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固元膏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外用健脾固元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腹痛、食量减少、神疲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G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G、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固元膏外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儿5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及补液盐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1剂/日,200 m L煎煮早晚分服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免疫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 0. 05),治疗后分值2组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效果明显更优; 3)观察组淋巴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 2组CD4~+、CD4~+/CD8~+比值、Ig G、Ig M均高于治疗前(P 0. 05),CD8~+、Ig A的含量低于治疗前(P 0. 05),其中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有效改善脾虚型泄泻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患儿2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复合乳酸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对照组为6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用复合乳酸菌治疗。  相似文献   

4.
胡玲芝  杨运  管莎莎 《新中医》2024,56(9):140-144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6例腹泻脾虚证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止泻方配合推拿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痛消 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 及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评估2组临床 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 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2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水平及 CD4+/CD8+值升高(P<0.05),且观察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CD4+水平及CD4+/ 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 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止泻方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脾虚证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速腹泻症 状改善,调节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泄泻(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敷贴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丸(颗粒剂)治疗,治疗5~28d,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1.8%(56/61),总有效率为96.7%(59/61),对照组为73.8%(45/61)和83.6%(51/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穴位敷贴可有效治疗小儿泄泻(脾虚型),安全性好,并可改善患儿肺脾气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每伏贴敷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共注射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半年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1年内感冒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感冒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注射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能预防感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健脾固摄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虚型漏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脾虚型漏症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健脾固摄汤治疗,观察组给予拟健脾固摄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中医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改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健脾固摄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虚型漏症患者,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就诊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桂枝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思密达口服治疗,服药5 d后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 0. 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治疗组(P 0. 05)。结论:桂枝汤加减可提高本病总治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对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虹年  刘利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947-1947
目的 观察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证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证小儿泄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7d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5.00(P< 0.05).结论 自拟四味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型小儿泄泻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用小儿泻速停颗粒治疗,观察组用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疗效、止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观察组(28.37±11.22)h、对照组(34.64±13.6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型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优于小儿泻速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敷序贯护理对小儿腹泻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泻患儿8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敷序贯治疗及其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肛门、腹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CD■/C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敷序贯护理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46. 7%,对照组为2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不同证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脘痛患者179例分为脾胃虚寒型组(60例)、脾虚湿蕴型组(65例)及脾胃虚弱型组(54例),分别予以健脾温胃暖肠贴、健脾和胃化湿贴和健脾益胃固元贴穴位敷贴治疗,并在初伏、中伏、末伏各予以穴位贴敷1次.比较3组初伏、中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断治疗的小儿慢性腹泻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卡方检验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能够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邵氏阳虚哮喘贴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龙华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分为穴位敷贴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穴位敷贴组同时给予邵氏阳虚哮喘贴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穴位敷贴组咳嗽、喘息、胸闷、面色苍白、哮鸣音、咳痰、腰膝酸软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穴位敷贴组EOS、ECP、LTD4、NGF水平比较低于对照组(P 0. 05),穴位敷贴组Ig E水平比较低于对照组(P 0. 05);穴位敷贴组的临床控制率69. 44%、显效率22. 22%、有效率8. 33%,对照组的临床控制率52. 78%、显效率30. 55%、有效率13. 89%、无效率2. 7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邵氏阳虚哮喘贴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阳虚证症候、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72例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穴位真埋线治疗,对照组36例加穴位假埋线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随访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急性加重次数、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3. 33%(30/36)]高于对照组[69. 44%(25/36)](P 0. 05)。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5),且少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2组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 05),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穴位埋线能够显著缓解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CAT评分,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肺俞、膈腧、膻中、神阙等穴位予三黄屏风膏贴敷,每次10 h,每天贴敷1次。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3.1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淑华  王强  杨倩 《河北中医》2009,31(6):819-821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显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个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上腹痛、纳呆、乏力、善太息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FD疗效确切,能推动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排空,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之目的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八味白术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八味白术汤口服,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口服。2组均治疗6d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愈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P0.05)。治疗组治愈的患儿症状消失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味白术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确切,效果优于蒙脱石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