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所主疾病,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就决定了三阴交为精血之穴,在临床上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2.
田淑霄教授临证40余年,勤读古书,博采众家,喜读《黄帝内经》及诸家本草著作,内、妇、儿科多有心得发挥,尤擅治疗妇科、男科疾病。结合前贤经验及多年临床体会,田教授治疗妇科病多从脾、肾、肝三脏着手。文章介绍了田教授从脾、肾、肝论治妇科病的经验及理论基础。因脾主后天,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先天,藏精生髓,肝为"女子之先天",藏血、主疏泄,三脏协调强壮则后天资先天,先天养后天,经、带、胎、产、乳自调。田教授临证调脾常用健脾燥湿法、补脾升阳摄血法、健脾和胃法、健脾养心法、清热利湿止带法;补肾常用补肾填精法、补肾和血调经法、补肾健脾安胎法、温补脾肾法;调肝常用疏肝解郁法、柔肝养阴法、清热泻肝法、暖肝散寒法。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虽发于面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其形成普遍认为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机关键为气血不足,精血同源是其生理基础。然无论脏腑,无论虚实,其气血不合,不能上荣于面即为主要病机,而从补气益血着手治疗黄褐斑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失眠基本病机为阳盛阴亏,阳不交阴,气血失衡,神失所主。常因心、肝、脾、肾与阴血不足所致,治当调和脏腑阴阳,调畅气血。对临床常用穴:百会穴、背俞穴、神阙穴、涌泉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中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多因痰饮、瘀血、寒积、气滞及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肾为水火之脏,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肾虚则心失濡养温煦;肝主疏泄,心之运血,靠肝疏泄之助等.  相似文献   

6.
闫璞  张宁 《环球中医药》2020,13(7):1239-1242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以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病位不仅与肾相关,而且涉及心、肝、脾、肺。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肺脾肾三脏均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水液代谢失常相关。心主生血、主行血,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脉瘀滞及气血亏虚相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因此,在糖尿病肾脏病辨治中以脏腑辨证为纲,根据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各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痰饮水湿的停留部位、外感及内伤的病因及诱因进行病位、病性的多方面辨证分析,针对性更强,可起到事半功倍之功。  相似文献   

7.
通过妇科病的临床治疗,我体会到,妇科疾病与肝、脾、肾三脏有极密切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肾气充沛则女性生理发育正常,所以女性生殖机能的发育、成熟和衰退,关键在于肾气的盛衰。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肝气条达则月经按时而至;若肝气郁滞则经期紊乱。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脾的生化功能低下,化源不足,则多造成血枯经闭;若脾气  相似文献   

8.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生理上有经、孕、产、育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气血来源与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病理上许多妇科疾患与肝、肾功能失常有关。一、肝肾同源与妇科紧密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其以阴精为体,以元阳为用,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变化,且胞脉亦系于肾。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其所藏之血,除营养周身外,余者在女子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后天失于调理,耗伤气血所致。疾病乏源于脾,病本于肾;肾与脾的虚损是本病发病之关键。病久不愈可出现毒热入血、热毒败血等病机变化;虚、瘀、热是其主要病理表现;阴、阳、气、血亏损是其主要的病机演变特点。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正虚血瘀4型,分别采用自拟升白系列方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辨证论治,审证求因;调补脾肾,以治其本;气血互生,阴阳互根;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擅用诸参,活用人参;顾护胃气,健脾调中。  相似文献   

