病因之一日益受到重视 ,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至今也尚无完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1]。关于其发病机制Day[2]等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影响较大 :第一次打击为各种原因导致肝脏脂肪沉积,尤其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 ,肝脏脂肪动态平衡被破坏 ,游离脂肪酸被不断运送到肝脏内 ,而肝脏对脂肪酸 β-氧化能力下降 ,胰岛素抵抗和脂肪代谢失衡是脂肪肝形成主要启动因素 ,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蛋白脂肪酶基因过度表达 ,在肝脏…  相似文献   

13.
血脂康治疗276例脂肪肝B超声像图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娅  刘虹 《首都医药》1999,6(3):51-52
目的:验证血脂康对脂肪肝患者肝脏B超声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76例脂肪肝患者服用血脂康前后其肝脏声像图及血脂、生化检查的变化.结果:276例脂肪肝患者服用血脂康6月后,B超:肝脏的大小、实质回声、管道纹理等声像图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同时生化检查(ALT、AST、CHE)及血脂(TC、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显著升高HDL-C(P<0.01).结论:血脂康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甜菜碱预防小鼠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小鼠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脂必妥药物对照组和甜菜碱组。喂养6周后,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微量荧光法测定肝脏匀浆液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肝脏冰冻切片脂肪染色。结果:甜菜碱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ALT和AST值显著降低,HDL-C/TC比值明显升高,并降低了肝脏组织中MDA含量。肝脏冰冻切片的脂肪染色显示甜菜碱明显减少了肝脏中脂肪的堆积。结论:甜菜碱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同时减轻脂肪肝形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脂肪肝(FL)患者的脂肪肝分度情况及其肝功能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超声仪器检查肝功能、血脂(血清TCH、TG、ALT、AST、ALP、GGT、HDL、LDL等)水平异常的社区居民(368例),肝功能、血脂水平正常的社区居民(160例),对社区居民脂肪肝B超诊断分度,并与肝功能、血脂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FL组脂肪肝程度血ALT水平与脂肪肝分度成正相关,FL组ALT与TCH、LDL呈正相关。结论 B超诊断脂肪肝程度与肝功能、血脂的水平关系密切,呈正相关。ALT能够反应脂肪肝肝脏损伤的程度。采取降脂尤其是降甘油三脂、胆固醇、降酶及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减轻脂肪肝患者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系指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脂(TG)过多蓄积的一种病变。正常肝脏脂肪的含量约占肝重的3~5%,当脂肪异常堆积超过肝重的5%时,临床称为脂肪肝。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并根据肝脏B超声像图的变化为临床判断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我们对80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分别应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危险因素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义文 《安徽医药》2009,13(8):980-982
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措施的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持续上升。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脂肪肝的诱发因素和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将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为营养性、化学性、内分泌代谢性、生物性、遗传性、免疫性、精神心理社会性因素七大类,通过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类,指导脂肪肝的去病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药抗脂肪肝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影 《黑龙江医药》2002,15(3):206-207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中蓄积过多,超过肝脏脂肪含量的5%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但目前关于脂肪肝的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西医予以降脂,但在降脂的同时往往也造成肝损害,效果欠佳,相比之下,中医药对脂肪肝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就我国近5年内中医药关于脂肪肝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NAFLD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已证实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有密切关系,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以往对脂肪肝的治疗多侧重于病因、饮食及药物疗法,运动治疗脂肪肝的资料多数源于运动对健康者的人体试验及动物实验。对脂肪肝患者运动疗法效果评估的研究甚少,近年来略见端倪。现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肝脏B超结果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1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上海利群医院550名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人群肝脏B超结果及其血脂代谢变化情况。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脂肪肝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20.4%,16.2%,6.4%,P<0.05),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血脂增高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18.0%,10.2%,3.6%,P<0.05),而奥氮平组较利培酮组和对照组在脂肪肝及血脂增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中病程≥5年和中老年55~65岁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12.5%和12.2%,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肝和血脂增高概率大大增加,需要定期进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规避药源性肝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