10.
浅探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其本质为气血失和,其病理机制变动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而气机升降失调为其病理基础,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为其病理转归。故高血压病之治疗宜从肝脾肾三脏着眼,治标重在肝,治本重在肾,脾胃为升降之枢,调畅中焦气机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临床常根据标本缓急拟定治疗重点,治肝宜柔润甘寒,治肾宜滋阴培元,畅中焦气机宜通胃腑、滋胃阴、助脾运。同时注意调气勿忘理血,养血勿忘活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辨治妇科病特别重视肝脾肾,形成了以从肝论治为主,兼顾脾肾的学术思想,阐述了疏肝养肝调气血,滋肝补肾填精血,健脾疏肝促生化的从肝论治妇科病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出血是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女性以血为本,血化生于脾胃,统摄于脾,藏之于肝,施泄于肾。绝经后出血的发病特点总属本虚标实,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脾、肾又有母子气血相生与相克制约的关系,该文认为绝经后出血的辨治应重视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恢复脏腑平衡,调和冲任气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历代多以凋治肺、脾、肾三脏为主。因肺主气,朝百脉,为水之上源;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主水液,为气化之根。故对其治疗原理,也可以调治气血作解。近年来,水血同治或活血利水法又逐渐被临床所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治水应注意治血的问题,试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乌贼骨(艹虑)茹丸((艹虑)茹即茜草)是内经13方之一。用以治疗血枯精亏诸证。本方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及活血通经之作用。中医认为,气血不调、冲任损伤是妇科病的主要因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先天之本。二者相互培育和充养,虽来源有异,均同归于肾。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若肝肾损伤,则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男科疾病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大多责之于脾肾二脏。笔者在临床中依据肝主疏泄、主藏血、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及肝肾同源的理论,从肝肾论治男科杂症,多有效验,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崔云教授认为:男子精室、女子胞宫同为奇恒之腑,为肝肾所主;肾者主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互化;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肾为开阖枢纽,藏泄有序。肝肾同源是男子、女子性及生殖功能的基础。崔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临床应用妇科经典方治疗男科疾病。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山西中医》2010,26(10):37-38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究其病因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密切关系.历代医家调经方法仁智互见,各有所主,〈傅青主女科〉提出"夫经本于肾"、"经水出诸于肾",傅青主创制了治肾调经诸方药,重在补肾益气血,兼行气血,使"肾精充溢,而经水自行".〈傅青主女科〉所创治肾调经诸法疗效显著,为妇科临床调经所常用.  相似文献   

18.
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肝、肾与筋、骨联系密切。肝、肾同源,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肾为先天之本,女子又以肝为先天,两脏同源,主精血,养筋骨。绝经后女性气血亏虚,各脏腑功能衰退,肾虚精亏、肝血不足,肾虚则髓空骨枯,肝虚则筋骨失濡,由虚而致血瘀,影响气血之运作,不能发挥血的濡养作用,终致“骨痿”不用。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该文通过肝、肾两脏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及影响,结合古今医学对“肝肾同源”的认识,从肝、肾互为母子、精血互化、藏泻互用、阴阳互滋互制、经络互通5个方面,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从气血水的相互关系浅谈肝硬化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肝硬化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鼓胀、单腹胀、症积等病范畴,为内科四大证之一。其发病,乃肝脾肾俱病,气血水交结为患。笔者拟从气血水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肝硬化的治疗。一、气血水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血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擩之,气有推动、温煦之功,血有营养、滋润之能,气能生血,血能化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即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2.气水关系二者相互滋生,气旺能化生津液,津液充足又能生气;病理上能互相制约,气可以化水,水停则气阻;气虚、气滞皆可导致水湿不行。  相似文献   

20.
余军 《西部中医药》2001,14(2):37-37
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症,系指非产乳期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或溢乳。绝大多数患者泌乳素( PRL)检测值高。仅结合临床,对其病因病理及治疗作一浅述。1病因病理 闭经溢乳综合征归属祖国医学“月经不调”、“乳泣”、“闭经”范畴。中医认为月经是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共同作用于胞宫而产生的生理现象。“经水出诸肾”,肾为月经之本。肾藏精,精化血;肝藏血主疏泄;脾化生气血主统血;任主胞宫;冲为血海。月经的调节取决于肝,肝气条达,疏泄有度,肾精充盈,气血调和,血脉通畅,冲任通盛,血海是时溢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